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7章 君子之交

    元旦晚会,是每年学校最热闹的时候,既是除旧迎新,又是临近放假。而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里都张灯结彩,大有过年的气氛,连学校里的教授、老师走在学校里都是喜气洋洋的。

    这个元旦晚会是兰卡斯大学的传统,从几十年前,就有鲜花丛中搭建的小舞台表演,到后来慢慢地变成了有着灯光特效的大型晚会,曾经的小花坛也变成了大气的礼堂。

    因此,晚会上的节目水平也是很高,因为学校要求每个学院、每个社团都要出一个节目,节目“内卷”无形中提高了节目水平。奈何学校领导要求节目大气、有学院特色、参与度高,让一众学生消耗了不少脑细胞。

    最终,以一场名为《土木不土也不木》的舞台剧结束了这场头脑风暴。

    在接下来的排练中,节目的总负责人是辅导员胡现,本就是以搞笑为主的舞台剧,自然也是欢乐多多。每个人凭借一己之力,展现自己“不土不木”且才华横溢的一面。

    在这场舞台剧中,核心的内容是现在与未来,现在展现的是“土木人”的日常——设计、绘图、实验,未来展现的是“土木人”的光明前途——设计院、工地。

    素有“土木院花”之称的施诗,被安排了一个独特的角色——抱着设计图稿穿梭在大厦中,脸上洋溢的笑容。

    且说向来喜欢独处、不喜热闹的施诗是如何加入这个节目的呢?

    那倒是要归功于潘瑜的软磨硬泡,加上哼哼唧唧地撒娇卖萌了。

    潘瑜坚持不懈和声泪俱下地阐述这次晚会对她将来竞选学生会主席很有帮助,还特别补充了给排水专业的学霸陶最也会来参加这次节目,施诗最终还是妥协了。

    毕竟如果不答应,潘瑜恐会一直向着南墙出发,愈演愈烈之后,说不定还会去看看黄河的风景。当然,施诗知道潘瑜这么积极地鼓动自己参加不是因为她想要竞选学生会主席,而是她想让施诗能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施诗自己从那乱七八糟的烦心事里理清思路。

    但施诗不知道的是——潘瑜知道施诗是喜欢华龄熙的,华龄熙也是喜欢施诗的,可是两个人却怎么都不开口,让她和姚珑干看着着急,便想着让施诗出去散发一下自己的魅力,让华龄熙吃吃醋,说不定就表白了。

    再说回到这场节目,节目虽然由胡现拍板定论,但是想法、设计都是潘瑜主要负责。

    从剧本的设定、特效,到灯光服装,包括舞台剧的最后,为了丰富内容,别出心裁地安排以一段集体舞蹈,都是潘瑜事事亲为。

    多年之后,华龄熙问起姚珑,为什么会喜欢潘瑜,他一脸温柔地回忆,也许就是每次她的风风火火,却又心思细腻打动了他。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不可预测。

    排练的前几个星期,学生会的那些人难得有个机会正大光明地凑在一起,打打闹闹或者一心两用的说着闲话,总之都是以打闹、笑场的种种“不可抗力”结束。

    潘瑜虽是负责人,但是在学生会里大家都是平级,没人真的愿意听她的安排,尽管潘瑜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喊着“我们尽快再从头走一遍就可以早点结束”、“大家回去一定要记得背台词”……

    下一次排练依旧是忘词、忘动作、忘走位……

    这样的情况弄得潘瑜很是糟心,每每排练结束就和施诗、姚珑吐槽抱怨,但能做的也只有吐槽了。

    直到节目验收的前一个月,排练才慢慢步入正轨,而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陶最的建议下,几个学长学姐也加入了排练。

    近距离的接触到潘瑜口中时常称赞的“顶头上司”,施诗确实还是打心底认同的。

    一个多月的排练时间,让施诗明白陶最的追求者众多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心之所向罢了。

    陶最总是笑盈盈的,举手投足间说好听了是优雅,说得不好听了就是慢吞吞的,施诗最开始地时候总也想不明白,这样的人是如何以压倒之势当选学生会主席的。

    后来才随着一次次地排练熟悉之后才明白,陶最是那种目的明确、条理格外清晰的人,他会很快的把任务分解,然后交给适合这份任务的人完成,再加上他的谦逊,周围的人倒是很乐意听他指挥。

    而且许是大学里氛围较为轻松,土木学院中为数不多的女生中,大部分都参加了学生会。

    女生的造势能力是格外强的,所以陶最也变成了当之无愧的“男神”。最让人心动的是这样的优质少年,居然一直没有谈过恋爱,若说周韫森、华龄熙是靠着唱歌俘获女生芳心,那陶最就是十八般技艺全能的“天才”,站在那里不动就能散发魅力。

    而有这样的人参加节目,无疑是添彩的。

    当然,在这段排练的时光里,施诗才发现之前是自己片面了,当然有人喜欢“撒网”式地找女朋友,也当然有真心实意地愿意交朋友的人。虽说交往不深,但是排练的时光,施诗还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