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35 找到感觉了

    下午三点半,刘尚估摸着第二部电影该结束了,便推门进了放映室。

    刚好看到电影进入演员表谢幕,他一边找遥控器,一边问:

    “这部电影怎么样?”

    高玉像是没听到刘尚的话,呆呆地坐在原地。

    刘尚按下暂停键,同时开了放映室暖系的灯。

    这时,他看到了眼睛通红,脸上还带着泪痕的高玉。

    “嗯?怎么了?”被骤亮的灯光惊醒的高玉,有些无措地看向刘尚。

    刘尚笑了笑:

    “这部电影是不是后劲更大一些?”

    高玉擦着眼泪点头,又摇头,苦笑着说:

    “就是觉得好压抑,在多年后有自己新生活的兰迪遇到李,他们在江边对话的那一段,兰迪的痛哭流涕和李的痛苦隐忍,一下子让我崩溃了,我泪点比较低,我一般不看这么悲伤的片子。”

    刘尚安慰高玉:

    “不,这倒不是你泪点低,这部电影是够压抑的,这部电影国内上映的那段时间,接受了高晓松专访的比尔.盖茨,谈起上一次流泪,盖茨说,最近有部电影让他哭了好一阵子,这部电影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

    高玉有些惊讶,在她看来,比尔盖茨那种高度那种境界的人,早该抛弃了这些庸俗的情感波动。

    刘尚说:

    “兰迪和李对话的那段确实让人震撼,你看过康熙来了吗?”见高玉点头,刘尚继续说:

    “小s与黄子佼多年后和解,小s也是泣不成声地说她很后悔年轻时候对对方说的许多不好的话,黄子佼笑得得体却略显勉强。其实有底气哭泣宣称自己痛苦的人,还好。真正日夜煎熬的那个,不会用眼泪给情绪找到出口,他不愿意用任何方式宣泄,也不愿意放过自己。”

    高玉回忆中的神情有些困惑,应该是没想起来自己看过这一段。

    坐在沙发上的高玉擦干眼泪,擤了鼻涕,昂头看向刘尚:

    “刘导,你是怎么看这部电影的?”

    刘尚想了想,给出自己的想法:

    “生活的荒诞,人的怪癖与愚昧,惯有的自欺欺人,常常无果而止与心魔的抗争,这些元素在电影里表现得太过逼真。

    Lan真的是个非常善于塑造真实感的导演。海边的曼彻斯特,虽然在剪辑和叙事上用了技巧,但整个还是呈现出无比贴近生活的真实感。所有对话,细节设置,背景或是最不起眼的人物都有复杂的道德性。人与人的对话交互非常不像电影语言,而更像伪纪录片式真实的对话,比如很多不看字幕根本无法听清楚的叔侄俩的抢白与争论,不带强调性的对白,没有刻意扇情或者确保让观众感受到的情绪,这片子是与戏剧感完全对立的表达方式,平澹,细致。

    这一点非常有趣,电影的感动往往来自其戏剧元素,通常触动我们的点也是我们内心知道最不真实,最戏剧化的地方。然而这部片子完全相反,它看似零散琐碎,但每一个感动的点却是真实无比,毫无戏剧感的。

    医院走廊里寻常对话;与律师程序性的会议;Lee与侄子女朋友的母亲在楼下尴尬的对白;最后在海上摇曳的小船与叔侄俩垂钓的背影。

    这些情节如果用文字表达绝对是生硬的流水账,寡澹且毫无戏剧感,但电影里它们却硬生生展示着这个人的挣扎和绝望。”

    高玉安静地听完,自嘲一笑:

    “可能这就是专业人员和我这普通观众的观影区别吧?”

    刘尚摇摇头:

    “我也只是尝试分析一下,顶级导演是怎么用电影这个形式来让观众进入情绪化世界,越分析,越是抽离了宽泛而整体的感悟,越能感觉到这些大导演的鬼斧神工。当然,我最一开始看第一遍的时候,也是和你一样的。”

    高玉看了一眼暂停的电影画面,小声地问了一句:

    “李不会再爱了是吗?”

    “可能吧。”

    刘尚用放映机点了一首歌。

    熟悉的旋律响起来的时候,高玉眼前一亮,想说什么的时候,刘尚作出嘘声的动作,示意她安静听完。

    “人群中哭着

    你只想变成透明的颜色

    你再也不会梦或痛或心动了

    你已经决定了你已经决定了

    你静静忍着

    紧紧把昨天在拳心握着

    而回忆越是甜

    就是越伤人了

    越是在手心留下

    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刀割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你决定不恨了

    也决定不爱了

    把你的灵魂关在永远

    锁上的躯壳

    这世界笑了

    于是你合群的一起笑了

    当生存是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