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68、第 68 章

    第六十八章

    陨星山连绵不断,高耸入云,自镇远侯战死在这个地方后,这个地方的雾气便终年不散,遮去了原本修好的供大军行走的道路。

    山路难行,又有雾气,再加上镇远侯与十万英灵埋葬于此,为了不打扰他们的长眠,夏军便极少走这条路了。

    不止夏军,北狄做贼心虚,也不敢轻易踏足此地。

    程彦丝毫,若不是许裳为了掩人耳目,走了这条路,北狄为了抓许裳,攻取方城,否则以北狄对镇远侯的敬畏,只怕他们一辈子都不敢再度入陨星山。

    急行军行至陨星山的山脚下,程彦眯眼瞧着前方连绵不断的山脉,心头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北狄的主力军少说也有十万,她这只有两万兵马,纵然再加上许裳的万余兵马,也不是北狄的对手,最好的办法,是向方城求救。

    边关的城池,都是全民皆兵,方城也不例外,那里的粮草即将用完,固守不出,也未必能挡得住北狄的主力军,倒不如弃城而出,先将妇孺老人迁往雍州,把剩余的兵卒将士们与他们的兵马合在一起,才有希望从北狄主力军的手上救出许裳。

    北狄此次用兵,意在攻取方城,他们见方城的军队倾巢而出,多半不会与他们死战,而会且战且走,往方城而去,趁机夺取方城。

    方城是军事重城,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如今舍弃方城,是他们能做出的最优选择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哪怕他们不舍弃方城,以他们的人马,也拦不住北狄的大军,还不如将方城的居民与将士提前撤出来,吸引北狄攻打方城。

    这样一来,北狄的主力军全在攻打方城上面,无心回援云城,她的母亲夺取云城的希望才会更大。

    云城换方城,再将许裳救出来,这门生意可以做。

    这般想着,程彦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李夜城听。

    李夜城眼底闪过一抹讶色,道:“你从未来过边境,更没有来过军营看士兵演练,竟也懂得如何用兵?”

    他们的兵力完全劣势,救出许裳的可能性并不大,他心中并无万全之策,甚至就连身经百战的李淑,都默认他们有死无生,其作用只是拖住北狄主力,让她夺取云城。

    在这种情况下,程彦竟然还能想出这样扭转战局的办法,甚至不仅仅是扭转战局,若是布署得当,他们还有可能会转败为胜。

    李夜城平日里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更不是一个爱夸赞人的人,今日惊叹于程彦的谋划,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程彦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便道:“其实也不是我想出来的。”

    “之前与李斯年谈话时,他便主动提起过边境的形势,说北狄必然会取方城,若方城抵挡不过,可用这个法子,一来保存实力,二来也能困住北狄夺取云城。”

    “用方城来换云城,咱们并不亏。”

    如今想来,今日的局面,与李斯年当时讲的一模一样。

    程彦心中感慨,忽而有些想念那个恍若谪仙的少年。

    他不在边关,不曾与北狄对战过,便能知晓北狄的用兵意图,若他在这,想来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只是不知道,若他在此,会该如何应对?

    程彦心头一动,按照李斯年的思维去想北狄的排兵布阵。

    金乌西坠,夜幕徐徐登场,点点星光指引着大军前方的道路。

    看着前方被浓雾遮掩着的山峰,程彦忽而想起了什么——若李斯年在此,绝不会这般轻易放过北狄。

    以他的心思手段,纵然北狄的兵力数倍于夏军,他也会让北狄脱层皮。

    李夜城碧色的瞳孔幽深:“李斯年?”

    说起来,李斯年还向他提过另外一件事——龙城卫家。

    李斯年说,只要找到龙城卫家,威胁大夏边境数百年的北狄便不足为虑了。

    他知道李斯年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几次立下战功也少不了李斯年的指点,他哪怕不大喜欢李斯年的狠辣行事风格,也对李斯年的话颇为上心。

    自他来到雍州城后,派出了无数个斥候去查龙城卫家的所在,可惜一无所获,直至今日,他也不曾得到半点关于龙城卫家的消息。

    或许龙城卫家只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卫家,早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李夜城的眸光闪了闪,召集斥候,让斥候往方城送信,让方城的人全部迁出方城。

    斥候走后,李夜城余光扫过程彦。

    前方有浓雾,大军的行进速度并不快,她骑在马上,眼睛亮亮的,瞧着手里的羊皮地图。

    可她的马术不及许裳,又因一心二用的缘故,有好几次险些从马上摔下来。

    李夜城扶了扶她的肩膀,免得她掉下来,道:“你发现了什么?”

    若不是她想到了什么,以她的惜命程度,绝不会在马上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程彦抬起头,长长睫毛敛着的瞳孔比星辰还要亮,狡黠一笑,道:“或许,咱们还有别的办法。”

    “快过年了,北狄来都来了,不留下点东西怎么成?”

    李夜城蹙眉道:“你的意思是?”

    程彦指着地图,问道:“哪条路离方城最近?”

    她虽然想到了办法,但到底是第一次来这里,具体怎么去实施她心中的想法,还需要李夜城这个好向导与一骑当千的绝世悍将。

    李夜城指了一条路,道:“这里。”

    话音刚落,便想起了程彦的打算,道:“你是想在这里设伏?”

    “是,但也不是。”

    程彦道:“我们知道这条路离方城最近,想在此地埋伏北狄,北狄的谋士也能想象得到。”

    “派五百人,在这里假意设伏,让北狄误以为我们于此地埋伏了人马。”

    程彦抬头又问李夜城:“离方城第二近的路是哪一条?”

    李夜城眉头微动,看了看程彦,只觉得运筹帷幄的她,整个人似乎在发光。

    “是这里。”

    李夜城的声音无意识地柔和几分。

    “那我们便在这里设伏。”

    程彦笑道:“你们总说,给你们制造的诸葛连/弩虽好,可惜太过笨重,只能在守城的时候用一下,与北狄打野外会战的时候完全用不到。”

    “我瞧着,今日就该派上用场,发挥诸葛连/弩真正的实力。”

    北狄胡人甚少穿重甲,以速度快、来去如风闻名天下。

    她虽然从水下梁王宫里带出来了精钢和诸葛连/弩的制造方法,但在军中推行的并不好。

    原因是精钢比寻常的铁甲还要重,一旦穿上,势必要影响战马的速度,夏军虽然夺回了天山牧场,但那里的战马多被北狄抢掠,留下的战马并不多,只够给精锐部队使用,普通战士用的仍是比北狄慢一些的战马。

    马的速度本就比不上北狄,他们哪里还敢穿精钢造就的战甲?

    只有李夜城的先锋军,才是精钢加良驹的配置。

    至于诸葛连/弩,那就更不用说了,效果虽好,可背在身上却颇重,除了李夜城的部队配备了诸葛连/弩,剩余的连/弩,大多安置在城楼上,用来守城用。

    李夜城颔首,道:“兵分两路,你带人去设伏,我去找许姑娘。”

    这样一来,无论北狄会不会上钩去攻打方城,设伏的程彦都不会有生命危险。

    “换一下,”程彦笑笑道:“你的部队配的有诸葛连/弩,若换了其他部队去设伏,他们不熟练不说,只怕还会弄巧成拙。”

    “可是——”

    “没有可是。”

    程彦打断李夜城的话,声音清脆,但也坚定:“他们一定会去攻打方城的,我和裳姐姐都不会有危险。”

    “更何况,你设伏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北狄与夏军不一样,他们是以战养战的打法,在与夏军作战的时候,他们通常不会带太多的粮食,而是打到哪,吃到哪。

    这种战术有利有弊,利是来去如风,只要他们够快,夏军便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旦粮食用尽,便是军心涣散,不战自败。

    一个人去楼空没有任何补给的方城,北狄们守不了多长时间的,更何况,云城那里还有李淑的大军在攻打。

    云城可比方城重要得多了。

    没有粮食,云城受困,北狄多半会弃城而逃。

    所以程彦准备在他们回援云城的路上让李斯年设下两路伏兵。

    第一路,只是佯做攻击,第二路,才是真正取北狄性命的伏兵。

    北狄早在取方城的路上便已经遭遇了李斯年的伏击,此次回援云城,必会留个心眼,李夜城贸然追击,只会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