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6 第16章 妥协的艺术

    白知景欢天喜地地挂了电话,立正稍息敬礼一气呵成:“报告老师,我爹说我自由了,再见!”

    他趾高气昂,迈着小正步往外走,把面色铁青的语文老师抛在脑后,宋宝贝和个受了欺负的小媳妇似的,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边。

    俩人一前一后出了办公室,到了走廊里,白知景一个刹车,宋宝贝“哎哟”一声撞上了他的后背。

    “你不是和我决裂了嘛,”白知景转过身,撇嘴说,“那你还跟着我。”

    “景儿,”宋宝贝皱了皱鼻子,“你也带我走呗,我也想自由,我想跟你和好。”

    白知景从鼻子里哼出了一口气:“那不行,随随便便就和好,显得我多没面子啊,我大小也是个帮主。”

    “那我和你说对不起,”宋宝贝扯着他的袖子,“景儿,我不是真心和你置气,我那就是瞎说的!”

    “那好吧,”白知景一听这话立刻就咧开嘴笑了,笑了没两下又觉得自个儿不够端着,于是倨傲地一抬下巴,用挺勉强的语气说,“那我也跟你和好吧。”

    宋宝贝感动了:“景儿,你真好。”

    “不过大宝,”白知景这架子端了每两秒就端不住了,委委屈屈地瘪了瘪嘴,又说,“你以后可别再这样了,弄得我怪伤心的。”

    动不动就把绝交挂嘴边,他心里头不知道有多难受呢。

    “我也伤心呢,你早上只顾着打游戏,上课都不和我说话,只和齐小方讲话,我给你写纸条你都不回,还叫我别吵你,我都以为你再也不理我了。”

    宋宝贝闷闷不乐的,说到这茬儿快把自个儿眼泪说下来了。

    “那我以后也不这样了,”白知景揽住宋宝贝的肩膀,“大宝,以后我上课只和你讲话,只跟你传纸条,咱们俩才是最铁的。”

    宋宝贝看着他:“那往后要是还有人借你PSP,你上课还打吗?”

    白知景这下子愁了,皱着眉头思索了几秒,才艰难地做出决定:“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我就玩十五分钟行吗,剩下三十分钟都和你讲话。”

    “那成。”宋宝贝乐了。

    白知景也跟着开心了,歪着脑袋问:“大宝,你以后还跟我决裂吗?”

    宋宝贝摇了几下头,神情挺认真:“景儿,我铁定不和你决裂了,多闹心呐。”

    俩小孩儿的交流方式又直接又简单,一丁点儿弯弯绕绕都没有,统共就绝交了十五分钟,在楼梯间重修旧好,勾肩搭背地奔向自由去了。

    -

    两个人找了个网吧打游戏,白知景玩了会儿觉得没意思,眼瞅着饭点就要到了,他和宋宝贝知会了声,打了个车去医科大找应许了。

    暑假期间医科大不对外开放,只有出示学生证才能进,白知景和看门老大爷唠了会儿嗑,顺便蹭了蹭保卫室空调。老大爷被逗得一个劲儿笑,硬是要白知景留下来一道吃午饭,还说要把白知景带去夕阳红麻将馆,让麻友们一道乐呵乐呵。

    白知景远远瞅见应许从学校里边出来了,跑到门边冲应许摇了摇手,又婉拒了大爷的午饭邀约,解释说:“我今天都约了人了,不能和您一块儿吃饭了。”

    “哟,”大爷趴在窗口,玩笑说,“你行程还挺忙?”

    “那可不是,”白知景还挺骄傲,“太多人都想约我吃饭了,真是忙不过来。”

    应许走到校门边听见这话,笑着说:“都谁约你吃饭了,十根手指头数得过来么?”

    “我爹,我爸,宋大宝......”

    白知景举着一只手,说一个名字往下掰一根手指头,掰到第三根就卡壳了。

    “就没了?”应许眉毛一挑,“小帮主,这才仨人啊?”

    “我还没说完呢,”白知景两手叉腰,下巴一抬,“还有整个夕阳红麻将馆,里头注册会员可有一百多人呢!”

    大爷笑出了声,应许往白知景脑门上呼了一巴掌:“把你能的!”

    俩人在学校对面的学生街找了家吃炸鸡薯条的小店,白知景眉飞色舞地把上午补习班的事儿告诉给应许,其中添油加醋地渲染了自己有多么聪明智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了弱小的宋宝贝,并且不畏强权,在压迫下奋力反抗,赢得了宝贵的自由。

    “可以,”应许听这一通天花乱坠也没听出个什么门道来,言简意赅地总结道,“中心意思就是你又翘课了。”

    “你还大学生呢,理解能力真不行,我这是翘课么我,我爹都同意我不去补习班了!”白知景听应许这么说,一下子就蔫巴了,一只手托着下巴,很惆怅地叹了一口气,“薯条啊薯条,怎么就没人理解我呢?”

    应许戴上一次性手套,拈了根薯条递到白知景嘴边:“喏。”

    “我不吃,”白知景很有骨气地扭过头,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瞥了应许一眼,又说,“你都不理解我!”

    应许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把那根薯条在番茄酱里打了个滚儿,糊上厚厚一层酱,再送到白知景嘴边:“这次理解你了吧?”

    “还成吧,”白知景把薯条叼过来吃了,“一根只能算有点儿理解。”

    “再来一根?”应许问,“两根够不够?”

    “两根还不够,三根才达标,”白知景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地说,“四根五根不嫌少,十根往上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