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十六章 大事已成

    司桃的亲哥哥,在王府家生子里论灵活机变排得上前几号的小厮盛福。

    这段日子一直在京城各大客栈酒肆进进出出,王爷把他和幕僚秦先生正式派给了婳奉仪办差事。

    奉仪的要求很简单,寻找到一个西南云贵口音的外来茶叶客商。 和他交上朋友,然后不动声色的透露出自己是王府下人的身份。

    要是这人有所求谋,就把秦先生引荐给他,秦先生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人生意做得很大,而且来京中是有求而来。

    云贵那边人出门吃用并不小气,极大可能住在京中较奢华的客栈。

    要是吃饭,也应该在略有西南风味的馆子。

    有了如此海量的信息,盛福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寻找。

    没过几日,果然在一家名叫京顺来的大客栈找到了这样一个人。

    西南云州人,姓蓝。家里有千顷茶地,出手豪阔且入京有求。

    他略露出仁孝亲王府的身份,那人便趋之若鹜,三头两日的请他喝酒玩乐。

    盛福当然受之如怡,并且从这人嘴里探听出他上京的用意。

    一是想将茶叶生意在京中做大,而是想求一个宫中御茶供奉的路子,最好能博个皇商的称号。

    和奉仪吩咐的一模一样,于是盛福装着推心置腹的样子把秦先生引荐给了这个客商。

    蓝大商人感激涕零,他来京中已经有半个月左右了,每日寻人各处打听路子想攀附上个王公贵胄。

    本来听说今上最宠爱的并非太子,而是二皇子南苑王爷北堂昭。

    但就在不久之前,本来不太受宠的三皇子突然一跃而升,成了大燕朝的第一位一等仁孝亲王。

    那权势可比二皇子大了去了,只是三皇子府素来喜欢清静,不太跟外人交接,因此报投无门。

    蓝大商人正发愁没有门路,恰好就认识了仁孝亲王府的一个下人,据说还是在仁孝亲王最宠爱的姬妾手下办事。

    他百般奉承,殷勤结交,终于让那个叫盛福的哥儿给自己引荐了一位王府的幕僚秦先生。

    这天蓝大商人在京中有名的花楼摆了酒请客吃饭。

    酒席上备了厚礼,把自己的求谋跟秦先生推心置腹的说了说,恳求他能否从中牵线帮忙说合。

    秦先生也是很爽快的人,您有好茶想来旧京做生意,咱们自然是欢迎的。

    若是生意在京中遇到什么阻碍,也可以来求王府帮些忙。

    若是想走宫中御茶供奉,王府也能应承。只要茶好,这也不算什么太大的事。

    但要皇商的称号,那可有些麻烦。

    因为若是打了皇商的旗号,蓝大商人你以后自然就顺风顺水,财源广进了。可是要出了什么差池,王府岂不是要替你背过。

    做生意做了大半辈子的蓝大商人有什么不懂的,当即拿出一份重重的礼单交给秦先生。

    并且表示只要秦先生能说服王府帮忙做成这件事,在下在西南云地边陲曾经买下过一大片种茶的山地。

    那片山地占地百顷,出产丰富,在下愿意把地契孝敬给王府以表心意。

    只是出来日子久了,惦记家里的生意,要是能尽快办成这件事就最好。

    王府派人去云州接收山地,恰好还能结伴同行。

    秦先生收了东西,心里暗笑,奉仪吩咐的事情办成了。

    虽然并不知道奉仪为何要一块远在西南的山地,但领着王府的供奉,自然要为王府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他喝完了花酒辞别蓝大商人,袖着礼单和地契回了王府。

    梳洗一番重新更换衣服,来到内院绮梨居请求禀报面见奉仪。

    兰萱姑姑她们都已经知道秦先生是王爷吩咐了为奉仪办差的,很快便出来请他进去。

    祝丽华穿戴整齐坐在外堂屏风后头,秦先生垂手请安,“回禀奉仪,您托付在下办的事,已经办成了。”

    说罢拿出礼单和地契递给司桃,司桃送到屏风后面。

    祝丽华没有在意那份礼单,再厚重的礼,也比不上这块地契的分量。

    她仔细看着地契,应该没有错了。

    便吩咐司桃出来塞给秦先生一个重重的荷包,感谢他办事得力。

    秦先生收了一份蓝大商人的谢礼,又吃了他几顿花酒还得了奉仪的赏赐。

    自己不过是出去说几句话,交接应酬一番便办成了事。当然是眉开眼笑,连连道着不敢,为奉仪办事乃是在下的分内,高高兴兴的出去了。

    等到晚上北堂焕回来,两个人吃过晚饭,又到校场遛了遛马,到夜里灯下祝丽华便拿出礼单和地契来给他看。

    北堂焕看了那份礼单十分厚重,又看着地契疑惑的问。

    “梨儿,这求的事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咱们要一块西南云州的山地做什么,难道你喜欢喝那边的茶?”

    “王爷,”祝丽华嗔了一声。

    “你不是说练兵要钱吗?妾这是给您找了个来钱的路子。”

    北堂焕笑了:“梨儿其心可嘉。只是云州路途遥远,一来一去贩运成本巨大。

    便是有千顷茶地也难以暴富,不过添一大笔收入还是有可能的。若是练兵,远远不够。”

    “可是妾在边境入京的时候,曾经听那个买卖的游商说过,云贵之地多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