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转眼就是中秋,大早,秦家一家子就来了,因着杜老爷子跟着杜辰一家生活,中秋就叫了杜寅一家来过节,如今秦杜两家因着书院,已是亲如一家,杜老爷子就做主喊亲家老爷子一齐来,人多热闹

    大房一家也到得颇早,杜沅姐弟仍是一早就去逛了市集,提溜着满手的肉菜回来

    到家各自寒暄问安后,杜沅就拿出了月饼模具,细细打量。真是好手艺,与她图纸上画的别无二致,她月初给了图纸给侯夫子,请他帮忙打造,她原想跟着学些机括手艺,可架不住事多,要照顾着田里的二季稻,还抽空把买来的杜蔗,在坡上挖出二十厘米的沟壑,把关节处有芽的朝上埋了,填土灌地,施肥照料

    还抽空去了趟绣院,和堂姐接触多了后,她发现她并不识字,但刺绣技艺确实出众,在郑氏的指导下,已能做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了,瞧着她完成的首幅「心经」,这样风骨自成,身形具现,作者却并不认识,真是讽刺。

    伯娘能花大价钱送儿子去南山书院,疏通关系让他进县学,为儿子婚事处处用心,到处打问比量,也为女儿这技艺向郑氏低头,女儿也是用心管教了的,聘买使女伺候,当官小姐养的

    为何,独独不要她学字?

    “锦姐姐,这缂丝,大家的差异往往在于毫厘间,在于对书画作品的品鉴,对文人墨宝的了解,才能制出动人心的工艺品,不若,跟着姑姑,我娘认些字?”

    锦娘一身儿淡青色花罗衫,莲花纹细罗裙,杏眼微怔,带了几许不知名的错愕,瞧着杜沅,又像是没瞧她,双眼失焦,不知在看哪处

    “锦姐姐?姐姐?”杜沅歪了歪头,右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嗯,我知了,多谢妹妹”杜沅只笑笑,便拉了她去染布那里瞧了,这会儿的燃料大多是植物,矿物,动物分泌物染料,都很天然。染色技艺基本是媒染,涂染,浸染几种,反正她都没见过,唯一接触过一次染布相关,还是之前四处旅行的时候,住大理那阵子,去学过扎染,给自己做了身儿裙子,一个背包,还有块披肩,可,唉?这里没有扎染,也对,扎染是云贵那边的了,这会儿,大理和宋通商不久,只能指望许家的生意快眼神过去,把那边的蓝草,不对啊,蓝草根就是板蓝根啊,想到这儿,她拔腿就往书院跑,杜锦娘反应过来撵她,她已奔出二门

    哦,还有答应秦夫子的急救手册,真,论起自己挖坑埋自己这点,她可真是优秀呢

    “锦姐姐送我的?这络子可是给我的?多谢姐姐”杜沅捧着那个朱红色的中国结,真是好手艺,当即挂在腰间

    “说什么这么热闹?”一身儿姜黄裙衫的紫芝过来,

    “可巧,给你准备的恰是茜红络子,正好配了你这身儿裙衫”锦娘笑着递了给她

    “表姐当真好手艺,这样好的络子,让人不忍心用,想装进匣子收存呢”

    “你啊你,当真是长了张巧嘴,络子打来不用,岂不是失了用处,又有何趣味?”

    “姐姐这般心疼我们姐妹,元娘无甚长处,左右对吃食有些心得,这就去做几样来,答谢姐姐巧手”说过,就往后院去了

    后院,李氏带着女儿,儿媳,孙儿媳妇四五人忙活,用着杜沅拿回来的模具,在做月饼,她踱步过去,一一夸赞,然后就拿过早先预备下的馅儿料,面团,到一侧擀皮做梅菜扣肉饼了

    趁他们忙活着烤制月饼,她把卤料丢进锅里,开始备菜了

    薛氏在家想必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婆母祖母一众都在忙活,她也就跟着摘菜,剥蒜打下手

    到底人多,也都是厨艺好手,整治出了一大桌色香味儿俱全的饭菜

    用得一大家子人喜笑颜开,吃得心满意足

    用过饭,锦宁提议去逛庙会,今日外头可热闹

    郑氏顾及小儿杜仲,推了,最后就锦宁带着媳妇儿弟妹一众出门去了

    薛氏和锦娘姐妹都带了及腰幕篱,杜沅惯来不受这拘束,又仗着年纪小,推了没戴,紫芝也推说不戴,兄弟都在一处,也是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