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3、第 43 章

    第四十三章

    程彦有些意外。

    她的母亲,生平最恨的便是谢家人,李斯年身上流着谢家人的血,自然便成了母亲深恶痛绝的,哪怕李斯年帮了她许多,又助夏军大胜北狄,但在母亲眼里,李斯年仍是不可提起的禁忌。

    然而今日,母亲竟然要见李斯年了。

    程彦道:“母亲准备何时见他?我提前安排一下。”

    虽说她与李斯年刚闹了不痛快,现在正是冷战的时候,可她答应李斯年的事情,不会因为二人的矛盾而不去做。

    李斯年脾气怪得很,又与她刚吵完架,她母亲又是一个刚烈的性子,生来从不让人,若有个言差语错吵了起来,那她那她想要帮李斯年恢复身份的一番苦心便白费了。

    她得提前给李斯年打个招呼,让李斯年收收脾气。

    程彦这般想着,听李淑道:“明日未时三刻。”

    程彦颔首,让半夏去三清殿安排下去。

    李淑是数年前兵变的主导者,此次出征又大胜北狄,在大夏的威望远胜于有些仁弱的天子李泓。

    三清殿的道士们听闻李淑明日降临,早早地开始准备起来。

    李斯年喂养白鹤舒展着翅膀,掠过莲池,飞向李斯年所在的竹林,小道童一路追随而来,见李斯年坐在轮椅上,正在喂着白鹤,便道:“觉非,明日长公主驾到,你好生看着你的白鹤,莫让白鹤冲撞了长公主。”

    李斯年漫不经心点头。

    翌日清晨,道士们照常诵经,三清殿瞧上去与往日没太大不同,只是往来之间的卫士们多了许多。

    李斯年在竹林的竹亭中泡了一杯茶。

    到了饭点,白鹤们仍未飞来竹林,过了好一会儿,才三三两两飞回来。

    李斯年喂白鹤东西,白鹤吃的不多,李斯年便将吃食收起来,漠然道:“小没良心。”

    “我平日里没少喂你好东西,怎地旁人招招手,便跟旁人走了?”

    他的声音刚落,竹亭外突然响起一个女子清冷的声音:“你这话意有所指。”

    李斯年转动轮椅,向外面看去。

    她与程彦长得很像,不过大程彦很多,看上去三十多岁,一双凤目向上挑,威仪万分。

    她并未穿繁琐宫装,一身薄甲让她身带杀伐之气,让人丝毫不怀疑,她腰间的佩剑,顷刻间便能取人性命,而非只做装饰用。

    “长公主殿下?”李斯年道。

    李淑只身前来,不曾发出一点声音,他又在喂白鹤,故而不曾发觉。

    李淑颔首,大步走过来,在竹亭李斯年的对面坐下。

    李斯年给她斟了一杯茶,说道:“并非斯年意有所指。”

    “而是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

    李淑轻啜一口茶,笑笑没答话,而是道:“你与你娘长得很像。”

    李斯年有些意外。

    谢家满门上千口人物,李淑竟然还能记得他的母亲?

    转念一想,李淑最恨的是先废后谢元,他的母亲是谢元的嫡亲妹妹,也是谢元最为看重的妹妹,李淑恨屋及乌,对他母亲有印象也不足为奇。

    李斯年道:“我已经不大记得母亲的模样了。”

    李淑虽然穿甲而来,但对他并无杀意,李淑来此,当是为了旁的原因——不是为了夏军大胜,便是为了他从梁王宫带回来的东西。

    李淑与心无大志的天子李泓不同,李淑一心真正沙场,将北狄彻底消灭,一洗百年来夏人饱受北狄的欺辱,他提点李夜城的话也好,给程彦的那些东西也罢,对于李淑来讲,都是无价之宝。

    程彦说得对,只要李淑看到了他的价值,他恢复身份的事情,便不再是梦想。

    只是李淑恨谢家人入骨,只怕未必肯轻易放他自由。

    李斯年突然又想起程彦。

    在这个世道上,程彦大抵是唯一一个真心帮助他的人。

    凌虚子虽教授他知识,可并不管他的处境如何,其他人更不用说,他是逆贼梁王之后,母亲又是谢家人,他生来便受世人冷眼,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

    只有程彦,才肯将她身上的温暖分给他半分。

    尽管他们的相识,源自于一场算计。

    李斯年闭了闭眼,嘴角噙了一丝淡淡的笑。

    这样也好。

    李斯年道:“殿下能否与我讲一讲,我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并不恨李淑杀了谢家满门,灭了梁王一脉,那些把他母亲当成棋子利用的人,杀了也罢。

    李淑放下茶杯,蹙眉想了一会儿,而后上下打量着李斯年,迟疑片刻,最终道:“你的母亲,是个很美的人。”

    饶是她恨毒了谢家人,也不得不承认,李斯年的母亲,是谢家一潭污水里唯一一颗明珠。

    只可惜,这颗明珠最后也蒙了尘,一生断送在谢家人自己的算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