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第二六章赚大便宜的事儿

    狗应声而倒,李正扬把枪一背,撒腿就向狗跑过去,边跑边喊“你俩别总想着吃了,赶紧收拾东西离开这里”。

    子弹打穿了狗脑袋,所以,狗都没叫一声就倒下了。李正扬跑过去,抓住狗的四条腿抡起来扛在了肩上,感觉分量不轻,应该有四、五十斤吧。等跑回机井屋子,孙柱子两人也收拾完了,三人出来也没辨方向就跑了。其实就是辨方向,也不知道往哪走,这两天跑晕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哪。

    三人跑了一阵,感觉离开打狗那地方很远了,放松脚步,又开始在地里漫无目的的转,找兔子。转了一会儿,运气不错,轰出了一只兔子,早已手法娴熟的李正扬,抬枪把兔子放倒。孙柱子跑过去,捡起兔子坐在地上开始扒皮。

    大早上起来没吃点东西,又跑了这么久,三人都累了。就趁机坐了下来,休息一会儿。梁琼玉没心没肺的说“这么算起来,咱们带的干粮没怎么吃,这样下去,再过五天咱们回村都没问题”。

    李正扬指指扔在一边的狗说“兔子打多少先不说,你们俩谁能扛着它跑?,我看今天就问问路回去”。

    梁琼玉没话可说了,她是真不能扛着那死狗跑。何况本身就带了一些干粮,再加上这两天打的兔子,虽然吃了几只了,三个人身上也负重不少了。算起来,这条狗只能是李正扬扛着。可是,三人中还指望他打兔子呢。想想也只有先回村。

    临近中午的时候,遇到了同样是打兔子的外村人。对方是六人,都扛着枪呢。结果两伙人一伙从东北方,一伙在西北方同时向南走,轰起来一只兔子。李正扬与那边其中两人同时举枪,不差先后的三声枪响,兔子打倒了,是谁打的不好说了。

    那俩人与孙柱子同时去抢那只兔子,矛盾就这样发生了。李正扬站在原地根本就没动,因为他看到那些人身上一只兔子都没有,证明几人可能是刚出来。李正扬就把孙柱子喊回来,并让梁琼玉过去问路。

    等问清楚了路,三人才知道这两天圈子转大了,现在离村子有差不多四十里路。三人一想,直接奔着回村方向去。路上又打了两只兔子,天黑时分,三人接近了村子。李正扬突然说“这么大一只狗,咱们弄谁家也不是,我看咱们直接去大队部,叫着武爷和五爷一起,你们说怎么样”?

    其实,李正扬是怕那俩爷因为他打狗找他麻烦。孙柱子两人也没啥意见,三人就这么扛着东西进了大队部。幸好,武爷和五爷都还在,等李正扬把怎么打的狗说一遍。两人相互看一眼没说啥,稍等,还是五爷开口,让孙柱子动手扒皮,在院里开火炖狗肉,一会儿一起吃。

    李正扬趁这时间,拿了两只兔子,并让梁琼也拿两只回家。等他再回到大队部,看到院里停着辆挎斗,原来武爷已经打电话把父亲和宋振军叫来了。李正扬一看这架势,这几位今晚要不喝大了才怪,哪有他们三个小家伙吃的份儿。

    等梁琼玉过来后,他就摆手把梁琼玉和孙柱子叫过来,低声说“大块炖上,等会儿熟了,直接用盆子给屋里几个弄一条后腿上去。等他们吃完也喝得差不多了,啥也顾不上了,咱三人一人一条腿拿走,要不没有咱们吃的份儿”。

    等肉快炖好的时候,院外摩托车响,张振军来了。原来自那次抓了李向红后,这几位臭味相投的家伙弄到一起了。

    今年,大庙大队外出打兔子的人并不多,也就二十来人。期间也是三五天回来一趟,把兔皮上交大队,兔肉大多都卖到了收购站。李正扬三人这段时间也是如此,由于两个吃货跟着,所以外出带的干粮就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李正扬打回了两只狐狸。至于那什么猪獾,是直接没见到,后来才知道,那东西冬眠,冬天根本就没有,只是武爷一厢情愿罢了。

    时间如流水,俗语说小寒大寒打春过年,转眼间就到了年底了。这一次,李正扬他们三人回来又拿了四只兔子到大队部,给武爷和五爷炖上。因为他们每天打了就吃,所以兔肉并没剩下多少。所以,也就不那么在乎了,每次回来都给两位爷弄几只吃,已经形成了习惯。但是兔皮,他们三人上交的不少,大约有三百来张了。

    三百张兔皮能卖多少钱,谁也不知道。因为其中事儿很多,到了收购站还要根据成色验级,根据级别高低算价钱。也真是麻烦了武爷他们,能想办法记住每人交回的不出差错。

    李正扬三人在大队部陪着武爷两位吃着兔肉,武爷就说,这次回来就先别出去了。前天刚去公社开了会,咱们大队的帐算下来了,钱这两天就会拿回来。今年每家能弄个钱,庄稼人不容易呀。

    五爷也说,还有啊,过两天要去挑油了。今年产量不错,豆子交的多。杜刚从公社算下来说咱们大队五千多斤油,平均每户差不多五斤,真不少啊。大队有十个大桶,装三千多斤,剩下的就是人去挑了。你们三个人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到时候都去挑油去,这可是赚大便宜的事儿。

    不用五爷再解释什么了,三人都明白了,这是真的赚大便宜的事儿。那年月有铁皮水桶的人家极少,家家户户打水都是用瓦罐和木桶。不用说是木桶了,就是瓦罐,七八里外挑着油回来,能一下子倒干净么,回到家,把瓦罐里的油好好倒空一下。两只罐子空半斤油出来,一点问题没有。

    第二天一早,大队喇叭里就喊了“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请把自己的工分统计好,然后,再次去会计那里对下账。因为咱们分菜的时候对过了吗,但是,这几天就下来钱了,油也马上下来了,还是要再次对一下账”。

    隔一天早上,大队库房门前,马伟光的马车上拉着六个铁桶,另外两辆地排车套上驴,各拉两个大铁桶。剩下的就是男男女女六十多号人挑着瓦罐,铁皮水桶,水桶口放着十字交叉的高粱杆,是为了防止走路的时候油晃荡出来,排成了长长地队伍,等候去公社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