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61、第 61 章

    燕国很清楚晋国和谈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大家相处多年,合作的时候有,互坑也是常态,因此互相之间也都很了解。

    袁维陈玄与苏穆目前的状态,如果将晋国换成梁国,燕国恐怕一点都不意外他们会求和。

    但晋国不一样。

    就像燕帝很清楚建武帝的野心,他轻易绝不会以退让为代价谋求和平。

    晋国在史上虽然很少割地求和,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的,可这并不代表晋国国民乐意接受这种结果。

    对于晋国来说,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晋国的百姓辛勤劳作,士卒英勇奋战,这才换来了如今的国土。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轻易将国土割让出去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稍不留神恐怕连皇帝都要受到指责。

    因此当出现这种僵持的情况的时候,晋国宁愿打下去也不愿意停战,事实上他们确实有资本打下去,如果说这种情况下停战还能够接受的话,那么割地就绝不可能了。

    但现在的晋国没有选择。

    建武帝在很多时候看起来画风并不是十分靠谱,可燕帝知道他比那个故作正经的梁帝要危险的多。

    于是当建武帝主动提出停战,并且开出了相当优渥的条件的时候,燕帝很快就明白了建武帝的目的不是停战,他真正想要的是解决宋国叛乱的问题。

    目前正在处理宋国叛乱的将领是高坤,高坤的本事其实不差,但此时燕国牵扯了晋国太多的精力,再加上之前宁王作死坑了晋国一把,因此一时半会儿晋国根本无法全力解决宋国的事情。

    目前高坤也不过是堪堪控制情况没有进一步恶化而已。

    倒不是高坤无法解决问题,事实上对于高坤来说,他现在的情况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晋国必须与燕国停战。

    关于这一点,杨煜也从燕帝那里得到了明确的答复。

    停战是可以的,甚至这也是燕帝所愿意看到的结果,但现在停战,晋国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这是杨煜需要和谢容商谈的问题。

    杨煜很清楚,之前陈玄虽然打得不错,甚至最开始也是他抓住机会才让苏穆陷入困境,可这不是燕帝所在意的事情。

    对于他那位父皇来说,过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玄最后失败了,甚至被苏穆揍的很惨,这就是他所看见的结果。

    陈玄是杨煜推荐的人,这种时候燕帝对陈玄的不满自然连带到了杨煜的身上。

    这段时间燕太子没少用这事对杨煜冷嘲热讽。

    不过杨煜也知道这件事情确实是陈玄的失误。

    他推荐陈玄上阵,原本就不是要陈玄对付苏穆的,毕竟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或许杨煜相信十年之后陈玄会成长为宁苏穆头疼的将领,可现在他还远远不够。

    杨煜推荐陈玄,最重要的是希望他通过此战赚点资历和名望,更多的事情其实可以交给袁维去做,陈玄不必太过表现。

    毕竟,当对手是苏穆的时候,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可陈玄大约是误会了什么,他在前线表现十分积极,这一点杨煜没有阻止也不会阻止,或者说他压根没法阻止,因为当时的情况陈玄的做法并没有错,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就是白书月这个变数出现的太突然了。

    若非如此,即便苏穆最后能够安然突围,陈玄也能够狠狠地在苏穆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一个新晋将领能够在苏穆身上占到便宜,杨煜毫不怀疑这一战过后陈玄立刻会成为燕国炙手可热的将领。

    但这些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杨煜更愿意去解决它。

    所以这一次他与晋国谈判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否则燕帝恐怕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他。

    是的,杨煜清楚燕帝的残酷。

    如果说建武帝在面对作死的宁王的时候,还愿意给他回到封地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的机会的话,对于燕帝来说,一个没用的儿子,他可以漠然的看着他去死。

    杨煜之前数次动作都在作死,可最后都能安然无恙正是因为燕帝喜欢他,喜欢他做事的手段和心性。

    这么想着,杨煜看向与蔡舒一起来的谢容。

    这可真是太巧了不是吗?

    反正他不喜欢谢容。

    因此在谈判最开始的时候杨煜就展现了十足的霸道强势,他很干脆的提出要晋国退出此次占领的所有燕国城池,并且需要额外割让两座城池给燕国。

    谢容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杨煜的意思,他真正想要的是收回燕国的土地,至于说割让的那两座城池……燕国没有点名也没有指定地区,而两座城池也并不是很大的损失,这就意味着这不是杨煜想要的好处,只是燕国想要的面子而已。

    这一战怎么看都是燕国打的比较丢人,此时如果晋国退出燕国土地,并且额外割让了城池显然就是燕国大获全胜了,燕国自然可以在日后摆出胜利者的姿态来。

    因此谢容也同样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杨煜:“殿下这话就是说笑了,不要说是额外割让城池,就算是退出现在所有的占领地区也是不可能的。”

    蔡舒听到这话眉头一皱,他倒是不反对谢容的拒绝,毕竟这条件确实是晋国所不能接受的,但既然是谈判的话,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可谢容拒绝的太直接了。

    可此时谢容已经把话说了出去,蔡舒当然没有拆自家人台的道理,也只好附和道:“贵国的条件太过苛刻了一些,这让我看不到贵国任何的诚意。”

    杨煜眨眨眼:“蔡大人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此时着急停战的可不是我燕国,事实上就算是这场战争再僵持两年都没有关系,燕国完全支撑得起这样的消耗,但贵国等得起两年吗?”

    他说完这话转向了谢容:“我想宋国的意义更加不同寻常不是吗?”

    谢容微微一笑:“看来你并不了解晋国,是的,现在我国希望停战,希望能够专心解决宋国叛乱,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能力兼顾两面战场,我想现在万胜关的情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不是吗?”

    杨煜挑眉:“这么说,就算再耗上几年贵国也是不在乎了?”

    谢容的声音沉稳有力:“晋国从不畏惧战争。”

    杨煜噗嗤一笑:“如果真的是这样,你我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他指了指谢容和蔡舒:“你们坐在这里,这就已经说明了大部分问题。”

    眼看着谢容和杨煜之间气氛完全不对,这压根不是协商谈判,而是较劲啊,蔡舒立马抢在谢容面前开口:“殿下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坐在这里,只是表达了我国想要达成和平的意愿而已,并不能说明我国畏惧战争,更不能说明我国打不起这样的战争。”

    他对杨煜一笑,亲切又真诚:“殿下,我们作为晋国的使者怀抱诚意而来,希望能够达成两国之间的互相谅解,毕竟为了这场战争无论是晋国还是燕国都已经损失颇大,我想贵国也是因此才接受了我国的提议,您也正是因此才会坐在这里。”

    他对杨煜说道:“我们在这里见面本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是我们双方共同的愿望。”

    杨煜微微点头:“既然如此,那么晋国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谢容这时候没有再开口,但他知道蔡舒上当了。

    果然,蔡舒说道:“为了表达我国的诚意,我国将退出平洛,苏穆将军将后撤到上方一带,将上方以西包括平洛在内的地区全部让给贵国。”

    杨煜啧了一声:“蔡大人不觉得这完全不够吗?”

    他毫不客气的说道:“从上方到万胜关并没有十分险要之处可供防守,这也是贵国之前在通过上方之后就能够长驱直入的原因,因此要说的话,从这里到万胜关所要克服的困难并不大,但真的要说起来,难道贵国现在还能通过万胜关么?”

    显然晋国没力气去啃万胜关这块硬骨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便是后撤到上方也没什么意思。

    再说了……

    “大泽呢?”杨煜紧接着问道:“对于大泽晋国又想如何处置?总不是要说后撤到奉城吧?那不是太可笑了吗?大人之前说我毫无诚意,可在我看来,晋国这样的条件同样毫无诚意。”

    蔡舒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过来,难怪谢容之前都不说什么,而是表现的寸步不让。

    现在看来,恐怕是谢容比他更加了解这个燕国三皇子。

    话虽如此,但蔡舒也不是白给的,如果这么简单就能让他认输的话,蔡舒也不可能被建武帝所看重,多次代表晋国出使他国参与谈判了。

    果然,蔡舒这时候笑道:“看来贵国觉得简单的后撤并无诚意,而我们也觉得全境撤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在这一点上我们似乎是无法达成妥协了?”

    他十分诚恳的对杨煜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双方各退一步,先互相拿出一点诚意来如何?”

    谢容这时候才跟着开口:“这倒也是,总不能只在这方面互相坚持纠缠,那这场谈判恐怕要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杨煜倒像是毫不在意的样子开口道:“好呀。”

    他笑眯眯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要贵国额外割让的那两座城池了吧。”

    然后他如愿以偿的看到蔡舒的脸色开始发黑。

    可谢容居然也一本正经的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就让白书月将军暂时回国吧。”

    于是杨煜的脸色黑了。

    蔡舒听着这话差点没笑出来。

    他当然知道谢容这话多么气人,燕国这次的失败,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白书月,尤其是杨煜亲自推荐的陈玄和有燕国名将支撑的袁维联手,居然生生拿当时只有三千兵力的白书月没办法,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当然,嘲笑的是燕国,是陈玄和袁维。

    这时候眼看着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燕国那边的官员便开口了:“既然如此,如今也到中午了,不若先休息一番,我们下午再谈,如何?”

    这自然是没问题的。

    如今气氛已经有些僵硬,再谈下去恐怕就要互相寸步不让的闹起来,这可不是谈判该有的情况。

    若非一方十分强势,且资本足够的话,轻易是不会在气氛僵硬的情况下继续强硬谈判的。

    就算燕国不开口,蔡舒自己也要想办法缓和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