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1、第 91 章

    第九十一章

    李斯年久久未说话,程彦只以为问到了他的伤心处,他才会如此,心中不免有些自责。

    她与李斯年相处多年,李斯年看似温润,实则颇为偏激,这种性格,不是温室中长大的人会有的。

    更何况,在提起凌虚子的时候,李斯年从未将凌虚子称做师父,甚至话音里的敬畏之心也不多,说起凌虚子,他语气淡淡,像是在谈起一个陌生人一般。

    丝毫没有凌虚子保住他性命、让他得以存活这个世界的感激。

    程彦有些后悔问这个问题。

    凌虚子若是待李斯年极好,李斯年怎会善于用毒、精于配药?

    他如今的手段毒辣与偏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凌虚子养蛊一般养成的。

    程彦有些后悔,不该问李斯年这样的话题,便道:“你若不想说,那便不说了。”

    “左右也不是甚么重要的事情。”

    若李斯年真的将宁王假扮的凌虚子杀了,那她便从罗生暗卫中挑选一个,继续假扮凌虚子也就是了。

    反正凌虚子没有要事不出关,世人极少能接触到凌虚子,只要暗卫仍按照凌虚子往日的行事作风来扮,想来世人也觉察不到凌虚子的芯子换了人。

    程彦这般想着,又安慰李斯年道:“凌虚子的事情虽然不大重要,但你若是想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便与我说一说。”

    “咱俩是要成亲的人了,无论有什么艰险磨难,我总会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承担的。”

    程彦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像是一只羽毛轻轻拂过李斯年的心口。

    在她温柔抚弄下,他的心变得极软极软。

    李斯年伸手把程彦揽在怀里,抬头看着被乌云遮去的皎皎月色,道:“没有甚么不可说的,都是一些往事罢了。”

    “你若想听,我便说与你听。”

    她曾闯入过他晦暗无光的年岁中,他的过去,她有权利知晓,他更愿意让她知晓。

    就像她说的那般,他们是快要成亲的人,无论未来还是过去,他们都要一起承担,一起走过。

    程彦看李斯年面平无波,心中却越发心疼,忍不住亲了亲李斯年脸颊,道:“你说吧,我都听着。”

    李斯年抚了抚程彦的发,平静开了口道:“我虽然被凌虚子救下,养在三清殿,但凌虚子并未收我为徒。”

    “我不是道士,更不是宫人。”

    是一个不被世人所容,更不被三清殿所容的存在。

    自他记事起,道士道童们便不理他,宫人们又喜欢欺负他,若是遇到有特殊癖好的贵人,他过分好看的那张脸,会让他的处境更为难堪。

    某一日,他在外受了白眼与调戏,哭着去找凌虚子。

    凌虚子是这个世界上除却母亲外,唯一一个愿意与他说话的人,哪怕凌虚子不让他唤他师父,在他心中,凌虚子也是如师如父的。

    他找凌虚子,倒不是让凌虚子替他出头,而是想让凌虚子宽慰他两句,告诉他这个世界依旧是美好的,眼前的这些磨难,熬过去了,便不会再有了。

    就像母亲曾经说过的那般,让他再坚持一段时日,他们很快便能解脱了,等过了这段时间,母亲便带他回梁州。

    母亲说梁州是他的故乡,那里很美,有山有水,更有对他笑脸相迎的百姓与亲人。

    他很期待那种日子。

    在他心中,母亲与凌虚子的性格虽然完全不同,一个温柔如春风,一个冷冽如寒风,可他依旧将凌虚子视为亲人。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凌虚子将他养在三清殿,他早就被天子处死了。

    母亲给他生命,凌虚子让他活了下来。

    他很感激凌虚子,哪怕凌虚子对他永远冷淡严苛,甚至从未对他笑过,他依旧敬重凌虚子。

    他觉得凌虚子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内心还是喜欢他的,要不然,也不会救下毫不相干的他。

    他这般想着,找到凌虚子,吸着鼻子,将自己被宫人欺辱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以为凌虚哪怕情绪内敛,但当看到他遭遇这种事情的时候,也会与母亲一般,劝他坚强,别往心里去。

    但凌虚子并没有。

    凌虚子只是从厚厚的书卷中抬头,淡淡扫了他一眼,声音依旧如冬风冷冽:“自己没本事,合该被人欺负。”

    那日的阳光甚是刺眼,穿过雕刻着祥云的镂空窗台,斜斜落在他身上。

    他怔了怔,被阳光照得睁不开眼。

    后来他再也没有向凌虚子诉过苦。

    他磕磕绊绊学会了制毒,学会了用药,摸索着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自己。

    凌虚子依旧不对他做任何评价,将他视作蝼蚁一般,高高在上的态度,轻蔑厌恶的眼神,仿佛他的存在,只会给他徒增烦恼一般。

    他感觉到凌虚子对他的不喜,性子越发沉默,除却凌虚子教授他东西的时候,他便不再出现在凌虚子的面前。

    他在小竹林,一坐便是一天,与书作伴,观星辰,查山川。

    程彦听得一阵心酸,手指轻轻攥着李斯年的衣口,蹙眉问道:“那一年你多大?”

    “三岁?”

    李斯年有些不确定,抬眉看着皎皎月色,语气没有一点起伏:“或许更小。”

    程彦心疼得不知说什么好。

    面前的少年,依旧是一脸平静,仿佛说的不是自己孤寂被排斥的艰难岁月,而是在以旁观者的身份,说着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一样。

    程彦心中除却心疼,再无他物。

    程彦低声道:“怪不得你的性子这般偏执。”

    哪有那么多天生便喜欢剑走偏锋的毒辣?

    不过是被残忍生活磨打成这个模样。

    李斯年也曾有过鲜活明媚的年岁,只不过,被凌虚子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凌虚子养蛊一般将李斯年养大,冷眼看他受欺凌,看他无助,看他笨拙反抗,看他柔软的内心终于变得坚硬无比,成了凌虚子想要的谪仙面容修罗心。

    李斯年不是九天之上风轻云淡的谪仙,他是被凌虚子救下来,又被凌虚子扔在地狱中,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与狠辣,从磕磕绊绊,到面色不改自地狱深处走出来的修罗。

    程彦道:“他这般行事,还不如当年不救你。”

    李斯年的活着,似乎就是为了受罪,历经人世间的丑恶与冷眼。

    李斯年轻笑,将往日磨难看淡,道:“我总归活了下来。”

    “仔细想来,我心中仍是感激他的。”

    若不是凌虚子,怎会有今日运筹帷幄将世人尽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自己?

    又怎会,遇到他生命中的阳光,将他从地狱中拉出来的小翁主?

    他的声音刚落,便感觉一个温暖的怀抱紧紧抱着他。

    程彦道:“都过去了,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程彦的声音闷闷的,柔软的小脸贴在他脸上,呼吸间的热气轻轻擦过他的眼睑,他的睫毛便跟着颤了颤。

    月光如碎了一地的玉屑,温柔洒在二人身上。

    李斯年垂眸轻笑,握住了程彦环抱着他腰间的手。

    是啊,都过去了。

    那日程彦误打误撞闯入困着他的竹林,他的灰暗无光的人生,悄然起了变化。

    自此之后,阴霾褪去,星河长明。

    “那,”程彦抬头看了看李斯年,问道:“如果凌虚子是宁王假扮,你会杀了他吗?”

    话音刚落,程彦便觉得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傻。

    宁王负心薄幸,葬送了李斯年母亲的一生,而李斯年悲惨的幼年时光,更是宁王一手造就的,李斯年恨宁王入骨,怎会不杀他替自己母亲报仇?

    李斯年的目光落在程彦精致的小脸上,抬手拂去垂在她脸颊的发,道:“他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程彦手指微紧。

    宁王为什么这么做?

    虎毒不食子,李斯年到底是宁王的儿子,宁王没道理对他这么狠的。

    转念之间,程彦忽然想起宁王假扮凌虚子时向她母亲说过的话——天命在谢不在李,纵然屠尽谢家满门,十年后,谢家依旧主天下。

    宁王留李斯年的性命,又这般残忍对待李斯年,难道为的是让李斯年长大之后争权夺势抢皇位?

    来印证他说的这句话?

    可他如何这般确定,李斯年会听他的话,去与旁人争夺皇位?

    她认识李斯年的时候,李斯年性格偏激,且又厌世,他觉得世间所有人都对不起他,他要的不是君临天下,而是将九州毁了去,以后来消弭心中压抑多年怨气。

    这样的李斯年,怎么可能去听从宁王的话,将皇位抢了来?

    程彦秀眉微蹙,心头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她与李斯年的相遇,也是宁王一手设计的。

    她小时候是见过凌虚子的,那时候的她并不知道凌虚子是宁王假扮的,哪怕她不大敬重鬼神,也觉得凌虚子超脱淡然,颇有世外高人的风范,说出来的话,更是高深莫测,让人捉摸不透。

    而今想起“凌虚子”曾经说过的话,哪是什么高深莫测,明明是意有所指——谢家依旧主天下,这个谢家,指的李斯年,谢诗蕴也好,她也罢,都是宁王在给李斯年造势时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而宁王的那句她若为男身,当为天下之主,更是让谢家女对她和她的母亲百般猜忌陷害,逼得母亲剑走偏锋,弑君夺位。

    那句谢家主天下,让她的舅舅灌谢诗蕴一碗红花,让谢诗蕴此生再不能生子,而百般撺掇李承璋兵变逼宫。

    甚至舅舅对她和母亲的忌惮,其中也少不了宁王的手笔。

    能被历经五朝天子的郑公所推崇备至的人,必然是算无遗策的,宁王算到了一切,甚至算到了李斯年会喜欢上她,为她不受天子的清算,所以将天下夺来握在掌中。

    这些年的是是非非,宫变流血,竟都是宁王一手策划。

    想到此处,程彦只觉得心寒,为自己,更为李斯年。

    宁王的确做到了天下为棋,他为棋手的豪言壮语,这九州之众,任你是九五之尊,还是庶民百姓,都被他算了进去。

    他并没有辜负郑公对他的期望,他不曾死在女人手中,更不曾沉溺在儿女情长的温柔乡,他与谢家女,乃至与谢家女生下的李斯年,全是在他计划之中的。

    他像个没有七情六欲的机器,他心中只有他的大业。

    先废后谢元与先帝对梁王之后的他严防死打,让他哪怕有郑公相助,也难成大事,所以他舍弃了郑公,找到了谢家女。

    他找到谢家女并非借助谢家的权势,恢复自己的身份,谢元已经是皇后,膝下有皇子,不能将自己儿子的皇位拱手让与旁人。

    他的目的是与谢家女生下李斯年。

    谢家与天子忌惮他,那好,他便借助长公主,尽屠谢家满门,替自己扫平所有障碍。

    谢家谋害镇远侯的事情做得那般隐秘,若没有宁王从中作梗,只怕长公主一辈子也不会知道镇远侯之死另有他因,甚至于谢家害镇远侯之事,也少不了宁王的手笔。

    谢家满门被灭,宁王只保下了李斯年,并放出十年后谢家依旧主天下的预言。

    十年后,宫变发生了一轮又一轮,所有的事情都在按照宁王预想的方向推进,其中还包括李斯年为了她争夺皇位。

    这才是宁王真正的打算,他受困时代不曾做过的事情,要李斯年替他去完成。

    无论李斯年愿意与否,都必须按照他设计的路线走下去——宁王的算计中,也包括李斯年遇到她,爱上她。

    这便是李斯年曾经向她提起过的,宁王与他母亲的相遇,自始至终,都是一场算计。

    这也是李斯年恨宁王入骨的原因。

    他的出生,他的存在,他所有要走的路,都是宁王设计好的,他不是他自己,他是宁王手中的提线木偶,宁王掌控了他的一生,也掌控了他的感情。

    程彦垂眸,寒意自脚底漫起,浸染至五脏六腑。

    程彦抬眉,对李斯年道:“我陪你一起去。”

    哪怕她与李斯年的相遇是宁王的一场算计,但她与李斯年的感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宁王是李斯年心头的一根刺,纵然一朝拔除,也会染得李斯年心口鲜血淋漓。

    她无法替李斯年疼,替李斯年难受,但这种事情,她愿意与李斯年一起承担,陪李斯年熬过最戳心的时光。

    李斯年眸光轻转,看了看程彦,道:“好。”

    他的小翁主总是会将他的心弄得很软很软,而后又在他心口旁边竖起围墙。

    他的小翁主是他的软肋,更是他的盔甲。

    李斯年回竹屋挑弄了熏香,便带着程彦,一起去找凌虚子。

    凌虚子平日里住在三清殿中的通明殿,到了闭关的时候,便去升仙台闭关。

    升仙台是三清殿中最高的一座楼台,周围以玄门八卦做机关,这些机关,只有李斯年与凌虚子知道如何破解,外人从来到不了升仙台的周围。

    而给凌虚子送饭的道童,只是将饭菜放在机关处,机关会将饭菜送至凌虚子的身边,无需道童们前来。

    走过机关,到了升仙台下,李斯年便弃了轮椅,牵着程彦的手,走在升仙台的台阶上。

    升仙台的台阶是汉白玉的,顺着台阶瞧去,这些银白汉白玉,似乎能接到九天一般。

    这么高的升仙台,成人爬着都很费力。

    程彦看了看台阶,再看看李斯年身下的轮椅,很难想象,幼时的李斯年是如何爬上升仙台的。

    像是看出了程彦的想法一般,李斯年笑了笑,道:“只是爬个台阶,没甚大不了的。”

    这些台阶与他所受的折磨相比,委实不值一提。

    李斯年抬眉,看着高耸入云的升仙台,声音平缓,说起了他母亲与宁王的事情。

    程彦将李斯年的手紧紧握在掌心。

    李斯年道:“我的母亲,本是谢家最小的女儿,也是最受宠的女儿,天真单纯,毫无心机,被养得一点也不像精于算计的世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