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走丢的小姑娘(下)

    不一会,两人又在一家卖“谷板”的摊子前停下。

    所谓“谷板”,就是在小木板上铺上棉絮或泥土,再撒上麦种,待长出嫩绿的麦芽后稍加修整,放上小茅屋、小花木、小人物等,一副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就呈现在眼前了。

    “谷板”有大有小,最大的能有七八尺方圆,中间放着一座“三进的小院”,中间或站或坐或躺放着二三十个小儿。两旁净是“麦田”和果林,果树是观赏用的石榴树和樱桃树。最小的才有碟子那么大,只有一件“茅屋”,一个“农夫”而已。

    柳邕正准备挑上一个,突然瞥见有一个卖“果实”的小贩推着车走过,看那样式是要收摊回家。

    柳邕要小姑娘站在着先挑着,自己则追了过去。

    小姑娘好像放开了一样,也不客气,在“谷板”摊子上东瞅瞅,西摸摸,不一会便相中一个盘子大小的“谷板”了。只见上面落着一栋粉色的二层小楼,楼下有个院子,院子里则有一个秋千,一个父亲正推着秋千上的女儿,小女孩的母亲则乐呵呵的站在旁边。

    这时沐迅从旁边的摊子上挤回来,手中抱着一包“果实”,是些用油面和糖做成的笑面小童儿。柳邕买了一斤,从里面扒出了一对貌似门神的武将,因为大家不知他们的来历,就干脆称之为“果食将军”。

    “我要这个。”

    小女孩第一次主动和柳邕说活,指着刚刚看中的那块“谷板”,声音有些娇弱,但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威严感。

    柳邕觉得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为什么突然觉得小姑娘会给自己一种“孟半仙”的感觉。不,不对,是女版的“孟半仙”。柳邕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听她的话,给一个刚认识还没半个时辰,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小姑娘买东西,鬼使神差的买下了那块“谷板”,并帮她拿着。

    柳邕愣愣的将手中两个“果实将军”分给了小姑娘一个,小姑娘看了一眼,好像有些嫌弃,放进嘴里一口咬掉了半个。

    “那可是‘果实将军’啊,一斤才有两个......”

    柳邕心疼的叫道。

    小姑娘瞟了一眼柳邕,没有说话,那样子就好像再说“那又如何”。

    两人继续前行。这会儿柳邕便不敢再路边停留,生怕小姑娘又看上些什么。一只手拉着小姑娘,另一只手在腰间摸了摸空荡荡的荷包,欲哭无泪。

    终于走到了潘楼底下,柳邕正打算问小姑娘的姐姐长什么样子,便有一伙壮汉在一个老头的带领下紧张兮兮的走了过来。看到柳邕身旁的小姑娘松了一口气,连忙将小姑娘拉了过去,匆匆领走了。

    柳邕觉得怪异,想要追上去问,却被老汉身后的两个大汉拦住。

    柳邕只好停下脚步,料想是小姑娘的家人,只是太没礼貌了些吧,连声谢谢也没有。

    正当柳邕准备转身离去时,小姑娘又跑了回来,夺过柳邕手上拿着的“谷板”,也不看柳邕一眼,扭头就跑。

    “莫名其妙!”

    柳邕如是的想到。

    柳邕转身往沐氏酒楼的方向走,但是很快便看到姨娘沈沐氏的身影。

    “你跑哪去了?我们找了你半天都没找到。”

    沈沐氏担心的责备道。

    原来是迅哥儿他们和柳邕走散之后没多久就碰到了带着一堆孩子的小姑母,柳邕的姨娘。迅哥儿将柳邕走散的消息和姑母说了之后,待天一放晴,一群人便找寻起了柳邕来。

    但一群人里面大都是小孩,除了了柳邕的姨娘外就只有虚岁十五的沐迅和王寀稍大些,效果甚微。后来决定让沐迅先行回去报信,而沈沐氏则带着一群小孩在柳邕走散了的潘楼附近等着,想必柳邕从人群中脱困了也会往这边走。

    东京城的治安很好。每个坊巷每隔三百余步,便设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负责巡警和领公事。

    但今天是七夕节,街上游人数量暴增,自然有人想要鱼目混珠,动一些歪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