关灯
护眼

22、机巧阁

    次日,机巧阁门庭若市,众人都围着贴在门口的招聘告示看,条件只有一个,将幻球在半柱香的时间里旋转至六面同色,然后将其拆开,取出里头的南海珍珠。

    莫熙微微一笑,正好进去一探究竟。

    机巧阁的并无招牌,门口只立着一个木头做成的小型滑滑梯,底下放着一只木头的刺猬,第一次来的人无需扣门,只要把刺猬放到滑滑梯上头,它自然会卡塔卡塔一步步沿着坡度往下走,通常走到一半,便会绷紧身上的线,带动门上的铃铛,伙计听见了自会出来迎接。如果是熟客便可凭着牌号直接进。牌号是根据每位客人的先来后到发的,只按人头算,不按件计。

    莫熙表明自己是来应聘的。因是个年轻姑娘,伙计不免上下多打量了她几眼,倒是很快将她迎了进去。

    将她安置在偏厅的厢房,伙计让她稍待片刻便退了出去。

    这是一间陈设十分普通的客厅,只是油灯做成莲花盏,从天花板倒吊下来,倒也别致有趣。桌上放的酒壶带双孔,却是江湖上常用的九曲鸳鸯壶。

    片刻伙计便带了一只盖红绸的托盘来,小心放到她面前,道:“姑娘若是解了可到前头领赏。”

    显然伙计认为她一个姑娘家不能在此靠手艺谋生,只是他们开门做生意不好说她捣乱,仍旧按规矩招呼。

    莫熙掀开红布,倒是有些诧异,这在现代叫五阶魔方,她以前倒是玩得精熟精熟的,便拿起来摆弄。只是她不欲出这个风头,到了最后五步的时候反罢了手,仍旧放回托盘。

    出来的时候莫熙走错了方向,直往走廊深处去了,才走到一半便被伙计拦下,殷勤引路回到前厅。她随意画了一幅七巧板的草图,让用木头定制了,跟掌柜的讨价还价半天,才答应最快三日后可取。

    掌柜的是个胖胖的中年人,长得像个豆沙包,便是芝麻绿豆的生意也能笑成一尊弥勒佛样儿,连连称谢。这个机巧阁倒是有趣,从伙计到掌柜,竟都是一分武功也无,虽是生意人,多余的话却一句也不说。

    领了一块刻着一千一百零一的木牌,从里头出来。

    路过和风面馆的时候看到一个满身污迹大约六七岁的小乞丐被伙计推搡着出来。莫熙想到刚来这里时四岁的自己,便让小乞丐在外头等着。那小乞丐听了眼睛一亮,他身上虽脏,但一双眼睛澄澈无垢,吞了吞口水,使劲点点头,一笑两个梨涡,一深一浅,却原来是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子。莫熙对她倒生出两分怜惜。和风专卖川味小吃,以担担面最出名,该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莫熙自己却不喜辣,点了一碗担担面,特地让伙计多加了汤头和臊子肉,付了钱,吩咐小二端出来给那小乞儿吃。自己仍是往分堂去。

    风组的确切消息,唐四少在金陵。莫熙不禁暗道好险,不管那天秦淮河上碰到的是不是他,也不论对方是不是试探,自己总算是有惊无险,没露出马脚。

    三日后。

    莫熙交了木牌仍旧被带至偏厅等候。不一会,伙计捧了一个托盘,仍是盖着红绸,想来是这里的规矩,不让往来的人看到顾客定制的物件。

    七巧板做得很精致,用的是一般的黄杨木,抛光打磨得水滑,手感不错。外头是同样是黄杨木的盒子,上头用柳体刻了“七巧”二字。莫熙将七巧板取出来,随意拼了一个七字,又打乱拼了一个成一只狗,便满意地装回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