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章 高森问法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第二天,高森醒了,告知法音师父。昨夜入梦,梦见前世蛇巳的事情。

    “师父,能让前世有缘的人得以解脱,让我法喜,又有些困惑?”

    法音大师静心言:“有什么疑惑不解之处,当说出来。我为你解惑。”

    “念佛是易行道,为何有那么多人,不得往生净土呢?还有一句话‘地狱门前,僧人多。’这有何解。出家人修行求佛道,还会下地狱吗?”高森不解的说着。

    法音静心的说道:“你最近的成长,十分欣慰有你这般有善根的弟子。然而佛法秘义弘深,我们学佛不是要研究佛理,不是为了学佛而学佛,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是为了解决人生之大事而来学佛,要出离生死轮回。今世我们能要到净土念佛法门,实时前世已入佛道,诸佛加持啊。今天为你开解一二。”

    法音停了一下,接着说:“《观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

    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又决定深信,《阿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如清净觉经云,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高森思维一下说:“所以,我最近发生的事情,就是过去世已经问过此法,今世因缘果熟,如同瓜熟蒂落。自然就仰靠弥陀佛力往生净土。不得往生的人,是听到别人念佛,看见别人念佛,都不相信,说是迷信。正是:闻如不闻,见如不见。”

    是的,您的理解很好。人们久沉生死中,生生死死轮回不尽。愚痴恶见,封执邪风。不值明师,永流于苦海。所以佛法又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法音大师继续说,据《观经疏》中云:“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