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0、妙僧如雾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

    月色皎洁,桂子飘香。

    山顶禅院。

    暗香浮动,银霜铺地。

    莫熙侧躺在禅榻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晨,登寺后北高峰揽胜。

    云林漠漠,轻烟如织。

    淡淡晨雾之中,整座雄伟寺宇隐于群峰密林,一片浓翠之中,显得格外幽静。

    寺中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可谓香火鼎盛。

    三千余众却只得一个惊才绝艳,清傲高洁:妙僧如雾。

    相传如雾法号本不叫如雾。前半生的二十年里曾出家三次,反复多变。他有时身披袈裟,诵经念佛;有时又与痴情少女爱得轰轰烈烈。更曾经自暴自弃,出入青楼楚馆;还曾经暴饮暴食,结果得了胃病。可谓破尽世间一切戒律。

    如此反复颠簸红尘二十载,终于看破。第四次出家,身入空门,青灯古佛便是二十载。灵隐寺方丈智清感其彻悟,亲赐法号如雾,取《金刚经》“六如偈”中“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意。

    彼时莫熙刚入行,于杀戮之事心有余悸,常常夜不能寐,遂往灵隐寺诵经超度,以慰剑下亡魂。那时她赚的银子都不够这些个僧人塞牙缝的。唯独如雾不慕财帛,只他立得一个规矩,诵经之前必先亲见施主一面,等闲不肯相允。

    莫熙好不容易等到这位业务繁忙的便宜高僧接见,满以为会见到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r落花风。”的场景。推门而入,果见茶香轻袅,却是一位僧袍胜雪,如琢如磨,容颜似二十多岁的男子。

    如雾一句话惊得她险些脱手将手中青釉莲花茶盏摔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