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章 第2章

    乾隆此刻的心情确实复杂的很。

    说句不中听的,他确实是忘了永琮百日祭一事,永琮是他心里的痛啊,原以为能将一个嫡子养大成人,不重蹈覆辙,谁能想到永琮因为身子弱就这么去了……为了避免伤痛,也只能刻意遗忘。

    皇后心里藏着怨念他是知道的,在永琮夭折后只是与他表面夫妻关系,该履行的皇后职责如故履行,就是与他回不到从前的夫妻和睦了,没想到在听到皇后苏醒后的这一番话,他才知道皇后还是那个一心有他这个丈夫的富察婉忻。

    原来是他误解了……

    内心翻来覆去,乾隆看着暖阁里相拥的母女俩,竟觉得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温馨感--不知从何时起,他与皇后竟变成了相敬如冰的相处之道,曾几何时,他与皇后、永琏与和敬,他们也有过美好温馨的时刻。

    回想起过去的一景一幕,乾隆不忍心打扰皇后与和敬母女相抱的此时此刻,只待吩咐了一旁的奴才无须告诉皇后他曾经到来过,随后悄无声息带着几个奴才离开了坤宁宫。

    停留在殿外的琪瑶一直屏息凝神,生怕皇后娘娘说出了在皇上眼里不中听的话,但好在、好在皇后娘娘言行举止并无错漏之处。

    心里的气一下子散开了,琪瑶差点腿软,嘴上不停念叨“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这一定是七阿哥在天之灵庇护了皇后娘娘,不然她真是不敢想象皇后娘娘在接二连三丧子之后,再失去皇上的尊敬,加上和敬公主就要被许婚事,皇后娘娘在这后宫的日子怎叫一个难熬……

    那些个贱蹄子可不会看在皇后娘娘心善屡屡宽待她们就放过皇后娘娘,相反,她们会变本加厉拖皇后娘娘下水,一群恩将仇报的不知廉耻的东西!

    想起曾经的高侧福晋、黄格格,如今的高贵妃、仪嫔,琪瑶恨得咬牙切齿,没有皇后娘娘曾经的提拔,哪有今天的她们,恐怕早就不知何时一把火烧了,埋在那乱葬岗上了!

    也亏得如此,皇天后土之上,可千万要庇护着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好生将那些贱蹄子千刀万剐。

    琪瑶抹了一把眼泪,静静的站立一旁,皇后娘娘和和敬公主母女情深着呢,她可不能当了这个没有眼色的奴才,等和敬公主出去后,再好好跟皇后娘娘说皇上到来之事。

    擦着擦着,又不由地想起了皇后娘娘醒来后对她说的一番话,皇后娘娘说的对,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谁输谁赢都没有定论,今日笑的辉煌的人,他日指不定就成了落水的凤凰不如鸡。

    因而琪瑶并不十分心切,皇后娘娘是坤宁宫的镇宫之魂,只要皇后娘娘振作起来,一切事情都不算大事。

    至于皇后娘娘醒来以后仿若换了一个性子之事,琪瑶心道皇后娘娘丧子之痛旁人又怎能理解,往日是对那些贱蹄子太好了,才导致那些人生了不该有的心思,皇后娘娘能狠下心,她都恨不得大敲铜鼓,哪会觉得怪异呢。

    储秀宫

    此时高贵妃正听着奴才的汇报,眉头微蹙,“你是说皇上去了坤宁宫,但没有见到皇后就回来了?”

    “据奴才所知,确实如此。”回话的是个小太监,名为赵三喜,是高贵妃素来看重的奴才,即高贵妃身边的心腹奴才,在打听消息方面颇有门道。

    宫里有宫规,后宫妃嫔不得干政,亦有一条不摆在明面上的规矩--后宫妃子不得打听帝踪,尽管有心的妃子该是打听的时候照样打听,只要不太明显即可,到底是关乎自己是否能赢得帝王欢心一事的关键,在利益面前冒些险未尝不可。

    只是妃子们在触到乾清宫及坤宁宫时总会顾及一些,帝后的宫殿终究不是寻常人能动的,岂不说防守深严,就说在皇上皇后面前留个挂处,以后的日子都好过不到那里去了。

    但赵三喜还是照样打听,可见其主子给他的底气多大了。

    高贵妃眸子微沉,模样慵懒,真真是称了那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若是皮色双全者,便是她这般清丽脱俗了,真不愧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

    只是美人脸上尽是薄怒,“那怎么本宫听说皇上在回去之后还特地赏下诸多赏赐,连本宫上次求皇上求了半天金嵌珠宝青金画象都一同赏给了皇后!”

    “这……”赵三喜冷汗直流,直接跪了下去,“奴才确实不知,求主子宽恕!”

    实则他心里是苦的很,那可是坤宁宫,皇后娘娘管着的地方,他能打听到一两分消息已是不错,又哪能强求更多,不过主子认为他错了,那就是错了。

    “娘娘稍安勿躁,大概是皇后失子这事引起皇上的怜悯了,您也知道皇后没了七阿哥是翻不出您的手掌心了,您又何须为她动怒。”

    一旁的仪嫔耐心劝导道。

    高贵妃瞥了她一眼,“本宫知道,用不着你多说。”

    她只是没想到皇后如此之快就逃过了这一劫,本来想着依皇后的性子,醒来以后肯定要说出一些令皇上不快的话,刚好被到来的皇上遇见,又或是皇后忍不住满心的悲切惹怒了皇上,从此以后彻底绝了恩宠--

    一个无子又不得皇上敬重的皇后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了,那绝对是她在梦中能笑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