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十一章 仁孝亲王北堂焕

    安杞一袭蓝衣,背着药箱静静的跪在慈恩宫里。

    太医院的几个太医上下打量。一个毛头小子,年岁还没有我家小儿大,也敢进宫来诊病。

    崔淑妃一言不发,默默的转动着手腕上的珠串。

    皇后看了一眼脸色不明的圣人。

    北堂焕嚷道。“都围着安大夫看什么,赶快让他给老祖诊病啊。”

    圣人扫了他一眼,“安大夫如此年青,有何本事给老娘娘诊治?

    你可知道先前那些庸医,日后在京城的招牌已经砸了。”

    几个太医顿时缩成一团,尽量不引人注意。

    陈院使暗自叹息,还这样年轻,若是今天出手无效,以后医者的路也就坎坷了。

    安杞跪在地上垂头应声。

    “草民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太皇太后,但医者仁心,没有听闻病患而惋惜声誉,不出手救治的道理。

    草民的医术不敢妄自评价,但愿意拼力一试。”

    这小大夫倒还有一腔至诚,也罢了,索性让他试一试。

    圣人挥手让安杞起来,“去诊病吧。”

    .安杞弯腰稽首,起身大步来到老娘娘的寝殿。

    在榻前屈膝半跪,先望气色。

    老娘娘脸色越发黄白浮肿,胃腑腹部都有硬块隆起,安杞又请出手腕,细细诊断。

    他诊了半晌,也不说话。

    打开药箱取出一套银针来。

    福清嬷嬷与寝殿内的皇后等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

    见又是银针,都摇头叹气,今儿老娘娘只怕都被扎成筛子了。

    大家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只是没人敢说出来。

    跟进寝殿来的温婕妤大惊小怪的出声。

    “小大夫,你既望色诊脉,怎么既不说症状,又不说病因,直接便要下针么?”

    安杞转过头来,清亮眼睛看向温婕妤,“请娘娘稍安勿躁,此时草民要施针让太皇太后苏醒,还需平心静气无人打扰才好。”

    温婕妤气的鼻子都歪了,无知草芥竟然敢嫌我聒噪。

    皇后狠狠瞪了温婕妤一眼,吓得她顿时低头不语了。

    安杞拈起银针,隔着寝衣在阳陵,脾俞,足三里等处稳稳的扎下针去,又下三阴交、中脘等处。

    他运针稳定,快捷稳准,倒让众人微微点头,这年青大夫还是有些功底的。

    捻动银针完毕,安杞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瓷瓶对着老娘娘的鼻子下轻轻吹了些药粉进去。

    过了片刻,便见银针各处渐渐有黑黄色水渍渗出,安杞这才松了一口气。

    北堂焕脖子伸的长长的,见针灸处的变化,向安杞投去期待的目光。

    安杞肯定的朝他点头示意,北堂焕顿时心安了不少。

    果然,过了一刻钟的功夫,胸腹部的硬块竟然渐渐消散了一些,老娘娘眼皮眨动。

    安杞手明眼快的将老娘娘一手扶起,用手掌击打背部。

    只听一声长长的嗝气声,老娘娘醒了!

    福清嬷嬷欢天喜地,眼角溢出泪花颤抖着向皇后禀报。

    “皇后娘娘,老娘娘苏醒了!”

    皇后三步两步扑到榻边来看,果然老娘娘双眼微睁,嘴角抖动,真的醒了过来。

    北堂焕乐的一蹦三尺高,跑出寝殿大声嚷嚷。“父皇,母妃快来瞧!老祖醒了!”

    圣人双眉一扬,从龙椅上跳下来便要进殿查看。

    陈院使花白胡子颤抖,几个太医不敢置信。

    福安嬷嬷眉开眼笑的拦在殿门口道。“圣人稍安勿躁,容奴等给老娘娘换洗收拾。”

    圣人只好作罢,在外殿焦急的来回踱步,看着欢天喜地的北堂焕说。

    “你这小子倒有福运,居然随便在乡野也能寻到个神医。”

    北堂焕黑脸上神采飞扬。“哪里是儿臣的福运,这可是我家奉仪的功劳。要不是她极力举荐,儿臣也不敢相信安大夫有这样的本事。”

    哼,圣人在鼻子里哼了一声,又是那个市井奉仪,这接二连三的立下功劳,莫非还真是有些运气的人。

    他斜眼的看着北堂焕,“既然如此,待老娘娘病愈,你便带她进宫给老娘娘请个安,也让朕瞧瞧是个什么稀奇的人物,让你整天挂在嘴上。”

    父皇要见小梨儿,北堂焕出乎意料,不过这种好事自然是满嘴应承。

    过了许久,皇后出来向圣人道。“老娘娘已梳洗好了,陛下快进来瞧瞧。”

    圣人和北堂焕忙不迭的走进寝殿。

    脸色苍白的老娘娘已经擦身换过了寝衣,干干净净的半躺在榻上,福清嬷嬷用小银勺一点一点的喂着一碗参汤。

    “皇祖母,您真的醒了。”圣人疾步走到榻前仔细看老娘娘的气色。果然比先前好了许多。

    老娘娘向孙儿微微笑了一笑。

    “安大夫神医妙手,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有志不在年高。”圣人春风满面的看向安杞。

    “不知道老娘娘这是什么病症?以后如何医治?”

    安杞在旁边从容禀奏。“圣上,老娘娘患的是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