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3章 举旗

    翌日一早,赵琼按品级大妆,换了皂色深衣,乘上郡主车架,从禁苑南面的阖闾门入宫,到了止车门,便要下车,另有轿辇乘坐。

    来迎她的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也是先前传旨的小德子,他穿大袖交领宫服,头戴漆纱笼冠,肤色净白,还带着点少年的面嫩,面容含笑,随侍在她轿子旁,迈着小碎步细声道:“殿下,咱们现去西宫玉堂殿。”

    东西二宫比邻而立,东宫是皇帝理政时所用,西宫则是后宫,原是太后嫔御的住所,不过何鞍父母早逝,只有掖庭有几位才人御女,还都是宫女子出身,没什么存在感。今日不是休沐日,皇帝竟然此刻不在东宫见大臣,却在后宫之中?

    看来前朝不是很太平啊……竟逼得皇帝躲到西宫去了。

    玉堂殿内,何鞍按着太阳穴,眼也不抬地问钱方:“那群大臣还跪在前殿呢?”

    钱方做了个揖:“皇上不肯露面,他们自然不肯走。何况选秀一事是为了皇上子嗣绵延,事关江山社稷稳固安泰,说出去他们也占着理。”

    “他们是关心我的子嗣吗?”何鞍冷笑:“他们是希望后宫之中有自家女子,最好再诞下个一儿半女,这样一来,日后若是我再有今日这般触动世家利益的举动,他们便可改天换日!”

    “孤儿寡母如何理政?自然由着他们说了算。等到小皇帝长大,若是听话的呢,便养着做他们的傀儡,若是不听话,便再生、再杀……”

    这哪是养皇帝,分明是养猪!

    钱方自然也看得懂世家的盘算,可他更懂何鞍。

    “皇上早在开科之前,就已经料到世家会有此举动了,不是吗?”钱方一笑。

    长安城内的兵权尽归皇帝,便是各府蓄养府兵,人数也进行了严格限制,确保不会对朝廷形成威胁。除非世家之间抱团,众志成城剑指禁中,否则还动摇不了皇帝的地位。

    而要世家抱团,必得逼得他们毫无选择,才会出此下策。

    毕竟若是失败了,可能一族都得赔进去。这也是为何颍朝民不聊生,世家却从无换个皇帝的打算,反而是何鞍这个小民,起义成功了。

    因为赵仏没有触及到世家的利益。

    “正是因为知道他们会有反应,我才选了最温和的一种方式。”何鞍睁开眼,眼中幽光一闪而过。

    他还有更多想做的呢,比如废除工籍,将贵族阶级垄断的工匠技艺重新投入到社会交换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土地革命,彻底瓦解地主阶级。——当然,这些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到这个地步,步子走得急了,只会遭到残守势力的疯狂反扑。

    所以他只能循序渐进,先开科取士,破除门阀政治;不限男女,是为了录用女官,提升女性地位,从而分化世家,如同当年汉武推恩。

    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身份和财产的继承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家族内相争恶斗的局面,而他,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皇上,平邑郡主到了。”小德子低眉顺眼进来通报

    何鞍看向钱方,钱方略一点头,会意地出去了。

    赵琼进来,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何鞍挥手制止了,“郡主不必多礼,坐吧。”

    小太监奉上香茗,赵琼接过,嗅了一口,笑道:“皇上如今的茶,比先前,是好的多了。”

    “沈擎既死,底下人也如鸟兽散,此番,倒是要多谢郡主。”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赵琼坐在下首,侧着身子看向皇帝,笑盈盈地道:“平邑自然不能愧对皇恩。”

    “其实平邑此来,还为了替皇上解另一桩燃眉之急。”

    何鞍挑眉:“——哦?”

    他往后一坐,靠着椅背,一只脚还半翘起来,姿态闲适地撑着龙椅扶手,懒洋洋笑道:“愿闻其详。”

    “皇上有意开科取士,平邑也觉得甚好。只是科考最要紧一条,得识字啊——”她语调婉转,看似玩笑,其实正切中问题所在。

    何鞍的身子不自觉地坐直了,淡淡道:“继续。”

    “各地官学或兴或废,无非是因为财资紧缺,无以为继。”赵琼说来心中还略有点惭愧,毕竟把钱都拿去修佛寺的是她父皇。

    “所以,平邑此来,略奉薄资,还望皇上笑纳。”她双手捧着银票,恭敬呈上。

    何鞍朝着小德子抬了抬下颌,小德子趋步到赵琼跟前,取了银票,再趋步跑到何鞍跟前,弯腰敬上。

    何鞍看着银票的抬头,轻笑一声:“崔家真是——”

    时来银票有官票与私票之分,官票是官府所出,抬头便会印制官票二字,而私票则会印制钱庄自己的名号,赵琼呈上来的这张,便出自崔家的鼎丰钱庄。

    他盯着赵琼,饶有深意地问道:“不知平邑郡主和崔家,又有什么交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