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现实已然很苦,何妨加点糖

      程灵不免思量:小小的一个齐国,既没有大一统,又政权混乱,可它居然有科举!
  如果是世家把持的天下,又怎么可能允许这个国家出现科举呢?
  但这个问题不好直接问,程灵于是就旁敲侧击地感慨了一下:“不论如何,施兄有功名在身,过了这一个坎,会有好前程的。”
  不料施宏却苦笑道:“不瞒程兄,中秀才后,施某也曾想过谋官。可惜,哪怕是捐出大量钱帛,竟也谋官无门。”
  原来,齐国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目前能考的,只有童生和秀才这两个等级。童生不算真的功名,秀才才是。
  至于秀才再往上是什么?
  没有了,不知道。
  施宏也是上升无路,得一个秀才的名号后,乡邻倒是对他客气几分,但要再进一步,却是千难万难。
  所以,文字和知识,基本上也都是掌握在上层的士族手中。
  要不然之前程灵在金爷面前随口引用了一段诗句,金爷对她的态度怎么瞬间就变了呢?
  在这个世界,人是真的被分成三六九等的,这不是自由平等的未来,这是残酷的封建社会!
  从这里看来的话,原主的父亲程铭能够读书,还能够获得童生的资格,是真的很不容易了。
  要么是他天生特异突出,格外聪颖,要么就是程家这里还有什么程灵不知道的根底存在。
  不过关于这方面,原主是没什么记忆的,程灵决定以后有机会了再问问穆三娘。
  施宏又说了一些有关科举的事,似有伤感道:“二十年前,先帝初登基时,便主张要效仿北魏,以科举取仕,开天下寒门之路。为国选取人才,以壮大国力。”
  “可惜,先帝英年早逝,除了早期有几位卓越的人物以秀才之身选入官场,到如今,取仕之路……呵,总归没咱们寒门什么事儿!”
  他闭口不再谈科举的事,转而说起了占据卢县的那队乱军。
  先前洪广义说不知道那是什么人物什么来历,施宏却居然知道一些。
  他低声道:“当今陛下有两位皇叔,一位在南安,被封为临海王,一位在绍陵,被封为湘西王。两王对于幼主临国之事,早有不满,如今金水河大汛,临海王……”
  说到这里,施宏顿了顿,似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说。
  洪广义却早已听得眼眶通红,这时只催促道:“施兄,原来你竟然知道那些畜生的来历!你早先为何不与我说?他们!他们是不是临海王的军队?”
  施宏跟洪广义具体是个什么关系呢?
  在之前的谈话中,施宏其实也提了提。
  他们两个在落难之前,一个是当地乡绅家的富贵郎君,一个却是市井中挥舞屠刀的粗蛮屠夫,原先其实并没有任何交集。
  是那一夜逃出卢县县城以后,洪广义无意中救护了施宏一把,施宏又帮他照顾了家小,两人才渐渐地熟悉了起来。
  都说患难之时易见真情,在这格外艰苦的环境下,一个秀才一个屠夫,竟成了拥有生死情谊的好兄弟。
  但情谊归情谊,相识不久的两人实际上也还各有各的故事。
  主要是施宏,有些话,在先前他确实是不愿意说出来。
  这个时候,施宏苦涩道:“是不是临海王的军队,小弟也只是猜测而已。倘若当真是,便是知晓了此事,你我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