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四章 对也是错

    初春的季节,多是风和日丽的模样。江春水坐在破旧的面包车里,心情却异常舒畅。

    早上刚吃完早饭,江春水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江春水对于陌生电话向来是比较抗拒的,这年头,信息泄露的问题已如洪水猛兽,谁也不知道打你电话的是保险、广告或者骗子。但看到来电归属地是桂龙市,江春水心念莫名一动还是接了。

    他不知道的是,在若干年年后,每逢酒酣耳热,回溯往事,自己依然会万分庆幸当时及时接下了那个冥冥之中的陌生来电。这是一个改变了江春水命运的电话,尽管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通电话的重要性,但他的人生却在悄无声息间出现了巨大的契机。

    电话是刘华煊打来的,稍微客套之后,刘华煊开门见山的问道:“听伯父说,你想回龙潭发展?”

    刘华煊话刚说完,江春水就感觉自己的心跳骤然加快,全身的血液直往脑袋里涌,说话都变得结巴起来,“嗯!表哥,要是有机会,我还是想回老家做事!”

    刘华煊在那边哈哈一笑,又问了一些江春水的基本情况,当得知江春水才刚入职一年不到的时间时,他的语气突然变得迟疑起来。

    基层公务员要至少两年,完成登记之后才能调动的规定,江春水知道的。听表哥语气似乎有点变化,江春水急了,赶紧说道:“要是能回去,这边我可以想办法的。”

    “别急!我帮你先留意着吧,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再说。你那边先不要动,要是到时这边没位置,你那边的组织部门又懂你想走,以后的事情就被动了。”刘华煊斟酌了一下,还是否决了江春水急于求成的想法。

    江春水有些失望,但相对于一直毫无希望在乡镇熬下去,能接到刘华煊主动打过来的电话,已经足以让他欣喜若狂的了。更遑论,刚才表哥主动提出了调动的事情。

    江春水明白,以刘华煊的级别和身份,要想在龙潭找个单位接收自己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既然人家开了这个口,就不会是无心之举,虽说还不知道几时能成,但起码说明事情有了向好的可能性。以前在乡镇没日没夜的干,对于提拔调动,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不管怎么说,八字总有一撇了,难道还不值得高兴?近半个月来因为征地而阴郁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连同办公室的罗英看到江春水接完电话后那手舞足蹈的样子都惊愕不已,心底忍不住暗自嘀咕:这孩子别是工作压力太大,犯羊癫疯了吧。

    上午还是要下村征地,不过由于有了新的盼头,江春水一改以往愁眉苦脸的模样,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起来。江春水的反常引起了同车的荣兴能的注意,他还以为江春水是又谈了个女朋友,在车上就忍不住旁敲侧击问了起来。调动的事情事关重大,不说现在还没个定数,就是真办好了手续,也难保中间不出什么幺蛾子。江春水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在事情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之前,断然是不会跟旁人提起的。所以无论荣兴能怎么试探,他都是东拉西扯的搪塞过去了事。

    征地的事情并不顺利。除了几户比较老实的人家已经在征地协议上签了字领了钱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农户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工作推进不力,施工方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胡经理他们天天往政府跑,在镇领导办公室一坐就是半天。何斌不胜其烦,只好召集班子成员商量对策。

    几个副职坐在一块讨论了半天,最后一致认为是工作组出工不出力导致的结果。于是会后一纸文件下来:征地工作同干部的年底绩效挂钩。这样一来,连农庆国这样的老油条都坐不住了,一天到晚主动拉着江春水下村。哪怕是快退休的人了,也不能跟钱过不去。既然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再置身事外、隔岸观火就不合适了。几个老干部充分发扬了老一辈革命同志遇河架桥逢山开路的光荣传统,拎着现金下村现场发征地赔偿款、拉拢在外从政的亲戚帮忙游说、扛着酒菜上门攀交情、拿危改指标和低保待遇作条件……….花样层出不穷,效果倒也相当可观。

    头天,农庆国让胡经理取了十几万块钱带在身上,等村干把农户都集中起来之后,胡经理把装钱的袋子往众人面前一丢,声明谁签字,立马就可以数现金给他。还别说,往时跟农户说赔偿金多少多少钱,人家根本不屑一顾。但这一摞摞的真钞现银摆在眼前,人们反而坐不住了,当场就有好几个人签了字,领了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