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诏命:戡乱救国

    第3章诏命:戡乱救国

    “孙公。”

    王承恩手捧中旨,恭敬的递到孙承宗跟前,说道,方才自家皇爷的表现,叫王承恩心里猜到,孙承宗必将得到重用。

    像这样的元老大臣,还是别得罪的好。

    “有劳这位公公了。”

    孙承宗微微点头示意,随后撩了撩袍袖,恭敬的双手接过中旨,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孙卿,你先看看吧。”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道。

    “老臣领旨。”

    孙承宗垂首行礼道,遂低头看了起来,然中旨上所写内容,却叫孙承宗双眸微张,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朕御极以来,恐大明二副千斤,出朕手有差池,有负皇明列祖。朕开言纳谏,清为阉党,勤政治国……

    然,虐辽东之建虏,已为大明腹心之病。今建虏奴酋皇太极,率建虏八旗,蛊蒙古各部,避国朝所修锦宁防线,迂蒙古,寇边侵我大明境。

    自边患传至京师,廷臣、京卿、言官御史等,争论纷然,朕虽欲谏诤,言堂不定,已动社稷之本,故朕决意颁戡乱救国之诏……

    乃命天津、登莱、东江等地,承诏,念大明之根,念大明之本,总吾大明锐士,入京勤王救驾。

    内阁,闻诏,即明发上谕,钦此。”

    “陛下!!此诏万不可发啊!”

    孙承宗难掩内心震惊,捧着手里的中旨,双眸微张,抬头看向崇祯皇帝,急道:“建虏虽有肆虐我大明京畿重地之心,朝廷并非没有解围之机。

    然戡乱救国之说,岂能这般轻易讲出啊!

    此诏一旦在朝公布出来,必将引起朝中大动,且还将助长建虏嚣张气焰。

    而奉诏的天津、登莱、东江等地,千里迢迢率部驰援京畿,然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此诏于国朝来讲,并非好事啊!”

    孙承宗是在想不明白,做事睿智的崇祯皇帝,怎会下发这等诏命,一旦此诏公布,对当前的大明,无疑是一场大地震啊。

    “孙卿,你所讲的这些,朕都明白,朕也都想到了。”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神情淡然道:“此番建虏寇边,肆虐京畿要地,想击破建虏八旗主力,还是要靠戍守关锦宁之地的边军。

    不过此次对建虏之战,朕不打算,将军机要务再交给兵部,或者内阁独断了,他们太叫朕失望了。”

    回想起己巳之变始末,多少次摆在大明眼前,能提前结束这场浩劫的战,最后都因朝中局势,或个人意志而葬送。

    崇祯皇帝心里便知道,日后想重整破烂的大明,首要做的事情,便是收兵权!

    党争不休、吏治腐败的大明,想要做出改变,手里没有兵权,那就是空头皇帝,这对崇祯皇帝是必须出手解决的。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整饬朝堂也好,重塑官场也罢,亦或者开源节流等等,手里没有兵权,没有最高军事决议权,那所做一切都是徒劳。

    “陛下,您既然明白这些,那应该也清楚,就眼前的局势,当以稳朝局,调边军回援应对为主。”

    孙承宗听后,捧着手里的中旨,上前劝谏道:“若朝局不稳,则必影响此战走势,若真叫建虏抓住战机,导致更严重的危局出现。

    这对大明,对社稷来讲,绝非是件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