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八章 未雨绸缪

    听着戴维.马修.布雷迪骂娘。

    赵旭也是相当无言。

    记忆中的面试,一般都是求职者很紧张。

    因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

    为了一份好点的工作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甚至为了能够拿下一份体面工作,就算各种手段也会用出来。

    出卖色相,送礼,拉关系,早已经不是新闻。

    可现在看起来,曰本的情况完全反过来了,本来求职的买方市场却变成了求职者的卖方市场。

    情况。

    赵旭也有所了解。

    如今的曰本在战后连续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面对急剧膨胀的市场需求,人口基数不大、名校录取率低导致的高端人才供给出现了问题。

    特别是84年金融开放之后企业融资渠道大大拓宽,手里的钱变多了,在极度看好后续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才市场出现了这种奇妙的现象。

    而且曰本企业往往是长期聘任甚至终身雇佣,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求职者都相当谨慎。

    所以一旦经过了面试的筛选被认定为是会社需要的人才,大手公司就会想办法彻底留住了。

    因此,在曰本还有一种叫做就业誓约书的产物。

    所谓就业誓约书,说白了就是一种单方面提前录取的合同,意思是求职者发誓毕业后会到企业工作,而企业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

    这种东西,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

    就算求职者违背誓约,也不会有任何赔偿或者其他损失条款。

    但即便是这种东西,为了让求职者签一个会来工作的意向,一些大手公司骚套路频出,除了给面试者报销面试车马费,还会给内定录取的优秀人才送钱。

    有些大手公司只要签订就业誓约书,公司会给买阿尼玛,配车子甚至是房子。

    更离谱的是为了让求职者尽快签订就业誓约书,有些公司竟然会把求职者骗到风俗店灌醉,然后安排美女全方位服务。

    最奇葩的是还怕求职者不答应,一些大手公司把人骗到游轮,或者夏威夷,然后各种糖衣炮弹,美女金钱腐蚀,想尽办法诱拐求职者上钩。

    总而言之,曰本那些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各种套路浮夸的一批。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曰本这边正式劳动合同,必须在学生拿到毕业证书之后才签订,而在九月份之前,企业是被禁止和学生私下接触的。

    但规矩这东西就是用来打破的。

    已经不知道是哪家公司先开始搞偷人的行为,但到了现在,整个曰本已经形成了可被称为“人盗合战”的人才争夺,往往从应届生还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各种套路骗人去上班。

    为什么这些企业不遗余力给求职者送钱?

    就为了签订结业誓约书。

    当然,这些都建立在名校高材生身上,比如东京四强,以及庆大或者早稻田这样的名校出身。

    也因此。

    在曰本形成了一种非常奇葩的人才市场。

    企业得花大钱展示公司实力,拼命给求职者送钱让他们选择自己公司,甚至成了一些大学应届生的生财之道。

    这样的结果,戴维.马修.布雷非常不爽,就算是在美国,想进高盛也都是学生求公司。

    到了这里,竟然完全反过来还得给求职者钱,女人,别提多闹心了。

    但作为外来投资公司必须按照曰本厚生省法规雇佣本地人,对于曰本人才市场的浮夸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就这样。

    租了一辆游轮,带着求职者乘坐游轮海上展示了下公司的实力,又忍着肉痛花掉了大笔大笔的招待费,车马费,以及泡风俗店的费用,这才算是成功招到了一批新人。

    日子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一周就过去了。

    赵旭来到窗台,隔着玻璃看向深夜的东京。

    华灯繁盛,将这座海上岛国照射的犹如白昼。即便是深夜,整个东京也依旧繁华喧嚣,从上往下看去,车灯的光柱密密麻麻,各种娱乐场所的霓虹灯,还有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将这座城市点缀的异常繁华。

    想到这些天在曰本的所见所闻,一种深深地无言在心头,久久难以散去。

    这可是八九年啊!

    若非亲眼所见,赵旭真的无法想象八九年的曰本,竟然会繁华奢侈到了这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