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七十九,竹盟军

    长期与竹子打交道,周帷自然就对翠竹的用途是了如指掌。周帷曾经有一次在书上看到了一个关于竹子除了可以用来制笔制纸的其他用途。

大随文帝在一统天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基业,好让它二世三世代代相传下去。文帝亲自下了一道禁武令。禁止民间百姓私自拥有刀剑利器,但凡家中拥有剪刀、菜刀之类锋利器具都必须在官府备案登记造册。

大随的江山那时候才刚刚稳定,四国的遗民时不时还会发起一些暴乱。文帝这一指令无疑是釜底抽薪,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你们四国遗民不服我的统治,好,我让你们没有了可以用来起事的兵刃刀剑,看你们还用什么来叛乱。

文帝这一指令一颁布,各地州县立刻严格实施。禁武令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各地的四国遗民暴乱明显的少了很多。

可是文帝还是低估了四国遗民一心复国的矢志不渝之心,没有起事用的兵刃刀剑依旧没能阻止住四国遗民。一场自大随建立以来最大的暴乱被悄悄地酝酿了起来。

暴乱的地点就是在秦地的南部地区一个叫栈安的州县。一股流窜在栈安长久肃不清的遗民势力在一位名叫白耀武的头领带领下发起了叛乱。他们杀了县官州长,劫了富豪乡绅。所到之处屠村血洗,一个活口也不留。在白耀武的带领下,这股遗民成了气候。

白耀武的起义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那些其余遗民的士气,他们都纷纷前来投靠效力白耀武。期望白耀武带领着他们光复旧国,还他故土。

几乎是一月时间都不到,秦地南部地区各种遗民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的接连冒了出来。他们见人就杀,见物就抢,他们经过的地方没有一个大随子民可以活着。他们自称为“竹盟军”,他们扬言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杀入八水长安城弑君杀帝再兴四国。

栈安遗民叛乱的消息传到文帝耳中时,让文帝大吃了一惊。怎么回事,没了刀剑兵刃的这些乱臣贼子是怎么成功暴乱的。不过事情的严峻性已经容不得文帝仔细思考了。不说这‘竹盟军’大逆不道企图复辟旧朝,就是任他们横行一时都不知道还会有大随的子民会惨死在他们手中。

爱民如子的文帝怎么会让这样的事肆意发展下去,他急忙宣了自己的义弟、大随的靠山王张至诚火速入宫。

大随靠山王张至诚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当即向文帝请命,派了自己的十三太保儿即刻出征。

大随十三太保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可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易若探囊取物的猛人。他们在大太保刀圣高怀义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这场叛乱,活捉了‘竹盟军’的领袖白耀武。

十三太保带着白耀武的首级凯旋回朝后,文帝也终于得知了‘竹盟军’用的是什么兵器暴乱成功的。

‘竹盟军’上到将令下至士卒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竹子制成的各式刀剑,也难怪他们自称为‘竹盟军’。凭着手中的竹刀竹剑,他们硬是爆发了一场如此大的叛乱。

那真的是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在‘竹盟军’暴乱之前,秦地南部地区共有两千多万口人。可是在‘竹盟军’暴乱后,秦地南部地区所剩人口连四百万都不到了。手中虽然并不是锋利的刀剑,可这并妨碍不了他们那一颗嗜血杀伐无道义的心。

由于‘竹盟军’的手法太过残忍,而且大随一时间又失去了如此多的子民。大随的脸面实在挂不住,所以大随的史书并没有记载这场竹盟军之乱。对于秦地南部的人口急剧减少,也只是说是秦地南部的一场天灾和百年不遇的大瘟疫一并发生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