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100 章 100

    【本文在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请支持正版,比心心~】

    永定王搬府的声势浩大,京城人人都在讨论皇帝对永定王的偏爱,说起三皇子李沅从流落在外到封号永定,期间虽然吃过苦但结果总是好的。

    永定王府外车水马龙,前来祝贺的客人快要踏破了门槛。

    多的是富商世家,就连从前看也不看李沅一眼的官员将军,见着李沅得封王爷,如今也来蹭这一回热。

    王府门外也有许多围观的看客,低声讨论着三皇子再次得势,朝中必定又要洗牌。

    有人小声嘀咕:“真有人会同一个生母不明的皇子结成一党吗?”

    有个年纪大些的悄悄回他:“再怎么说也是为了北梁去钕金做过质子的皇子,整个皇室都欠着他的,有这份功勋在,只要永定王不犯大错,就没人能动得了的他。”

    “这也能叫功勋?”年轻人冷笑一声,“分明是我北梁的耻辱。”

    老人拍拍年轻人的肩膀,意味深长道:“过去发生的事无力改变,必然要借此为自己圈更多的利益才不算白白受辱啊。”

    王府中的李沅见了几个前来庆祝他封王的老臣,有二皇子一派的,也有七皇子一派的,唯有老四清清静静的躲在监察院秘阁中修补古书,不参与朝堂斗争。

    李沅本也无心争权夺利,只是站在他背后的平阳王不依,非要推他来争皇位,甚至不惜拿玉家人的安全威胁他。

    他至今还不明白平阳王是如何得知他在徐州的事,也没在京中见过李潇,想来是被平阳王留在青州关起来了。

    李潇是平阳王的软肋。

    若是能抓了李潇做威胁擎制平阳王,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用上新药后,皇帝这两日精神多了,与皇后在御花园中散步,念叨着天无绝人之路,都是上天的恩赐让他不再受病痛折磨。

    皇后风韵犹存,姿态不失优雅,微笑着安抚:“都是皇上洪福齐天有上天庇佑,再加上永定王的孝心感天动地,必然能保皇上长命百岁。”

    年纪大了腿脚不好,皇帝走路慢悠悠的,要皇后随时扶着才能保持平稳。

    听皇后说了“永定王的孝心”,皇帝却狐疑着没有搭话。

    那孩子从小就阴郁沉默,常常不理人也不如其他的孩子活泼可爱,皇帝每次看到他都会想起自己微服私访时做下的风流事——简直不堪回首。

    身为皇家人,哪有什么事是自己做得了主的。世事变化无常,只有李沅到现在还是那副冷僻的性子,皇帝叹道:“纵然他有孝心,朕也不是无情无义,原本有那样一个娘,外放做守将已经足够让他过好下半生。现今给他封号宅邸已经是莫大的恩赐,都这个时辰了也不见他进宫来谢恩,那臭脾气一点都没变。”

    皇帝自知是亏欠了李沅的,但他用恩赐来弥补,已经很是足够,一切就两清了。

    皇后温柔地劝皇帝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儿生气,应和着说,“皇上待永定王已经格外的偏宠了,是永定王性子古怪,皇上千万不要跟一个孩子计较。”

    这话说的对,皇帝颤巍巍走了两步路,自言自语似的,“朕是天子,怎会亏欠他。”

    皇后应和两句后引开了话题。

    将皇帝送回清心殿后,皇后神情严肃回了华阳宫,不多时便见一个清秀少年跑来华阳宫中,门都不敲就进了正宫,一脸委屈。

    少年坐到皇后对面哭道:“母后,李沅才刚回京就封了王爷,如今几个哥哥都有封号搬出去住了,只有我还住在宫里,您就跟父皇求一求,给孩儿也封个王爷吧。”

    眼看孩子的委屈不甘心,皇后慈爱地摸摸他的头,安慰道:“傻孩子,你是几个皇子中年纪最小的,等过年后你也二十一岁了,到时你想留在宫里都不成了。”

    少年不依,嘟囔着,“可我是母后亲生的,那李沅的生母不过一个卑贱的婢子,我事事比他优秀,怎能在封号上低他一头。”

    皇后破有耐心,安抚他:“就因为他生母低贱,你才更不该跟他计较,你是天之骄子,他算什么?”

    听了母后的话,少年觉得十分有理,同母后吃了一盏茶便离了华阳宫。

    宫中安静下来。

    夏末的绿叶普通墨染一般深沉,皇后抬手落下便有宫女来扶,扶她出门看宫中葱绿一片。

    宫女疑惑重重,小声问:“娘娘,您不觉得三皇子失踪又被寻回很奇怪吗?从前也不见平阳王多殷勤,突然就把三皇子寻回来还借此得了皇上的赏识,难不成是另有打算……”

    即便宫中人人掩藏,也无法改变皇帝油尽灯枯的事实,二皇子的太子之位终究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没有真正册封。

    手指拈了花丛中一朵娇嫩的花,欣赏一会便轻轻碾碎,皇后微笑着,“老二终究是不成器的,继承大统的必然是我的仲伟,谁也别想挡我们的路。”

    宫女俯身应和,“是,咱们七皇子一定能登大统,娘娘您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后。”

    七皇子李仲伟在宫墙内意气风发的走着,身后跟着伺候的小太监要小跑着才勉强跟上他的脚步。

    迎面与一人相遇,李仲伟笑着迎上去,“二哥哥,你也来给母后请安啊!”

    二皇子对他笑了笑,“是。”

    李仲伟笑道:“那你可迟了一步,我刚从母后那里过来,二哥哥可不要事事都迟半步,不得父皇喜欢也就罢了,若是连母后也厌恶你,那二哥哥岂不是白活了这一场。”

    二皇子走到李仲伟面前,身高的差距让李仲伟不得不抬眼看他。抬手拍拍他肩上的灰尘,二皇子笑说,“我忙前忙后不比七弟清闲,眼下刚从清心殿过来,照顾父皇吃了药才来看望母后,若母后连这也要怪罪我,那倒是我的不是了。”m.

    他俯下身在李仲伟耳边低声细语,“七弟还是多关心自己的课业,下次与太傅对论可不要再结巴着说不出话,丢父皇母后的脸。”

    他一辈子就怯场了那一次,竟成了人人来奚落他的把柄,李仲伟咬牙切齿,亦不敢伤了表面和气,“多谢二哥哥提醒。”

    两兄弟分开后,二皇子前去华阳宫。

    经历了与七皇子的交锋,随行的近侍低声为二皇子鸣不平道:“都是华阳宫中养的孩子,凭什么七皇子独得宠爱,分明您比他聪明的多,皇后娘娘就是偏心。”

    二皇子抬头望了一眼宫墙之上的天空,见长空有大雁飞过,低头微笑。

    像是看开世事一般坦言道:“母后是什么心思,我这个做孩儿的如何揣测,只不过是尽孝道,岂能奢求母后待我如同带七弟一般。”

    近侍默默低头不吭声,心里还是替主子不甘心,分明都已经是皇上承认的太子,可就是迟迟不下圣旨册封,猜也知道是皇后娘娘从中作梗,都是为了她最疼爱的七皇子。

    主子这样不上不下,真是憋屈。

    迈进华阳宫,宫墙内侧落下的阴影与二人影子重叠在一起,没入黑暗中。

    三皇子回京的事不过两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再加上他得封王爷,搬府时声势浩大,不少权贵都摩拳擦掌要去烧他这座热灶,锦上添花,岂不妙哉!

    一同惊动的,还有三皇子的养母,云妃。

    在李沅进入皇宫的当天,云妃便得知了消息,却也觉得这个养子很不成器,不但不得皇上宠爱,而且同她也很不亲近。

    她才不会上赶着去烧冷灶。

    想当初云妃正是得宠的时候,被皇后在皇上耳边吹了几句枕边风,就突然塞了这么一个儿子给她。

    李沅很不可爱,一张小脸长得水灵白嫩,却跟见了死人似的板着,木讷又冷僻。云妃养他在宫中不过一年,就因为这孩子的臭脾气。连累她也遭到皇上的嫌弃。

    如今宫中妃嫔多是花儿一般的年纪,唯有她年老色衰、膝下无子,日后连个指望都没有,只等着出家去做姑子了。

    谁能想到,这才过去一天,李沅就成了永定王,有了自己的府邸,搬府当天连平阳王也去给他庆祝。

    云妃慌了阵脚。

    原先最看不上的养子突然成了京中人人追捧的人物,若是有他做依仗,自己岂不是晚年有望。

    得到希望的同时,忧虑也渐渐升起。

    自己当初对李沅说不上有多疼爱,甚至还因为他的倔脾气关他小黑屋还让人打骂他。云妃又喜又悲,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办了。

    深思熟虑过后,云妃唤来贴身宫女翠屏出宫去替她办一件事。

    ……

    已经过去三天了,玉容卿有几次与莫竹路过永定王府门口,每次都是悄咪咪的看上两眼就走了。

    隔着高大的府门院墙,玉容卿感觉李沅离她好远,甚至怀疑李沅是不是把她给忘了。

    早在进京城之前,李沅就跟她说了他有事要办,可能有段时间不能跟她联系。京中有人想取他的性命,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为了保护玉容卿的安全,他只能让她暂时同自己分开,住在小宅中。

    来到京城已经三天了,李沅没有派人给她送信,也没有偷偷来看她。原本是一对鸳鸯,从涓涓小河游进了江中便被水流冲开了。

    他有没有想她?

    玉容卿对镜惆怅,白天的时候还能带莫竹和小梨出门逛逛打发时间,到了晚上便格外熬人。

    想见他又不能见他,连话也说不上半句,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玉容卿不敢张扬自己与李沅的关系,没办法明目张胆的打听他的现状,只能从街口武大娘那里听上一星半点。

    民坊中有很多人都在谈论永定王,玉容卿听了不少关于他的事,知道他从前不幸,现在依旧步步难行,更不能去给他添乱,便忍着思念不去想他。

    不过几天而已,就是几个月不见,她也是能忍的。

    虽然这么想着,但第二天一醒过来便大半得整齐漂亮去京城各处逛逛,然后“不经意”地路过永定王府,远远的望一眼。

    莫竹小声嘀咕,“小姐,咱们日日都路过这里是不是太明显了。”

    看四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主仆两人的身影被淹没在人潮中,根本没人会注意。玉容卿看拍拍他的脑袋,“咱们每天都换不一样的衣裳,又不站在门口盯着,只是路过而已,谁会注意。”

    她也不贪心,看一眼便离开,顺手给莫竹和小梨买了两份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