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生意

        林家内院。

    林大太太让婢女端着盅甜汤,自己慢悠悠往自家夫君的书房走。因她今日心情不错,见着书房外伺候的两个娇柔可人的美婢也未见动容。

    照例说了几句贴心话后,她十分自然地提起了林四的事。

    “老四虽不是咱亲弟弟,却和亲弟弟也没差多少了,前几个月帮着照管铺子也是劳心劳力。他如今伤了腿,屋里只有仆役、婢女伺候,到底不够尽心。我想着,还是让他媳妇过来照顾他。老爷觉得呢?”

    林虎想起那个有些泼辣的堂弟媳,眉头一皱,却也无可无不可地应下了。

    林大太太心中一喜,又转了话头,与林虎说了几句地里的租子、商铺的收益、以及往京城送的节礼等琐事,便自觉退下了。

    当天下午,林四太太便坐着辆驴车得得得地到了。

    进林家的黑漆大门前,她嘀嘀咕咕地骂了几句,大意是林四惯会折腾,这回又要她来收拾烂摊子。

    旁边跟着林四给他的寡居老娘买来伺候的丫头春花,这回也跟着来了。本来林四老娘听说儿子伤了,心急火燎的就要亲自进城,好说歹说才被知晓内情的林四太太劝下了,她怕林四这档子事会把老太太直接气升天。老太太便塞了春花上车,说是自己身子骨硬朗着,不需要丫头伺候。

    春花本是个乡下丫头,没进过几回城,这回进林家不免束手束脚。

    其他下人看了不免有些鄙夷,还有些知情的老人便在心底暗笑,这个四爷一家真是够小家子气的。不过转念一想,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四爷夫妇都那个样,又能指望其他人如何呢?

    林四太太可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小姐,她家里是在镇子上开棺材铺的,自小在铺子里帮工,磨炼出一张利落的嘴皮子。谁若不开眼惹上她,能指着你骂个一个时辰不带喘气的。后来嫁了林四,生了个娃娃,这脾气也未见收敛。林家人多半对这位住在乡下的四太太有些敬畏之心。

    她一进小院便骂开了:“林老四!你给我滚出来!你个王八羔子,老娘在乡下给你辛辛苦苦伺候老娘带孩子,你倒好,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还心心念念着别人家的账!”

    小院内的仆役纷纷一脸想笑不敢笑的神情。

    见林四不出来接她,林四太太更是生气,直接大步流星窜进屋内,揪着林四的耳朵就要往床下拖。

    “哎哟哎哟,好娘子,你轻点下手~把为夫这耳朵扯坏了,怎么出去巡铺子?”

    见着自家的母大虫,林四这会儿也顾不得装病了,只想拔腿就跑。可惜耳朵被拽得死紧,逃不开,反而还扯得自己生疼。

    林四太太手下的劲更足了,脸上冷笑连连:“巡铺子?你当老娘不知道你的鬼把戏,巡着巡着巡到那些一身烂肉的娼姐儿屋里?”

    她见林四还要挣扎,直接两个大嘴巴子扇过去,趁他眼冒金星、无力反抗时继续骂。

    “你能耐了啊!从前不过在街头巷尾摸摸大姑娘小媳妇的手,如今连别人家的夫君都敢肖想了?怎么,老娘连个胸前没肉的搓衣板都比不过吗?你要是耐不住寂寞,老娘直接拿那擀面杖来帮你解解渴!要是嫌不够,你岳父家的棺材板多得很,拿斧子劈一劈刚好,还带倒刺的……”

    屋内众人均不敢劝,尤其是春花,脸上神色格外淡定,这是她在乡下见惯了的场景。

    林家内院一番鸡飞狗跳,县衙内却也是忙乱非常。

    何县令昨天接了个“可靠情报”,说是此番前来巡察的御史在隔壁县城不幸染病,恐怕要先行回京诊治。林四和刘家的案子又没法继续拖下去,他今天才大着胆子下了判决。没想到,这下了公堂不过半个时辰,竟有两个声称是御史的人找上门来了。

    他惴惴不安地接见了对方,验过了文书,这才确信自己昨天得的“可靠情报”九成九是被什么人忽悠了。

    只见此人面色红润,一把短须保养得又黑又亮,双目深邃有神,除去那发髻盘得略松不大整齐外,哪里看着像个病人了?更别提还是什么急病在床、已准备启程回京了……

    “谢御史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

    谢从渊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开场白,笑眯眯道:“何县令无需客气,本官不过是来例行公事。”

    何县令松了口气,又听得对方说:“既要考核实绩,水利民生诸事先押后,还请何县令将近一年来的卷宗取出来,让本官查阅一二吧。若是有什么冤假错案,可别怪本官无情!”

    谢从渊喝了口茶水,看着微微呆滞的何县令,笑得更开心了。

    相比倒霉催的林四、何县令,裴宝儿此时的心情不可谓不好。

    从林家出来时,她便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借助林大太太的财力先把铺子开起来,倒也不只是应对林四一事的权宜之计。都说攒钱永远攒不成富人,唯有做生意才能钱生钱。

    虽然林大太太十分精明,将她提出的三七分砍到了二八分,但裴宝儿保住了自己的“专利权”,也就是不必交出自己的所谓“祖传秘方”,也算得上是不错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