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章 11.斯是“陋室”

    曾经的嘉福宫一去不复返,崭新的嘉福宫正迎面向你走来。它独具匠心又奇装异服,旷古未有且自成一派,别致的室内陈设风格惊掉了后宫众人的下巴。

    这几年,永晏公主是闻鸡起舞废寝忘食,沉醉于室内装修无法自拔,嘉福宫后殿的这五间房,已经在她大刀阔斧又细针密缕的改造下换了一番天地。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文字,在新嘉福宫里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踏进后殿的大门我们来到明间,也就是客厅,这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房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东西多。明间汇集了原来嘉福宫里所有的好东西。比方说,北面的宝座是从东梢间搬来的,本来明间也有宝座,但是不如东梢间的大,所以被替换掉。用李汀兰的话说,“这个明间简直就是浓缩的精华”。因为总有一些流言蜚语说永晏公主这样的装修破坏了嘉福宫的风水,明间的保留算是她的妥协。所以这个房间不怎么用,也就皇上来的时候会坐坐宝座,偶尔来客人了,坐坐两边的椅子,另外它还有一个功能要放到后面说。由于事无巨细什么都说,读者会不耐烦,所以这次参观我们只挑重点说。谢谢理解!

    然后,请左拐,我们来到西次间,这是书房。请看南边,这里本来是一个暖炕围起来的暖阁,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沙发”。原来炕中间的小案已经被撤了,成了完整的一大块沙发垫,沙发垫的颜色经常变化,具体什么样色要看李汀兰的心情,以及尚功局司织那边有没有做出公主设计出的新花色。两边的扶手是加宽的,并带有储藏功能,左边做成了柜子,右边做成了抽屉。靠南窗户的靠垫是加长加厚的,看起来就像沙发的靠背。当然沙发上最不能缺少就是抱枕,这个在前一章中早就出场过,就不多说了。现在,请把目光投向北面,靠北墙的是一排书柜,书柜上有书,柜前有书桌,李汀兰在这里学了繁体字还练了书法,虽然练得不怎么样,书也看得也不多。再看我们的右手边,这是一面八宝格,作为西次间与明间北边的的隔断,八宝格里放的都是长琬、常瑜还有其他嫔妃皇子送给永晏公主的小物件,以及她自己做的“手工艺品”,虽然美丑掺杂品相不一,但都是她喜欢的东西。再转过目光看我们左手边,左边与右边不同,西次间与西梢间之间用碧纱橱彻底隔断了,只留了两扇可以打开的门。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现代人,李汀兰觉得卧室还是私密一点好。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到西梢间卧室。南边就是原来的梢间暖阁,基本上保留了原貌,只是里面的床上用品焕然一新:枕头换成了现代人习惯的矩形宽枕,冬天铺的是水洗棉质的床单,夏天盖的是真丝被。李汀兰原本以为古时候印染技术不够发达,只有大块的蓝布红布,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印染技术已经很好了,只是因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所有的物品,哪怕是印在布上的花纹都要毫无歧义地指向你的阶级身份。李汀兰的公主身份算是较高级别的,只要她不在布上画龙画凤,印什么小花小草,几何图案都是可以的。所以,嘉福宫暖阁的床品是最具现代社会气息的,会让你误以为穿越回了现代。好的,我们看完南边再看北边,北边是一架大床,李汀兰几乎很少睡,因为南边的暖阁完全可以满足她的需求,所以这个的床成了摆设,失去了被睡的资格。李汀兰曾想把这床让给她们上夜的人睡,吓得荷萍等人赶紧摇头摆手。后来还想把它撬走,改成衣橱,但这个床是又大又结实,几乎就是镶嵌在东梢间,别无他法只能随它去吧。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西边墙上挂着一副李汀兰的画像,请细看,这是一个刺绣绣成的画像,非常精美,两个绣娘花了三个月的功夫才完成,可花了李汀兰不少钱。绣品的原画是九公主长琬送给永晏公主的一张随笔画。长琬得知后,一直责怪她荣姐姐,不提前和她说,“我好好给你画一张,这张画得不好!”李汀兰却说,“已经很好了,再好,绣娘的眼睛都要绣瞎了!”其实长琬心里比她荣姐姐还喜欢这幅画,可她荣姐姐说要给她也弄一副这样的自画像,她又不肯画自己。画像下面是梳妆台,对面靠碧纱橱的是衣橱和全身玻璃镜。是的,这个时候有了玻璃窗,也有玻璃镜子。这让李汀兰更加怀疑是不是有穿越者先于她来到这个世界。可小米子打听到,宫里的老人说玻璃、镜子宫里早就有了,至于什么时候有的从哪里传来的,就不知道了。这些东西本就是特供给皇家的,平民百姓都用不上,有钱也买不到。这让李汀兰有些混乱,这些在现代社会都随处可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时间被发明出来的,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清宫戏里都不用玻璃窗和银镜。也可能是清宫戏弄错了?封建统治阶级早就享用了人类的劳动成果,只是没有普及开来?李汀兰突然感慨,原来那个世界的人们真的要感谢工业革命,感谢批量生产,感谢新社会,让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了质的提高。当然她自己早就不在那个世界了,感慨也是浅尝辄止。

    不好意思,跑题了。好的,现在我们往回走,穿过西次间、明间,来到东次间。东次间是个餐厅也是个游戏室。北面柜子里装着李汀兰为了玩游戏而设计的各种卡牌道具。再往南一点是一个圆桌,平时在这里吃饭。最南边是一个罗汉床,床上有坐垫、抱枕小茶几。圆桌与罗汉床之间的地上铺着一块花毯,多人游戏的时候就坐在这花毯上。有时除了玩游戏的,还有旁观的人,就需要把与明间隔帘打开,东次间与明间连在一起,空间瞬间开阔。

    很快,我们来到了本次游览的最后一站——东梢间。东梢间变化最大,大到没有人可以随便进出,它已经装上了门安上了锁,变成了一个衣帽间了。衣帽间的钥匙由嘉福宫掌事徐荷萍保管,里面的卫生也只有荷萍能打扫,永晏公主所有贵重的首饰器玩,衣物布料都在这里面。那么,就让荷萍姑姑打开来给我们看看吧!衣帽间的东西虽然多却不乱,所有的东西按照种类材质颜色有序地排放在柜子里或格子里,柜子和格子有不同编号“壹贰叁肆……”,具体的每个柜子的横行编号:“甲乙丙丁……”,竖列编码:“一二三四……”,这完全是参照电子表格的录入方式。实际上,李汀兰就是这样想的,每件东西都要编号记录在册,出入都要登记,就是没有电子表格的关键词查找功能,这一点有些遗憾。虽然,现在看来,东西都是井井有条的,但当初为了建成这个衣帽间,可耗费了李汀兰大半年的时间。别说柜子要从设计到制作事事躬亲,就连衣架都要自己做。等衣架是做出来后,又发现现代衣架根本不适用于古时候的衣服。李汀兰只有哭着把几个坎肩用衣架挂了起来。诸如类似的弯路也没少走。

    但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李汀兰在自己的家装过程中一直使用阿拉伯数字,为了方便荷萍管理衣帽间,李汀兰又把阿拉伯数字教给了她。后来皇上发现这一计数方式很不错,就在朝堂上推广使用。没想到,是自己推广了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李汀兰想想还挺开心。可如果这样说,李汀兰之前应该没有穿越者了,这么简单的东西,是个穿越者就会,怎么会轮到李汀兰来推广呢?不过此时的李汀兰已经不愿意再去深究这些问题了,她更关心的是院子里菜的长势如何。是的,除了室内装修,李汀兰还痴迷于农作物种植事业。

    那是一个春天,荷萍问她家公主,前殿院要不要种些花。这句话一下打醒了犯春困的李汀兰——种什么花,我要种菜!从那年春天开始,每年的播种季节前殿院和后殿院就种上各种蔬菜果瓜,丰收时节,皇上也会来尝鲜。皇上不仅人来,忙的时候还会派人来问:“嘉福宫的葡萄熟了么?”对于永晏公主的这些“异想天开”的行为,皇上不是默认,而是支持,并特意从司苑司调了有种植经验的姜嬷嬷去嘉福宫。每年春天,木槽里的旧土被运出,新的肥土运进来,温室里的菜苗种上去,在姜嬷嬷的专业技术指导下,嘉福宫的蔬果事业可谓蒸蒸日上。当然,皇上也不是什么都由着永晏公主胡来。有一次,李汀兰打算把后殿地砖挖了铺地暖的时候,皇上就站了出来:

    “荣儿啊,你把地板揭了,你住哪儿?”

    “父皇,我住前殿。”

    “胡说,前殿哪有住人的?”

    “那我住配殿。”

    “这可不是你搬个柜子,做个被子的事了,工匠们进来铺地砖,你可要回避呀,嘉福宫都不能住了!”

    “那就算了吧,不揭地板了。”

    皇上噎住了,他还有好几个理由没用呢,怎么就结束了?

    “父皇,您说得对!揭地板简直就是瞎胡闹,父皇要罚我的!”

    “父皇哪里舍得罚你?我的荣儿就是懂事,从不胡闹。”皇上一脸慈祥地看着自家女儿笑。赵东来也想笑——苦笑:“皇上这是忘了上次永晏公主私建小厨房,您生气的时候了。”

    清宫剧里高级别的嫔妃宫里都有自己的小厨房,也不知道他们说得对不对,反正南唐宫里是没有这回事,所有人的饮食由御膳房按位份统一发放。但是李汀兰还是建出来,做出的第一道菜就给皇上送过去了。皇上嘴里吃着菜,心里乐开了花,直夸他家荣儿孝顺,什么事都想着她父皇。皇上一想,也对!这菜都种出来,没有小厨房怎么行?种的菜又不是花,不能只看不吃呀?小厨房也就在这么默许了,而皇上的默许成就了七喜。在嘉福宫的内部厨艺比试大赛中,陆七喜同志脱颖而出,人人称赞七喜做的菜比御厨陈庖长做的还好吃,尤其是与小米子做的那些的黑了吧唧的东西相比,两人的差距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在众人的花式夸奖中,七喜喜提嘉福宫“首席大厨”职位,七喜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曾经李汀兰以为自己最爱的就是社会学,那是自己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如果这辈子没办法做一个社会学学者,她会抱憾终身,甚至死不瞑目。但是如今,室内设计和农业种植一样做得很开心,是因为环境变了,还是因为她本就没有她想的那么爱社会学?或是因为李汀兰已经变成李长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