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3章 跨时代的营销

      时光匆匆,转眼即过。

  1995年终于过去了,迎来了新的一年。

  姜大邺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了三个月了。

  在这短暂的时间,他迅速积累起了不菲的财富,通过国内国外合资了几家公司后,自身的根基也算是比较扎实了。

  这一次从德国进口的大量的二手生产工业机械和设备,绝大部分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自动化的比率非常高,保养的也不错。

  姜大邺旗下的生产企业基本上都能达到了自动化生产或者半自动化生产。

  这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罕见的,特别是饮料和食品加工业,在当下这个年代,他旗下的企业应该是唯一全套使用德国设备的轻工企业。

  虽然说这几年,国内工业的发展的确有些进步,但比起一般的发达国家,至少还有20年的代差。

  作为全世界最强工业设备制造商的德国,至少领先华夏30年。

  八零后之前的老一代的工作者,都有深刻的感悟。

  说这么多,主要证明那个年代国内的工业完全不足以支撑姜大邺的“科技帝国”发展。

  他也是无奈之下才选择这些二手工业设备。

  当然,有便宜不赚,那是真傻,颜面才值几个钱。

  最新、最先进工业设备,姜大邺也买得起,但是国外那些企业不准卖,也不会卖。

  他有系统的支撑,压根也不在乎,等最新的五轴联动机床送过来后,他会打造一个全国最大的机床生产厂家。

  到那时候,国内整体工业水平将会得到跨越式发展,而他那“科技帝国”的发展也不会再受到束缚。

  在他出国这段时间,他旗下的产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他之前已经预感到《斗破苍穹》可能会成为比较畅销的小说。

  只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本书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在港岛,在台岛,在吉隆坡,在曼谷,还有那些在欧美华人集中城市里一场疯狂了抢购已经爆发了。

  而且都是因它而起。

  早在一个礼拜之前,在华人比较聚集的城市,已经有明报的广告栏上印有大字广告。

  “《斗破苍穹》1月1号全球正式公开发行”

  是不是很熟悉?

  是不是得有点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不单单是明报,整个东南亚,台岛,京都,旧金山等等那些稍有影响力的报纸,比较显眼的广告位上都会有这些霸气的宣传字眼。

  没错,就是那么豪。

  他现在有钱了,根本没必要那么抠索。

  就是用钱砸,也要砸出个名声出来。

  总共就16个大字,连续一个礼拜的轰炸,要不想记住,都很难了。

  这种创新的广告宣传,在当下这个年代,绝对是个灾难级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看小说,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社会阶层,《斗破苍穹》这四个字,已经深深的嵌入他们的脑髓中。

  广告做的好不好,一切看疗效。

  半天!

  对,就是半天时间。

  20万套120万本的繁体中文版《斗破苍穹》售罄。

  本来英文版《斗破苍穹》面对欧美市场,硬是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收刮一半去满足市场。

  明报集团的客服电话已经被打爆了,一挂电话马上就又响起来,全部是催货的。

  赵总编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报表,又高兴又想哭。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从事文化媒体事业快30年了,从未有像今天这样。

  一句简单至极的广告词引发的轰动效应,已经颠覆了他的认知。

  今天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历史会记住这天,历史会记住明报集团,更会记住《斗破苍穹》!

  他坚信,这一次的商业广告策划一定会被写进商业教科书里。

  一个20岁的后生仔,一个从大陆最贫困县走出的人,已经让他的智商受到了暴击。

  他感觉到他自己已经慢慢变老了,思维跟不上时代了。

  他也很庆幸,《斗破苍穹》在明报集团出版,姜大邺以后的书还可以在明报刊登。

  他要绑住姜大邺,若把他丢了,那么他赵总编就是明报集团的罪人。

  赵总编已经向集团总部请求,所有旗下的印刷厂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他又开始联系在内地的印刷厂,帮忙印制。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惑,明报集团没有《斗破苍穹》的版权,那么积极忙活干什么?

  那是因为明报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他的股票涨不涨跟他们的业绩是有关系的,更何况明报集团和姜大邺签订的是不公开协议。

  现在,《斗破苍穹》在整个东南亚大火,以后他们集团的报纸,书刊也会影响力大增。

  这是一种双赢。

  若要说谁最开心,谁最兴奋?

  那就是非累斯拉.马丁莫属。

  他现在是谁啊?

  是《斗破苍穹》第二作者,不是翻译。

  本来他还想说今天过完了,明天就去美国坐镇发售新书,结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直接坐最快一趟航班,来到新加坡。

  新加坡常住总人口数字为400多万,英语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的人口大多数为华人,达到了75%。

  这个国家是华人国度当中最奇葩的。

  明明主体是华人,但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居然是马来语。

  行政用语是英语,这个国家,奴性太强,就跟阿三国一样的,被统治了几百年,都觉得自己说母语很丢人,非要去学那些没有太多文化含义的外语。

  累斯拉.马丁来到了新加坡大学的广场上。

  随行的工作人员马上起搭好了架子,《斗破苍穹》作者现场签字售书。

  展台两边放了两个易拉宝,分别是两位作者累斯拉.马丁和姜大邺近身照。

  这些摆设和布局其实都是经过姜大邺点头同意的。

  累斯拉.马丁需要人气,姜大邺需要财气。

  两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看着整整排了200多米的队伍,累斯拉.马丁心里都想哭了,他可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从前,他都是自费出书,因为压根就没有出版社能够看上他的作品。

  姜大邺同样是自费出书,因为人家压根就看不上出版社给的那些利润。

  同因不同命啊!

  在港岛中文大学和港岛大学签名售书的时候,很多师生路过这边,都装作没看见他一样。

  那情形何止一个“惨”字可以形容?

  简直就是惨绝人寰,无地自容。

  每次回忆起那一幕,他都不得不躲进房间里面,默默的流泪啊。

  那实在是太悲剧了。

  从今天开始,他累斯拉.马丁必须要雄起来了。

  他是《斗破苍穹》第二作者。谁再要说他是翻译,他绝对会立刻操刀子去砍人。

  因为第一作者姜大邺从未说过他是翻译。

  晚上,亚洲大多数媒体都第一时间播放了《斗破苍穹》超级售卖速度。

  又给《斗破苍穹》拉了一波广告。

  明报集团已经开出最大马力全力生产。

  并且已经联系了大陆空余的印刷厂全力生产两种语言版本的《斗破苍穹》。

  1月3号,累斯拉.马丁在RB演讲推广。

  他向广大书迷们保证,日语版正在加速翻译。

  华人在RB,其实有很多,RB人懂中文的也很多。

  累斯拉.马丁召集众多华人分章节翻译。

  2天翻译完一本,译完后检查一遍,立刻印刷。

  韩国这方面也如是照搬。

  1月6号,加印的360万本繁体中文版《斗破苍穹》销售一空。

  书商告急,求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