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第七章受虐

    几天后,村里十七、八岁的孩子接到同一个活儿——看坡。十五岁的李正扬,也加了进去。因为玉米再过一阵就秀穗了,防止人偷啊。

    大庙大队人多地广,这年龄段的孩子凑了百十个。两人一伙儿,几十亩的地在地两头支两个棚子,四人看守,(那时候的亩可不是现在说的666平米一亩,用现在的话说,叫大亩,也就相当于现在说的三亩)。上百亩的地,要在地的四角支四个棚子,就需要八个人看着。如此分配下来,这些孩子紧紧巴巴的刚好。每块地都配上一个民兵领着。那么说,为啥不全部民兵看着,用孩子干啥呢。因为民兵都是二十多岁的整劳力,白天还要干活儿呀,所以,才用这些正不知道疲倦的半大小子。

    李正扬和孙柱子分在一组,他们看得这块地有一百四十多亩,用了五组人,围着地四周建棚子。李正扬算是民兵了,就成了带头人。

    接到看坡的任务,李正扬带着他们这些人到大队仓库抗木棍搭棚子(四根高高的木棍埋好,用芦席搭成的窝棚,架在两米以上的高空中,方便看到远处)。一伙十个人,两两分组,自由搭配。忙活了一天的时间,将棚子搭好,当晚入住。

    他们这些人,还有个好处,不单单是得工分,晚上饿了,允许他们每人每天烧两个棒子、或烧点豆子吃,这才是关键所在。

    武爷专门找李正扬偷偷地交代,梁琼玉家生活困难,晚上烧的棒子,偷偷给她家扔两个过去。李正扬当时有些为难,说半夜三更的往人家跑不好说。武爷乐了,直接拍着他脑袋说“你这个狗崽子,跟着老刘那酸秀才也练了不短时间了,爬墙总该不是问题了吧。直接烧好了,爬墙送进去,人还能直接吃,不留痕迹,懂了没?熊孩子一个,真熊”。有这样的领导带着,你说能带出好孩子么。

    李正扬还有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那就是别的孩子晚上看坡巡逻,白天休息。而他不行,下午要到场院里练习骑车子打枪。有时候是武爷亲自盯着,有时候是民兵连长赵小川盯着,一点偷闲的空都没有。

    李正扬惨了,本身刚刚学会骑车,还要双手松把,端着枪瞄准,不摔跟头才怪呢。不过好在李正扬身体好,皮实,再加上悟性高。几天下来,虽说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是能端着枪实弹射击了。

    看到李正扬的进步,武爷这个老坑货,又不知怎么想出来的。找五爷商量,今年民兵比武,不仅要拿第一,还要出个彩。

    两个人一拍即合,武爷说“这小子有力气呀,咱那时候使双枪,也就是个驳壳枪。他不行,得训练他骑车两支bu枪打”。

    “你这不是胡扯吗”。

    “老话怎么说来着,叫人是苦虫不打不行,啥事不是逼出来。这事儿你别管,听我的”。

    五爷想一下没吭声,算是默认了。就说“那干脆别再在场院里了,每天给他弄靶场算了。我再给他弄俩绑腿挂上,一边五斤就好了。你要把他弄个怪胎打双bu枪,我要把他练成燕子李三。咱这不还有几百发子弹么,先都给他用了吧”。

    “那行,你怎么折腾我不管。枪呢,我看那老汉阳造就算了,给他两支美30。弹夹呢也别8发了,干脆每个弹夹5发子弹,两支枪10发正好”。

    李正扬受苦喽。第二天,腿上帮上沙绑腿。武爷又在腰间给弄了两个套,一边挂一支美30bu枪。推着自行车,跑步去村北十几里地外的靶场。五爷摇着他的三轮,手里攥着根柳条跟着,看他跑慢了就抽啊。李正扬也不敢吭声,心里把这俩老坑货的祖宗八代,从头到尾骂了一遍又一遍。

    五爷怀里揣着有怀表呀,到了靶场,休息十分钟,开始训练。那简直是没有什么规则的,离靶台二百米,开始往前跑,五爷摇着三轮跟着喊口令。跑几步,就喊站姿射击。李正扬就立即站住摆出站姿射击的样子。再跑几步,五爷喊,前滚翻、跪姿射击。还没跑几步呢,又喊卧倒……反正是怎么折腾怎么来。到底能不能训练好,把李正扬训练成什么样,心里没数,也不知道。

    十天后,开始要求李正扬双手持枪的情况下换弹夹、射击。再过几天开始骑车,持双枪换弹夹、射击、同时嘴里还要喊打枪的声音。再过一周,开始骑车实弹射击。打中了,俩老头满脸笑开花,脱靶了,两人立马柳条伺候。尤其是武爷那个骂呀“哎呦,娘啊,狗熊他娘都被你气死了,我咋没见过这么笨的蛋呢……”。

    这么长时间下来,李正扬也算了解这俩货了。任其打骂也不生气了,再过几天,看看李正扬实在是不能做到他们满意,只好有双枪换成了单枪。

    五爷语重心长的说“正扬,我跟你说,国庆前就要参加公社的民兵比赛了。好的,国庆后参加县里的。咱们村别看人多,可从来没争得过名词。第一次见你打枪,感觉你是个好材料。你好好练习,今年咱们村能不能拿到名次就看你的了”。

    李正扬这近月来,身上可以说被两人用柳条抽的,自己摔的,满身青紫没点好地方。有些地方如膝盖、胳膊肘都摔破了,结痂化脓了。听五爷这么说,只好点头答应“五爷,你和武爷以后也不用每天跟着我了。我自己来,心里更放松。你们放心,我一定练好”。

    武爷在一旁哼了一声,喊道“狗崽子,现在三秋大忙的季节,为了能给村里挣个名次,都没用你参加,在这练习,还每天给你开半个工。你要是比赛得不到名次,等回来看我不抽死你”。说着扬了扬手中的柳条,又说“俗语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宜时。现在这季节忙啊。那好,我俩也不整天跟着你了,让小川陪着你就好了”。

    接下来几天,在赵小川的陪同下,李正扬按五爷吆喝的那些,单枪训练。跑步、骑车射击,有点玩命了。练习打了二百发子弹,做到了枪枪中靶。武爷听说后,立即把大队762mm的子弹全部调来,让李正扬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