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邂逅初恋情人.知青之恋

    1971年,韩援朝从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临江农场返回北京。短短两年多的兵团生活,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岁月。

    他掌握了驾驶技术,结识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很是吃了一些苦,但性格也开朗很多。

    父亲是“站起来”的那部分干部,官复原职后,他就被秘密接回了北京。

    六九年初,父亲把他送到黑龙江“避难”,给他改了姓名,办了假户口,临走让他安心在东北待着,很快就会回来的。他到了农场,并没有太沮丧,相反,他喜欢这个地方,土地黑肥,人更热情。虽然也有矛盾和勾心斗角,但是相比从前的圈子,要单纯很多。

    别人都有家信,都有人寄来食物棉衣,只有他没有。他像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

    就在他以为要在农场扎根的时候,父亲突然派警卫员来接,并且不允许他与朋友们告别,只和连长打个招呼就走了,行李物品没拿,户口没迁,当然,一个假户口也没什么迁移的必要。

    他捂着阑尾的刀口,一路颠簸,困顿中睡梦里,出现了孟繁西拿着棉签给他润唇,有些得瑟地说:“主刀大夫亲自伺候你,你的脸可真大!”

    他闭着眼睛嗤的一声笑了,——他随后不可置信的惊疑目光,深深伤害了那个第一次给人手术的女孩,自此,她对他再无玩笑,再无亲昵举动。

    事后他知道,孟繁西手术前压力非常大,术后因过度紧张瘫倒在地,然而,他的一个眼神就击倒了她所有的欣喜和成就感。

    之后的无数次梦中,总是出现那女孩笑容逐渐冰冻的表情,和迅速移开又垂下的眼神。

    父亲并没有让他留在北京,而是去了上海,在那里,他谨遵父命照顾父亲好友的女儿姚安娜,他从小就知道,姚安娜喜欢他,其实,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他从来没有在意过任何一人。倒是那个孟繁西,引起他的注意,她不知道他的家世,似乎也不是很在意他,只是相处日久的一点点情意,刚刚有了萌芽,就被她掐断了。

    父亲数次暗示他应该结婚了,他都推说工作太忙,或者说没有心仪的女孩。父亲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一时也没有太多时间顾及远在上海的他,于是他的婚事就这样一直拖下去。

    1977年恢复高考,他报名了。

    姚安娜十分不理解,认为他已经有了铁饭碗,何必像那些知青和工人一样去参加考试,他淡淡地说:“没读过大学,总是遗憾。”

    当韩援朝在清华校园,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时,他心想,或许这也是一定要读大学的原因吧。

    他默默地跟在孟繁西身后,看着她闲适地逛着校园,她对什么都好奇,指指点点,嘴里还念念有词,甚至到操场上跑了一圈,看得他不禁笑了起来。

    孟繁西的心情看起来非常好,捏着拳头小声地喊着“加油加油!”

    他终于忍不住走上前去,轻声喊她:“孟繁西!”

    孟繁西似乎吓了一跳,回头见是他,惊喜地跑过来,拉住他的手喊道:“李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