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章 启蒙进学校

    启蒙进学校

    颜永农打算把儿子提前送到学校里去,虽然儿子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一年级只收年满七岁的儿童,他请求老师颜边兆可以不算在编学生,当旁听生或学前生看待都可以。

    他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是一定要他跟其他孩子一样比着读书,他还不希望那沉重的课业担子过早地压着儿子。是因为把儿子关进学校安全,学校里没有高坎,没有深水。太阳晒不到,雨水淋不着,还有老师专门看管着,像进了红色保险箱。

    同时儿子可以有许多伙伴玩了,不再孤单了。他要的是儿子健康、快乐。

    白天,颜边兆呆在老师身边的时间比呆在自己身边的时间要多,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颜永农倒是希望老师跟自己一样时刻把颜边兆系在裤带上。

    这是不可能的,颜永农清楚得很。全班三四十个学生老师有分身术也不够。何况老师又不是你一家人的,在本地你又不是名门望族,在村里跟带‘长’的官都没同着走过路。你是农民跟学校的老师没任何交情,凭什么老师特殊待遇你家孩子?

    关系靠拉,感情要培养。在儿子还没进学校之前颜永农把全校老师都请到家里来实心实意地答应一番。

    钢嘛要镶在刀口上。

    他像请亲家过门一样重视这顿饭,他说家里烟筒上熏的腊鱼、腊肉,菜园里辣椒、茄子都是土菜,拿不上桌。家里只有有两样东西叫他合意,一是一只隔年的阉鸡毛重六斤开外,二是一坛粕了糟的起丝的陈年米酒。须得出去买些新鲜的菜来。

    饭局定在开学当天晚上,晚上时间充裕。

    头天夜里颜永农想着菜的事睡不着,第二天鸡子一叫就起床上街。

    看他卖的菜呀,光猪身上的东西都够一算:猪心、猪肝、猪肚、猪排骨、猪蹄等只除猪毛没有。还有什么耳子、香菇、海带等十几样。

    开席了颜永农举酒杯起了场:“各位老师,我今天请你们来吃餐没有好菜的饭,承蒙你们不嫌弃我万分感动,这第一杯酒我一起敬大家,呆会儿我再单独敬。”

    大家都站了起来举起酒杯干了,接下来颜永农敬校长:“校长,先敬您,我是个大老粗,不懂礼性,下面的酒该怎么敬还望您指教。”

    “颜师傅,你真是太客气了,我教了这么久的书,尊师重教你是第一人。来,我借花献佛,代表全体老师感谢你!”校长说。

    “哪有这个礼啊!你们都是我的贵客理应我敬你们的。”颜永农说。

    “先喝了这杯酒再说。”校长说。

    “恭敬不如从命,好,我干了。”

    “颜师傅,只要把几位年纪大的老师单独敬一下,后生辈的一起喝。”校长说。

    这时年纪稍大的王老师提出不同的看法:“颜师傅,你要把今天请老师吃饭的主题抓住,要突出重点。你的孩子进校门一开始就在舒老师手里读书,她是你儿子的启蒙老师。你要先跟她喝,多跟她喝几杯。我们都是吃她的伴脚饭。”

    舒老师马上反对:“王老师,您说的这些话没道理,颜师傅的孩子今年在我手里读,明年在他手里读,后年在你手里读,大家都能教到他,都要图大家都关照。”

    “不,凡事都得分个轻重主次,等到哪年颜边兆在我手里读该我尽的责任该我喝的酒我都义不容辞。”王老师说。

    “哎哟,王老师您把以后的饭都说定了?您老太直性了吧!他家又不欠我们老师的饭。”年纪与舒老师小不了多少的另一老师笑说。

    “还用说吗?看他儿子还没进校门就请我们来吃,进了门更加少不了我们的饭了。”

    “那是自然!是应该的,老师教我的孩子,带我的孩子劳心费力辛苦了,我做家长的感谢不已。只要你们瞧得起,不嫌我粗茶淡饭薄酒。”颜永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