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五章:他一日不复明,我便一日不嫁

    事情经不起推敲,越是细究越发现自己在这个宫中孤立无援,身边没有一个可用之人,很多话无处诉说,很多委屈无从说起,在看到公子彦的那一刻,她似乎找到了归依。或许因为他是自己到这个异世见到的第一个人,就算他怀着别的目的,苏白都决定暂且相信他,和他同一阵线。

姜后强忍着翻涌的怒意,咬牙切齿地说:“王上可要好生管教长公主,宴席之上,公然与男子亲昵,公子央可还看着呢!”

赵王亦是一脸阴沉,“可有问清楚,她入宫前与公子彦是何关系?”

“大长公主与她走得近,不妨问问她。”姜后顿了一下,又道:“就算长公主要把公子央让予阿妙,也万万没有自毁声名的道理。王上,妾为您背了锅,可这个假公主的入宫是计划之外,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让她以长公主之尊入宫。但她的一言一行代表赵国,可不能由着她继续这样下去。还有那个公子彦,他想要的是一隅安身之处,可除了这些他或许还会想要更多。”

赵王不以为然地笑道:“田宗彦想要翻身?绝无可能!且不说他眼瞎腿残,就算他耳聪目明,他已不是昔年的太子彦,他的齐国的羽翼已被齐王铲除,军队也被齐国新任上将军田应收入麾下,田宗彦的手下只余他昔年的亲卫,这些年也死得差不多了。退一万步讲,他就算还能调动齐国的军队,粮草辎重又如何调派?他在赵国的这些年,可谓是一穷二白,谁愿意跟着他玩命打仗,开疆拓土?”

苏白灿若星辰的笑容,如同刺入姜后胸口的利箭,血肉模糊的同时带来无法平复的疼痛。曾几何时,趴在公子彦腿上巧笑倩兮的人是她,如何却换了容颜。

“其实王上不妨把公子彦接入宫中居住。”姜后笑意不变,雍容华贵,显示出一国王后的端庄大方,“他的宫外处境窘迫,此举也算是报答他救出长公主的恩情,好叫列国知晓,赵国也是知恩图报,不计前嫌,日后会有更多的饱学之士前来投奔我赵国。此其一。其二,公子彦的实力委实叫人看不通透,将他置于眼前,可以随时掌握他的一举一动,不论日后是帮他还是与齐王联手,都对赵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赵王面色微沉,还未及做出答复,只听见姬央低沉浓厚的嗓音在觥筹交错中骤然响起。

“臣启我王,央不远万里来到邯郸与赵国结亲,缔结两国渊盟。无奈长公主受掳,央心急如焚,四处打探,日夜无眠,得知长公主平安归来,央甚幸之,祈愿长公主从此福禄无双。但臣苦思数日,决计尽快迎娶长公主,护她一世周全。”

姬央的公然求婚,得到的却是全场鸦雀无声。

其实对于赵燕的会盟,列国持观望的态度。

早在苏白失踪时,就有人言这不过是赵王瞒天过海的把戏,为的是不把苏白嫁到燕国。原以为,苏白会一直失踪下去,将这门亲事化于无形,最终以妙郡主的代嫁宣告赵燕的会盟,但郡主许国与长公主许国,性质自然是不同的。

可是把长公主带回来的却是齐国的公子彦,一个最不愿意看到赵燕会盟的人。

大争之世,讲求的是远交近攻。赵国与齐国接壤,数十年来战事不断,此消彼长。自赵惠王继位后,赵国日渐强大,一连数场大胜直逼临淄,连下十四城,一举奠定赵国的崛起之路。十数年后,田宗彦横空出世,南征北战,以屠夫的恶名横扫列国,收复被赵国侵战的十四城,坑杀赵国二十万人,大伤赵国元气。而在北面与赵国接壤的燕国,趁势作战,而使赵国腹背受敌,难以两面作战,最终只得与燕国联手,却也不是田宗彦的对手。

在列国以为田宗彦会继任齐国国君之时,田宗彦却如殒落的繁星,一夜之间眼瞎腿残,让位于叔父,远走赵国为质,表明齐愿与赵会盟的诚意。而此时赵国又与燕国示好,齐国怎会乐见其成。无论田宗彦怀着怎样的心情入赵,他都是齐人,一个为齐国而战的军人。他当年攻打赵国,便是为了有朝一日直取燕国,又怎会眼睁睁地看着赵燕成了儿女亲家。

赵王一声大笑化解了殿中尴尬的宁静,“公子央出类拔萃,才识过人,能得此佳婿,乃是我赵国之幸。只是,小女遭此劫难,寡人这个当父亲的甚为心疼,想多留她几年,不愿意让她过早地出嫁。尤其是燕地近来也并不太平,把她送到燕国去,山高水长,难以照顾周全。不是不相信公子,而是舍不得这个女儿。小女失踪时,寡人的甥女妙郡主为顾全大局,主动请嫁,寡人想和公子央商议一下,若是公子着急成亲,妙郡主乃是不二的人选。”

“下臣听闻妙郡主乃是公子青未过门的妻子。”姬央见过一次阿妙,被吓得魂飞魄散。

赵王道:“大局为重,寡人也只能是先国后家。”

“可是……”

姬央据理力争,被苏白软软糯糯地打断,“公子央,你想娶我,我就一定要嫁你吗?你口口声声赵燕会盟,只要是我赵国女子便可与你成婚,又为何执意于我而拒绝阿妙。”

“不瞒公主殿下,央心悦于公主,愿与公主结百年之后,白首不离。”姬央抑制不住起伏的心潮,眼睛往声音地方向望去,却见她与田宗彦状似亲昵,十分刺眼。

苏白扶着田宗彦的手起身,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美色误国,恐怕我这一次要借公子的美色一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