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66 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九月中旬的时候,顾之恒一行人还在路上。

    途中景致从一开始的坡地山谷,渐渐变成了平原,从郁郁葱葱的松林到红枫满山,温度也慢慢降了下来,时不时能看到裸露在外的黄土,玉京也就近在咫尺了。

    周瑾这是第二次来玉京,第一次来时的印象,早就不太记得了。

    他勒紧缰绳,举目四望,玉京的地界,宁安自是不能比,连这通往玉京的路都平坦极了,足够四辆马车通行,连杂草都没有。

    他听父王说,当初这铺路的土,都是经过炒制的熟土,杂草不生,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不知投入几何,才能成就这万邦来朝的盛景。

    玉京是个好地方。

    顾之恒跟着跑了一路,也有些激动,他怀里还揣着隋愿给父亲写的信呢。

    “二弟,咱们直接进皇城吧,可能其他人都已经到了。”周勤这一路疾行真是累惨了,此刻已是两股战战,双腿都僵硬了。

    周瑾笑着应下,神态轻松,“是,恐怕其他人都到了,咱们也不能太迟。”

    今上子息不丰,十二子,如今一共只留存五子,太子守在玉京,三位王爷各自领了封地,还有一位王爷说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并未离京,一直在玉京休养。

    对比上一辈,如今的王爷可少了很多,这也就是今上让龙孙们去贺寿的一大原因。

    周瑾知道顾之恒的事儿,便直接让他自去办事,不用守在他身边。

    顾之恒摇头,他还记得世子遇刺的事儿,“世子在哪我就在哪,玉京这里或许也不安全。”

    周瑾先是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眼里满是欣慰与信任,又拍拍他的肩,随后笑着道:“不必担心,只要进了玉京,过了城门,有了名录,我们一定安全无虞。”

    赵智也在一边附和,胸脯拍的砰砰响:“难得回来一趟,你媳妇肯定嘱咐过你事儿,快去快回吧,我还在世子身边呢。”

    顾之恒再三推辞,终于确定无碍后,感激的朝大家道谢,才纵马离开。

    赵智很是感慨,“以前我以为老顾开玩笑,没想到他媳妇真是玉京的,这可真是……”

    周瑾听着他絮叨,嘴角含笑,并未插话。一边的周勤听的心头有气,脸上的笑都要维持不住了,顾之恒可以说是被西卫赶出去的。

    隋国公府并不难找,历经百年的世家不多,隋家就算一个,钟鸣鼎食,极尽富贵,在寸土寸金的玉京繁华地界,占了足足一条长街。

    顾之恒怀里揣着隋愿给的信,自信满满的一路往隋国公府去,再一次踏上这条路,他心中有些激动。

    以前过来,他还是个满脚泥的傻小子,如今,他已是脱胎换骨。

    不过,现实很快给了他迎头一击。

    门房打量了他老半天,见他一身普普通通,看面容也不熟悉,听口音更不熟悉,便慢悠悠的拒绝了。

    “我们国公府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每年这种穷亲戚一堆,若是个个都放进去,那还得了。”

    顾之恒初时还带着笑,作了一番解释,说自己想见国公府三房老爷,不过门房的面色倒是越发不屑,也压根就不相信。

    他想起隋愿以前嘱咐他的话,下人最擅长踩高捧低,在家中虽然不必太过严厉,但也不能面善心软,有那种心气高善心机的奴才,最喜欢看人下菜碟。

    总归他不用求着国公府,隋愿也说了,对国公府的人不用太亲热,顾之恒本来就只想见见父亲,也不需要舔着,更不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想了想,还是转头就走。

    赵智见顾之恒这么快回来,很是奇怪。

    顾之恒也只是笑笑,没有说缘由,他觉得自己和隋国公府还是离的太远了,不过也没必要靠太近,连父亲和隋愿都说不必。

    周瑾一行人很快就入了皇城,略微休息一天后,三王子嗣也就都聚到了一起。

    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皇祖父,落脚地自然是皇宫,而顾之恒和赵智等一干护卫进不去,只能留在外面等命令。

    大周一共二十六州,三个封地的王爷各自领了三州,俱都是在边疆。

    这次今上大寿,特意嘱咐三位王爷将孙子们都派出来,要好好看看,大概怕以后机会不多,看不到了。

    不过三位王爷的子息都不太多,镇南王只得二子,定北王只有一个独子,平西王最多,有三个儿子。

    三王的子嗣也相互没见过几次,此时都站在一起,其实也不过就六个人,相互打量,大家年纪相差不算太多,都已经成婚生子,气氛倒也融洽,纷纷拱手打招呼。

    其实也分了圈子,一番介绍后,谁是嫡谁是庶一目了然。

    周瑾看着肥头大耳的平西王嫡子,见他喋喋不休,有些无言以对,倒是和定北王的儿子相视一笑,虽没有言语,却能觉出是一路人。

    众人没说几句,便听到尖声尖气的小太监在传话,“太子殿下到。”

    “拜见太子殿下。”

    六人纷纷跪下,一国储君,他们的亲大伯,也没见过几次。

    周瑾恭谨地磕头,随后微微掀起眼皮打量,只见一个杏黄身影在眼前走动,衣摆宽大,看着微微有些发福,不过声音倒是洪亮。

    “起来吧,哈哈哈……”太子爽朗地笑,“没想到孩子们都这么大了,不用太拘礼,按礼你们该称呼我一声大伯。”

    周瑾顺着其他五人一起,拱手恭敬道:“周瑾拜见大伯。”

    这时才看到太子的形貌,圆润的中年男人,圆脸圆眼睛,肚子微微鼓起,神情慈和,十分亲切。

    太子以前和平西王熟悉,他首先拍拍平西王嫡子肥硕的肩,“周瑞是吧?很好,不错,高大结实,有你父亲的风范。”

    他神色微微哀伤,“说起来,我与你父王也有许多年不见了。”

    周瑞也跟着感叹,壮硕的身子微颤,恭敬回答:“大伯,父王也时常念叨您呢,总是和我们兄弟说起以前在玉京和您一起的日子。”

    太子也感叹了几声,随后目光转向周瑾:“五弟的孩子,也长到这么大了。”

    他目中带着回忆,微微一笑:“你与你父王简直一模一样,听说你在军中领职位了?”

    周瑾连忙拱手,“我和兄长一起随着父王历练,不过是个虚职,难为大伯关心。”

    周勤见他竟然提到自己,连忙拱手和太子行礼,又听他说什么虚职,嘴角的笑微微一僵。

    太子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到了,眼里露出一丝更加温和的笑意。

    定北王的儿子周荀是庶子,在这六人中最沉默,太子和他也只是寒暄几句便没了。

    见完太子后,又去见了太子的孩子,太子膝下有四子,是这一辈兄弟子嗣最多的,四子年纪相隔不超过十岁。

    一行人都认识完了后,宫里的大监来传旨,说是皇帝公务忙完了,让大家赶紧去觐见。

    太子便匆匆的领着一堆龙孙去了皇帝那,果然聚起来后,也算浩浩荡荡,他也早就安排好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