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商税

    定国府内,夷则的到来完全在乐绍成意料之中,他的来意乐绍成非常清楚。关于朝廷对税款制度的设置很多细节乐绍成不是很清楚,毕竟他曾经是武官,为此乐绍成特地请来了军师左仆射吴孟荣。

    吴孟荣着常装打扮成普通百姓头戴斗笠,看样子似乎不希望让人看到他来定国府做了一番掩饰。差人在门口守着,在只有三人的客厅仔细分析了一下税款的问题。

    吴孟荣表示:“古往至今国家一直都是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我朝也不例外。每个月征收税款的时候由各地官府执行,都有个收税的指标,这几年都没有更改过。”

    “地税和商税。”没想过税款还有分地税和商税夷则手握拳托着下巴沉思片刻,按吴孟荣这一说法这几年的税款指标一直都没有改动。而乐绍成和张家都说两年税款有增无减一直在变,可见这其中肯定有隐情。

    说道税款分类,吴孟荣深知圣元帝有意让夷则接任皇位就趁此机会解释了一下税款制度:“土地在于农业,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指标。土地征税能体现地方官府的政绩,大部分地方官府为了政绩都会有敛财行为,但都是按标准来行事。土地税按面积算,虽然会出现收税时从中捞油水的但是都是小数目,若敛财过分惹起民怨朝廷必究。”

    “……敛财……这简直像强盗……”头一次听说官府大肆敛财这说法,夷则皱了皱眉,但是这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而且都有一个尺度在控制就不做多言。“如果要动地税的主意似乎会牵扯到更多,若引发民怨就不好掩盖……那么商税呢?”

    “商税分市税和关税,为了方便管理每个城镇的指标基本上都一样。市税一入市就得交,县级为十文钱、镇级是六文钱,关税则全部统一按货物总价格的一成算。这两年也没有做过调整。”吴孟荣如实答道。“而盐、茶的税款是由朝廷直接控制另做管理。”

    (PS:1两白银=1000文钱=1贯钱,1金=10两白银。)

    一般来说,商人都是些有钱人,如果涨税款一般都不会在乎那点小钱。就在夷则沉思的时候乐绍成点了点头道:“我这次到江南谈生意过关的时候关税是一直没涨过,但有些地方县城的市税又涨了,从以前的十文钱涨到现在的五十文。”

    “……五十文……”这似乎只是小数目,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又不知道是多还是少。小数目但积少成多可是大数目,更何况一个城镇从小贩到商客数目并不少。

    深知夷则皇子身份就算在外游走两年对百姓的生活想来不是很了解,乐绍成笑道:“五十文钱,可以让一家三口省吃俭用过半月。”

    一家三口省吃俭用过半月,难怪张家说生意越来越不景气。这涨价百姓肯定买不起东西,不涨价吃亏的就是商人,除非像乐绍成生意量做得很大的。吴孟荣说各城镇的商税都是统一的,乐绍成说有些地方的市税又涨了:“乐前辈,市税变动的都是哪些地方?”

    “有江南一带的广州、清溪(安溪)、武荣州(泉州)、临安(杭州)、江州(重庆)、邺城(安阳)”乐绍成掰着手指数了不多不少六个县镇,随后他又皱了皱眉。“对了,清溪盛产茶叶,武荣州一带盛产盐,长安的盐和茶都是从那运过来的。”

    商税有六个地方很可疑,老百姓不知道全国的税收都是统一的,有些地方涨价自然没察觉不对劲。也许是地方官贪藏枉法,但是对于税款的控制户部应该有监督权,这可能得先撇开户部到地方官府那边查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