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六章 佳人美景,西府海棠

    宫宴进行过半,乌骊使团的吴王世子向诚明帝表达了此次联姻过后,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会更加牢固之类的说法,之后便提出了明日就会离京归国的意思。

    诚明帝客套地挽留了一番,不过吴王世子向成化又以国内事务繁忙为由婉拒。诚明帝颇带几分遗憾地应允,但实则心里却是乐见的。

    乌骊使团选在年关里来访,本就不是合理的时机。依照璇玑府呈上的暗报来看,乌骊是与西域诸国起了摩擦,战事一触即发。吴王作为乌骊的摄政王,同时也是统战将军,自然早有防备地陈兵西域。然而大铭此时在云州练兵的将领可是步维桢,吴王为了确保不会后方失火,于是便上书乌骊皇,这才有了与大铭联姻修好一事。

    联姻之事一了,他们要离开就离开,诚明帝并不想多留。

    也不是诚明帝没有野心,而是大铭北方有辽阔的土地与北齐接壤。若是贸然对乌骊出兵,漠北防线必定有失。至少此时,诚明帝没有将大铭百姓拖入战火的打算。

    场下又换做歌舞。沈念心余光往主位席面上一瞧,就见诚明帝与皇贵妃都颇为欣赏地看着场下歌舞,时而举杯共饮,时而低头耳语。她这个位置也看不到沈贤妃如何,只是想着今日这事儿,沈贤妃今日定然也是担心的。而聆音又被留在承乾宫休息了,于是她身边连个可以传话的人都没有。

    沈念心顿觉歌舞无趣,在邀月楼又觉得憋闷得慌,便生了想出门走走的心思。

    却不想,她如上回一般在邀月楼附近闲逛,顺着一排排精致地花灯回廊往前走,竟又走到了佳人湖畔。她忍不住觉得自己有些脑袋发昏,当真是走火入魔了。

    沈念心拢了拢衣领,当下也不打算再往别处走了。不同于之前小年夜时,上元夜的邀月楼与佳人湖都格外亮眼。

    “烧灯续昼,拨雪寻春,姑娘好兴致。”

    沈念心忽然转过身,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她素手掩在袖中,微微捻动,薄刃便滑入指间。今日已经开过一回光了,难不成还得再来一回合?

    她暗叹倒霉,今日出门果然是忘了看黄历了!

    沈念心戒备地看着来人,秀眉轻挑,“世子的兴致也不差。宫宴正酣,世子作为我朝贵客,竟然也有闲暇来赏花灯?”

    “小王一直向往贵国的风土人情,无论是风俗文化还是诗词曲赋,俱是十分欣赏。”吴王世子向成化轻笑一声,“小王曾读过一句词,‘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你说这多神奇,即便从未见过贵国的花灯夜市,但是一见词面竟也能想象得出是如何盛景。今日既然有机会欣赏到贵国皇宫中最精致美丽的花灯,相比之下,宴饮之趣自然还是要靠后了。”

    沈念心诧然。没想到这么个高大壮硕的汉子竟然能说出这么细腻委婉的话来——乌骊地处大铭与西域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与地势的原因,乌骊人本身长得就要比大铭人高大许多,显然这位吴王世子还要比寻常的乌骊人还要更高大一些。而乌骊国民风骠悍,爱好这样婉转柔肠的诗词的文人都在少数,又何况是这位摄政王世子?

    沈念心正犯愁怎么礼貌地离开,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见吴王世子的身后又有一人大步走来。

    “世子好才情。只是世子故意丢下本殿,独自一人出来赏灯,岂不是要本殿平白挨了失礼的罪名。”穆子誉虽然也是一身皇子品阶的服冠,但比起穆子晏偏爱的玄色,他显然更偏爱月白色。

    “见过三殿下。”沈念心遥遥朝穆子誉福了一礼,也不自报家门,立时便与他告辞,“臣女不便打扰三殿下与吴王世子叙话,就此告退。”

    她正要退开,就听穆子誉温润平和的声音在头上响起,“夜深露寒,沈姑娘要注意保暖,勿要着凉。”

    沈念心当下一愣,忘了失礼这一茬,直直地就朝穆子誉看去。她跟这位三殿下不熟的吧?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是穆子誉跟她说过的第一句话吧?

    她心下感叹,这可真是位大好人啊,竟然还会叮嘱她添衣保暖,勿要着凉……

    好在沈念心很快就反应过来,立马低下了头,再施一礼,“谢三殿下关心。”她这才得以离开。

    回邀月楼的路上沈念心还忍不住替苏雅雅操心。温和知礼到穆子誉这样的地步,走在路上会随便对根本不认识的姑娘嘘寒问暖,这苏雅雅得多心累啊……

    而沈念心离开后,佳人湖畔剩下的这两人之间,气氛仍旧温和,但是谈话内容却并不温和。

    “世子有所不知,大铭与乌骊的习俗有所不同。不比贵国民风开放,在我大铭,刚才那样的境况,君子是该要避嫌的。”穆子誉笑得温雅,明明是顺着之前吴王世子所说的,向往大铭风俗文化的话题说的,然而期间的讽刺和谴责的意味却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