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七章 倒霉许大茂

    起床将灌肠蒸上,准备这两天吃几顿好的。

    过年嘛,哪家哪户不弄点肉食,吃顿好的,正好也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弄的灌肠全都蒸一遍放到空间,等以后再吃。

    那股香气,每个闻到的人都不禁狂咽口水。

    然后非常默契地将自己割的原本过年吃的肉,切出一小块放在锅里炒。

    你这毒放的谁也受不了,当我家里没有怎么的,今天家中也吃肉。

    三大爷阎埠贵指挥儿子,将家里的桌子抬出,摆上笔墨纸砚,加水细心的研磨墨条,准备挥豪泼墨写对联。

    作为院里唯一的老师文化人,每年院里的对联都是交给他书写,当然不是无条件的,不多要,一把瓜子、几毛钱都行。

    总之不能白嫖。

    每年都能赚一点,省了过年买瓜子花生的钱。

    至于为何使用墨条,而不是墨水,按照他的说法是细心研磨出的墨,书写的文字更加优雅,更加流畅,也更加好看。

    实际嘛,阎埠贵算盘打的噼啪作响,早已算清同等价格的墨条与墨水相比,能写出更多的文字。

    他当然要用墨条书写。

    杜云过去找他的时候,桌上一个盘子堆满了瓜子、糖块,都是请他写对联的邻居所留。

    阎埠贵一边挥毫泼墨一边喊道“小杜,要不要三大爷给你写两副春联?”

    还没等他说完话,杜云张开大手,在那把瓜子中狠狠抓了一把,可把阎埠贵心疼的霍霍的。

    这是他辛苦所得,你一下子弄那么多,回头家里分配时,他得少分多少。

    这要是别人,他得气的跳脚,说什么也不同意,面对杜云他不好多说。主要是杜云是院里能人,以后有用到他的时候,不能得罪。

    “三大爷给我弄两幅对联。”

    阎埠贵答应,刷刷刷写下对联。

    “红心向党抓革命,恐后争先促生产。”

    “爱集体任劳任怨,建国家同德同心。”

    很有这个年代的特色。

    杜云拿起对联就走,阎埠贵再也忍不住。

    “小杜别走啊,你还没给润笔费呢。”

    “那我给你一条腊肠。”

    阎埠贵大喜,一竖大拇指,说“还是你大度。”

    杜云一笑,过年嘛,图的就是个高兴。

    将对联拿回家中,准备等傍晚的时候贴。

    等他出门,再见到阎埠贵的时候,依旧在中院替人写对联。

    他给的那根腊肠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杜云绝倒,好家伙,你这是将这根腊肠当做例子给人炫耀,让人知道现在润笔费涨价。

    “噼啪”一个小鞭炮落在他脚下爆开,是阎解旷领着妹妹放鞭炮,杜云挥挥手驱赶。

    “上一边放,在落在我脚下打你屁股。”

    阎解旷吐吐舌头转身就走。

    到了此时过年的气氛很浓,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美食,而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放鞭炮。

    看着他们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当真是到了过节的时间。

    此时最常见的鞭炮,是那种一串50响或者100响的。

    一毛钱五十响,两毛钱一百响,点燃以后噼里啪啦响起来没完。

    杜云特地去买了几串,将一块钱递给售货员。

    “同志,给我来五串一百的。”

    售货员冷着脸,递给他五串。

    杜云找了个没趣,他们放鞭炮过大年,结果售货员还得在这里给你卖鞭炮,看着你过大年,能舒坦吗。

    出来就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那里放鞭炮。

    旁边不知是谁堆的雪人,原本雪白的雪人此时被炸的坑坑洼洼,引的一群孩子欢闹不已。

    不时的有孩子将鞭炮插入雪人中点燃,给它再炸个坑。

    “都让开看我的。”

    杜云看的手痒,让他们让开,随手将手中的一串鞭炮点燃扔过去。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伴随着一阵烟雾升腾,一百的鞭炮,听得很是过瘾。

    一群小孩更是热闹不休,将他看作老大。

    无他,谁让他一下就是上百的鞭炮,特牛。

    其他孩子哪怕有钱买鞭炮,也是将五十的鞭炮拆解开,一个个放。

    这样一串五十的鞭炮能放好一会,省着点放可以放几天。

    原本的孩子王看到他,有些不服气说道“这有什么,看我的,保证比他还厉害。”

    旁边也不知是哪个孩子拉的粑粑,还是比较薄的那种,孩子王拿出个鞭炮插上去,然后点燃。

    我靠,杜云大惊转身就逃。

    开玩笑,这要是溅到身上怎么办。

    然而小孩哪里注意这个,纷纷拍手叫好,随后就听见砰的一声,一群小孩哇哇大哭,哭着找妈妈。

    杜云也是服了,这真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