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丽姬

    藤州位于浔江泮上,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马鞍状。北边有条蒙江,自北向南,汇入浔江。沿蒙江逆流北上,至桃花恋,便赫然可见其东边的太平狮山。

    狮山是低丘拔地而起的群山,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脊茂林覆盖,藤萝密布,丹峰耸立,峡谷幽深,锦石奇异。峰、壁、谷、石四种不同的景观意境对比强烈,形成红岩峥嵘,既神奇秀美,又雄奇伟岸。

    其间的象形山石仪态万千、鬼斧神工。其象形之多,形象之逼真,世间罕有。森林景观丰富多样,五彩缤纷。云雾变幻万千,多姿多彩。

    在风雨的风化冲刷下,太平狮山形成山顶平台、峭壁万丈,常年云雾缭绕,也是世间罕有的丹霞神地。云雾之上的山顶平台,此时有两道身影正闭目盘膝而坐。

    一轮火红的太阳自云雾之边迹缓缓升起,一缕缕丹红的光束穿过云雾,透射至山顶,仿若太阳于山巅水平面之洼下般,云端之感。

    忽而一道身影起身,凝视着依旧盘膝而坐的女孩,柔声道:“仲秋佳节时,藤州首领李光略说三日后再上山来,便是今日。莘岚,你感觉身体恢复如何了?”

    “百合姐,我感觉恢复得比未受伤前都还好,这太平狮山真神奇,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我就稳稳恢复了起来,感觉肉身境还提升了两层。多谢姐姐的救命之恩。”莘岚睁开眼,跳了起来,开心地注视着冼英,欢声道。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这后福是稳稳的了。”

    “就是不知道三少怎么样了?”莘岚突然忧伤了起来。

    “正要跟你说此事,既然你已完全恢复,我想,我们是时候离开了。”冼英严肃地盯着莘岚,沉声道:“在走之前,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是决定与我去高凉郡,还是自己回高赧城?”

    “我好想念他,如若他还活着,一定也会很想知道我的消息。”莘岚一副愁眉苦脸地。

    “此地回高赧城,途经无数神殿领地,你们两的相貌都记录在神殿档案里,只要与神族有遭遇,便很容易被发现。以你目前的实力恐怕还回不到高赧城,便被斩杀了。”冼英无奈地,凝视着云雾之边迹的那轮太阳。

    正当莘岚焦急得泪花迸发时,一条身影疾步登山而来。见到二人,开心地撕裂着嘴道:“百合妹子,莘岚姑娘,我没打扰二位清修吧?”

    “李兄,这哪里话?我们多有叨扰,还望海涵!”冼英对来者抱拳起来,莘岚在身后也微微躬身拱手抱拳。

    “哪里,哪里,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呀!”李光略高兴大笑了起来:“就是州里琐事繁忙,不能每日亲陪,聆听百合妹子教诲,甚至遗憾。”

    “承蒙李兄抬爱,您每隔三日都来嘘长问短的,我等受宠若惊。”

    “还不是担心手底下的这些人办事不牢么?也确实想多来向妹子讨教。”

    “李兄费心了。”

    “莘岚姑娘,这是怎么了?”见莘岚眼唇红润,睫毛上还带着些许的小泪珠,惊讶道。

    “哎!是想念家人了。”见莘岚不说话,冼英叹声道。

    “想念家人是在所难免的,不过,莘岚姑娘,你可别犯迷糊有回去的心思啊,你在篱笆界外,神族没人关注天才榜,你会安全很多。而且能跟在冼英妹子身边,得她指点,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李光略急忙道。

    “我……”

    “滕州去高凉郡便不再沿浔江往东,而是入北流河,南下黄华河、鉴江,回高凉郡,我建议你跟我回去,但如若你决意回高赧城,那我们便在此分开。”

    “莘岚姑娘,听为兄一劝,你回去不说是必死无疑,也是九死一生,何必呢?跟百合妹子学好本事,再回去不迟,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再说了,你现在回去也无济于事呀!听话啊!”李光略替莘岚焦急了起来,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连忙急声道:“哎……不对,百合妹子,您这是要走么?”

    “李兄,在此打扰数日,甚是过意不去。再则,我出来时间很久了,需要回郡里报平安。”

    “咳……哪里话?您能来,我求之不得,报平安一事,我派几个人捎信过去,就可以了,您就在此安心地修炼便是。”

    “您也知道,我兄长冼挺性情暴唳,我担心他趁我不再又胡来。而且郡里很多事等我去处理,多谢李兄盛情。”

    “好吧!既然您意已决,那我便不再留你等了。”

    莘岚被冼英二人注视了一番,只见莘岚双拳紧握,脸色慢慢凝重了起来,却泛溢一股坚定的神色。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猫儿滩西面是一片洼地,皆为农田,稻谷初黄,一阵阵稻浪,甚是惊艳。不少小鸟儿,还在稻穗上啄米起来,不亦乐乎。

    农田中间的位置,一颗佝偻的古老枫香树在那孤零零的挺拔着,仿若正在照看着北面那座炊烟缭绕的小村庄。时不时地从河流中或田里飞出三两只白鹭来,落在枫香树枝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滩儿突出的位置,形成一个码头,三三两两的船只在那儿停靠,有卸货的,有捞鱼的,有优哉游哉乘凉的。鸭子和鹅混成一群,在船只旁边晃悠,等待着船家抛出那些坏了臭了的鱼儿来大饱一餐,好一副江边世外桃源的生活景象。

    再往西便是三座高山,两低一高,如匍匐的猫儿,正盯着河里的鱼儿,猫儿滩因此得名。

    沿河往北,便是太极古镇,是篱笆界一个相当盛名的商贸重镇。往南入古州城,汇入都柳江。

    西面是虎尾潭溪水流入之地。

    傍晚时分,虎尾潭闪来一道人影,向猫儿滩的船只挥手。

    “孩子,你要去哪里?”一位坐在船头叼着旱烟的老者放声问道。

    “我要去古州。”毕坤沉声道。

    “天色已晚,入村休息一晚,明日再走,可好?”

    “到古州这段路程,总是需要在船上过夜的,多一夜或少一夜,没什么关系的。”

    “有关系,而且关系大着呢!如果你在船上长大,或经常坐船也就罢了。如果是偶尔坐船,晕起来,别说一夜,一刻都是煎熬。还是明天动身吧?”

    “不,即刻出发,就尝试尝试晕船的感觉。”

    “孩子,你是高赧城的吧?”

    “是的,船家,您怎么知道?”毕坤疑惑地注视着船家。

    “前几天我刚载过俩人,他们说自己是高赧城的,和你一样的不听劝。”

    “请问您知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