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章 第18章

    至于高贵妃派来的奴才还在乾清宫外边等着吴书来的好消息呢。

    但经历万岁爷的冷眼,吴书来就算再不知趣也不大可能凑到赵三喜跟前了,换作往日的时候,给贵妃一个面子未尝不可,可他如今的情形是给贵妃说话造成的,不冷脸以待赵三喜已经算好的了,哪会殷勤对上去。

    于是乎,赵三喜在外边等了许久,才从一个小太监口中得来消息:皇上已收下高贵妃的汤羹。

    赵三喜心里咯噔一下,心道该不会是自己误了事吧,不然依着娘娘的得宠程度,乾清宫的奴才哪会是这个反应,而且万岁爷这次居然没有一点表示,分明往日高兴的很,连同他这个传话的奴才都能得皇上赏银。

    思来想去,他怎么都没想到皇上会是这个淡漠的表现,他心里有些不解悔恨,早知这活儿他就不争了,留给柳嬷嬷来干不正好吗,正好便宜了那老妖婆,也省的她老是在自己面前得意自己是娘娘乳娘的能耐。

    且不说赵三喜回了储秀宫后高贵妃如何一番恼怒,以及猜测并憎恨在皇上面前上眼药的皇后。

    怪也只能怪高贵妃的运气了,前脚皇后刚上完眼药,后脚就自个儿凑到皇上跟前刷存在感,还是往皇上敏感的方向凑,不然皇上就算怀疑自己这位爱妃,都不至于冷眼相待,或者是高贵妃根本不认为自己不懂君意,只恨是皇后不知好歹在皇上面前说三道四,心里对皇后的恨意再度增强。

    虽然皇上对高贵妃的冷待只会持续不到半天,但终究是在心里留下印象了,与往常的温柔柔弱不同,这次的印象不算太好,毕竟已经同心机算计一类词扯上关系了。

    八月中旬,距离上次选秀过了一个月之久。

    赶在天儿正热的大中午,婉忻于东西十二宫之中下了懿旨:封巡抚鄂乐舜之女、国子监祭酒鄂拜之曾孙女西林觉罗氏为鄂贵人,封柏士彩之女、怡嫔之妹为白常在,拜唐阿佛音之女林氏为恭常在。

    此外还有一些答应不等,婉忻并没有多加理会,事实上答应是宫里面分位最低的妃子,一般经过大选的秀女封的位置大多是常在以上,很少为答应的,除非身份太低又不得君意,更别说这次的答应都是从包衣家族的使女中选出来的,让皇后理会那是辱没了身份。

    懿旨一下,整个后宫都沸腾了,不说前后到坤宁宫打听的人马,就说不停在她面前献殷勤的妃子,婉忻都不大在意。

    她正在烦恼着这次秀女进宫为妃的住所呢,尽管可以让她们在钟粹宫继续住下,但久而久之还真不是办法,必须得给人安置个去处。

    “娘娘,怡嫔娘娘求见,说是有事儿想求娘娘。”

    “本宫谁也不见,让她回去罢。”婉忻头也不抬,冷声道。

    谁都知道怡嫔不过是为了能让白贵人住在自己宫殿里,刻意向她求情来的。

    “是,娘娘。”琪瑶低声道,转身就出了正殿。

    不过这次面对怡嫔声音就不像方才在内室一般温和细致了,“怡嫔娘娘,皇后娘娘乏了,还请怡嫔娘娘回了翊坤宫吧。”

    怡嫔紧咬下唇,“请姑姑再为妾身求求皇后娘娘吧,妾身不是有意打扰皇后娘娘的,只是妾身确实是有紧要事同皇后娘娘说道。”

    琪瑶平淡道:“莫非扰了皇后娘娘,小主就觉得心安了?还是说小主不把皇后娘娘的话当一回事?”

    怡嫔被这话吓出一头冷汗,好说歹说,才没有将不敬皇后娘娘这顶帽子盖到头上,只是多余的话语是再也不敢提了,只能戚戚然回了翊坤宫。

    刚回到东配殿,主位娴妃就命她去正殿候着。

    怡嫔心知这是娴妃不喜她前往坤宁宫的擅作主张,可如果不将白常在迁入翊坤宫,那她与家族存心谋划的一切岂不白费,她真的是太想要一个与自己同血缘的子嗣了,无论是不是她亲生的孩子,都足以让她在后宫中聊以慰藉后半生了。

    进了正殿,怡嫔沉声行礼,“妾身给娴妃娘娘请安。”

    娴妃坐在黄花梨玫瑰椅上,不轻不重的喝了一口茶水,目光冷淡的看着怡嫔,“你可知本宫今日找你来为何事吗?”

    怡嫔面色白了白,“妾身不知。”

    娴妃手中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磕,厉声道:“本宫在你搬来翊坤宫就已跟你说清楚本宫的意思了,本宫诸事不管你,但你千万不可给本宫找事,皇后娘娘凤体刚好,你就给本宫找上皇后娘娘,莫不是在翊坤宫待的腻烦了?”

    一向脾性冷淡不理事的人发起脾气来,不说正殿的奴才都不敢吭声了,当事人更是抿紧了嘴唇,“……娘娘,妾身知错了。”

    “知错了?本宫看你早就把心留在坤宁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