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

    方园妈妈看儿子这两周都没提留学这事。她问了几次,方园都说方芳还在看学校,还没消息。

    每个周末,爸妈都在等女儿方芳打电话过来。事实上,方芳每个周末都会打越洋电话问候老人。

    老人提及朵儿出国的事,方芳说,我还在看学校,这事不能急。

    在等消息的日子里,他们还在忙着买东西。

    虽然12月9日这个预约签证的日子还没到,他们已一趟趟上街,为赴美探亲购置各类物品,准备给方芳带去。袋装东坡肉、袋装梅干菜、袋装酸菜鱼食材,床单、被套等,摊了一小床。

    有一天方园爸爸打电话给方园,让他晚上来一趟,晚点不要紧。

    晚上方园在家吃完饭,就骑了车去城西。

    夜色已经降临,小区里树影婆娑,路灯照耀着水泥小径,从楼下望过去,爸妈家窗户亮着一抹绿色的光,在楼宇一排排的窗子中间,它略显昏暗,像老年人站在一群抖擞的年轻人中间。风吹动着树影,自己骑着车的影子落在前面了,有一种情愫仿佛从那绿光的窗户里辐射过来,牵引着。那是牵挂自己的地方。他想到屋檐下的两个老人,心想今天一定不能吵,不能急,一定不能让他们在他走了之后还难过些什么。

    方园爸妈见儿子进门来,还带着一袋什么东西,就说,不要又买什么了,我们这里吃不了。

    方园说,是螃蟹。

    刚才在路上,方园想,三人一边谈话,一边忙手忙脚地做着些什么、吃着些什么的时候,心里就会来不及钻牛角尖。所以,他路过菜场的时候进去看了一下,菜贩子已经在收摊了,卖蟹的把最后的都便宜卖给了他。

    蟹在锅里蒸着。其实在这之前他们都已经吃过了饭。

    妈妈说他们感觉方芳有些想法和咱们不一样,他们感觉到了,所以叫方园过来聊聊,怕他为此事难过。

    他们说,也可能是方芳在国外待久了,所以有很多想法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了。

    方园瞅了一眼头顶上的那盏灯,他发现这房屋里的灯都太暗了。他说,其实,小孩子不去留学也是蛮好的。

    爸爸说,最后去不去是一回事,但帮不帮忙是另一回事,这事是要方芳帮助的。她出去这么多年,偶尔要她挑个担子,为家里做点事,而且是下一代的事,应该积极才对,人家家里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爸爸说着说着就生气了,他站起来,坐到了沙发上去,这样可以靠着。

    妈妈说,你看我们怎么和她说好?

    方园说,其实也只是想在她家里住一下,这样经济上可行了,至少朵儿就可以成行了,我们对小孩在那边的安全、适应过程也放心些。

    妈妈说,方芳说自己没法同时照顾两个小孩,那么我去那里照顾朵儿好了。

    方园说,她说她家附近没好学校,其实稍微差一点的也行,我们这边考不上好学校的话,也只能去读差的,不是不出国就能读好的。

    蒸汽带着螃蟹的味道,从厨房那边渗过来,已经蒸了多久了?方园想起来刚才忘记看时间了,那么再蒸一会儿吧。

    妈妈说,方芳有义务为这样的事尽力的。

    爸爸说,住她家是想省些钱,这也是省学校住宿费的钱,她如果那么在乎,我们出钱给她好了。

    方园说,生活费本来就会付给她的。

    妈妈开始猜测,她说,只不过是在方芳家住住啊,是不是韩伟不同意?

    韩伟是方芳的老公。妈妈心想,当年方芳韩伟刚去美国那阵,他们把女儿米娜留在我们这边养,养了两三年了,方园那时才结婚,把小米娜当自己的孩子,买这买那,办入托,送培训,生病发热赶医院,我们不是也为你的小孩付出过吗,怎么轮到方园的孩子你们不肯了?

    方园妈妈这么想着,连螃蟹蒸了快一小时了都没发觉。

    那天晚上,方园走出家门的时候,已经快10点钟了。方园沿着大街往城东骑行,一路灯火,他骑得飞快,他想,刚才来的时候,就想着别和老人吵架,今天虽没吵,但心里依然那么不好过。他想着爸妈的样子,知道他们此刻还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谈论着什么。他觉得这一切都像做梦,他想,人一折腾就会改变生活的节奏,就会心烦。在他眼前晃过了妹妹方芳的脸,他知道她的个性,也是个丢不下心思的人,他好像看到了她心烦意乱的样子。

    这两天方园和妹妹方芳在网上争了起来。

    方芳说,是你们太急了,把很多事都想偏了,事情不像你们想象的,不称你们心的,就认为是我不够尽力,就先认定我自私,认为我不想促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