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三章 又是上元节

    就在那海沙帮被香木堂吞并的时候,陈政却在为如何应付学堂里那些最开始就跟着他玩的孩子而发愁。

    原因很简单,过年了,工厂放了假,学堂也是放了假的,那些北边来的孩子都回到了各自的家,可是最开始的那个班的孩子可都是陈家原来的雇工子弟,虽说家已经迁到这工厂区里头了,但有些人还是有些亲戚在这松江的,便趁着过年的当口回来一次,孩子便自然带了回来,其中就有那叫阿良的。

    这家伙仿佛是最能折腾的一个,回来后就跑到陈家来找陈政玩,丝毫没有把陈政当成学堂先生或是自家少爷的意思,只把陈政当成了孩子王。和他一起的那些也都是平日里跟陈政亲厚的,在他的鼓动下也都来找他。奈何从初一到初十,陈政不是被他老爹带出去到这松江府里的大户去见识世面,就是坐在家里等着他家里的不知从哪里来的亲戚或是下人拜见。这样一直快到正月十五的时候,陈政才清闲起来。

    陈家那门房这几天可是见惯了那阿良领着一群孩子来找少爷,可是老爷不让,他也没办法。再说他也懒得理这些孩子,但不知听谁说的说是这几个孩子平日里跟少爷都是亲厚,便觉得这事还是和陈政说一下,于是陈政便知道这些小子要在正月十五这天让陈政领着去逛这松江府的灯会。

    老陈也是知道这事情的,但没有阻止,那看门房的下人见到自家老爷都没有阻止那些雇工孩子来找少爷玩的念头,自己就更不管这闲事了。

    其实老陈也是存了让陈政从小便培养自己亲信的目的,便是那一天到晚跟着陈政的陈祥,也是当初老陈特意安排的,当然这其中陈祥是老管家陈禄的儿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不知是哪个小子竟说想听陈政去年用二胡拉的那曲子,让陈政一阵子不知该说什么好。好在那阿良和阿祥都是有些脑筋的,便斥责了那小子,说什么少爷是金贵身子,怎么能和那些戏子一样。

    不过这样一说,陈政倒是有些不高兴了,他前一世虽说对演戏的那些人不怎么待见,可金贵身子这样的一个说法他还是接受不了的,于是阻止了那阿良和阿祥,答应给这些孩子拉上几段曲子听。他心里想,终归都是一些孩子,心里面还是没有大人们之间那样的隔阂的,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这样的心思一起来,他便想起了自己前世可不光学过那拉二胡的,还会拉小提琴和弹钢琴的。那都是小的时候被自己那妈妈逼着学的。要说起来,反倒是那二胡是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和那台湾来的老头学的了。

    虽说是被逼着学的,但陈政的功底还是很深的。心想既然这些孩子想听,那便给他们来一个惊喜,于是让木匠帮着做了一把小提琴,用了三天的时间,虽说有些紧,但好歹做好了。陈政自己校了音,拉起来还算可以。

    正月十五这天,这些孩子又被阿良领着来找陈政了。这一天老车也是放了陈政的假,因为明天就要回上海县工厂区那边了。

    这十来个小子先是让陈政给他们拉拉那曲子听,结果陈政拿出那小提琴后这些孩子却不知是什么,叽叽喳喳的议论开来。待到陈政拉起来的时候,这些小子便静静的听起来,再之后便是说好听,和那些唱戏的拉的曲子不一样。至于怎么个不一样法,他们是说不清楚的。陈政拉的都是小提琴练习曲目当中的几种,这个时代,估计是没有人能说上来他到底拉的是什么了。

    陈政心想,若是他现在给这些孩子唱上一些那一世的流行歌曲,这些孩子又不知会是个什么样。

    不过这些孩子没有再纠缠下去,听完后便要陈政带着他们出去玩了,因为今日这松江城里也是要闹花灯,唱堂会的,这样的光景不看,窝在家里头,可不是他们的本意。

    于是一行人和去年一样,又三五成群的往街上走去,陈政俨然的是这些人的头了。出门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老陈站在自家的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只是不断的点头,同时手里也是不断的撵着他那胡子的。而在这群孩子的附近,却是跟着五六个大人,只不过是他们的打扮和那些路上的行人差不多罢了。

    ***************

    “圆圆姐姐,去年就来这松江过十五,今年却为何又要来这松江。去年是为了唱一个堂会,今年可还是要唱什么堂会?”

    “去去去,小丫头懂什么。姐姐这次来可是有原因的,对吧姐姐,是不是看上了这松江府里的哪家公子?”

    “去去去,没羞没臊的,才多大一点年纪,就想着这些个事情。人家是为了找那拉曲子的人,你们倒好,竟想这些不相干的。亏得姨母平日里教导你们,到头来却是想这这些风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