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4章:京师

    平阳府被来路不明的反贼攻占的事情传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又是数日,而紧接着的便是当地知府调动卫所驻军平叛结果险些全军覆没的战报。连续的坏消息让本来就因为阉党一事而焦躁的崇祯皇帝感觉到了愤怒。

    朝堂之上。

    年轻的崇祯帝面色阴沉,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他这才发现原来这大明江山竟然早已经千疮百孔。

    五六月时,北方奴酋兵围锦州,又攻宁远。

    八月,哥哥熹宗病死,自己继位。

    后又传来南方各省灾害频发,漕粮税款无以为继。

    而这边他本想集中精力,扶植士林力量斗倒权阉魏忠贤……结果这事才办了一半,那西北平阳府却又出了反贼!还攻破城池,裹挟百姓,甚至击败了当地卫所驻军!

    此时,正想做出一番作为的崇祯帝哪里还能忍耐?于是立刻便召集内阁,商议平定反贼一事。

    此时的大明中枢,新帝登基,朝堂诸公的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了政治斗争当中。

    所有人都清楚这个权力迭代的关键点上,谁掌握了主动权就意味着未来数年,甚至十数年中掌握了这个庞大国家的主要权利和利益。

    无论是之前被阉党一派斗败的东林党人,还是代表各省利益的其他党派大臣,哪里有心思管那遥远西北一处小小的谋反之地?

    和从小便是皇家贵胄,并不了解情况的崇祯帝不同。

    满朝诸公哪个不是由科举从地方入仕途,历经多年摔打攀爬才走到今天的?

    在他们看来,不要说小小一个平阳府,就是整个西北也不如他们如今所做的事情来的重要!

    凡是造反之事,没有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背后支持,仅凭那些泥腿子又能做成什么事?

    自古以来,世人都知秦末陈胜吴广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凡是农民起义,哪个不是惨败收场?

    那些大字不识的泥腿子只能在被逼迫的毫无活路的情况下逞一时血勇,真要是成大事,还是得有他们这般掌控着一个国家真正经济、政治、人才命脉的大族才能成事!

    因此。

    对于平阳府一事,事实上整个大明中枢的权力机构都是不甚在意的。

    除了少数几个真的信奉“忠君为国”的文武官员外,大部分朝堂大佬的精力根本没有往平阳分上那么一丝丝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

    崇祯的重视也仅仅是化作了十分好看的诏令,所谓调动大军,雷霆镇压之类的事情……最终也只停留在文书命令上罢了。

    事情一直拖到十月,平阳附近各州府才在京师来的命令下慢腾腾的组织起了三万余明军开赴平阳镇压。

    然而这边各州府刚刚调动驻军,那边,早已经派人带着‘白虫’向各地渗透潜伏了一个多月的罗申也彻底掀开了底牌!

    大批在各地州府、乡村中潜伏已久的‘眷属’一夜之间纷纷从各地内部发动了如同平阳一样的叛乱。

    在植入一夜后便能将一个人变成同伴的‘白虫’的帮助下,山西布政使司境内的顺德、东昌、开封、归德、潞安、汾州……各地皆时发动了大规模叛乱。

    在各地明军都严重吃空饷的情况下,各地又抽调军队围攻平阳的空虚时期……这些潜伏的眷属在各地都形成了以多打少的情况。

    纷纷顺利的控制了大量的城市。

    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