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9章

    春节前这段时间,姜晓和陆奕照着姜父规划的线路把首都基本游玩了一遍。

    前世她和自己爸妈曾经来过,很多地方还有印象,可以充当陆奕的导游,只是以前不知道那么多传说故事,不如这次游玩得这么有趣。

    比如姜晓就知道了故宫的建筑非常强调对称性,而且全是榫卯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在景山的万春亭往远处望,能清楚看到一条中轴线,把首都分成了南北两半,还知道了天坛地坛的建筑是符合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两人不仅照了很多的风景照,还合了不少影,这都是姜晓和陆奕拜托经过的路人帮着他们照的,也算是不虚此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除了游玩,两人还找到姜父推荐的各处美食,品尝各种美味佳肴,每天过得兴高采烈,倒一点没感受到紧张的气氛。

    回到家后,姜晓便帮着陆奕把游玩的线路和景点特色整理出来,然后让陆奕写作文,写完后还要念给大家听,让大家帮着提意见,哪里写得好,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

    陆奕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姜父母的态度很和善,意见也很中肯,每一条都在关键点上吗,提到了他很多他以前没想到过的问题,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和理解,对他帮助很大。

    几天下来他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变得自信了不少,每天写完作文,他还会主动地组织大家听他朗读,虚心向姜父母请教。

    姜父母对他这种认真好学、努力上进的态度非常满意,也更加喜欢他,三人的感情更进了一步。

    到了星期天休息日,姜父母还会带姜晓和陆奕去逛商场,给姜晓和陆奕添置衣物。

    每次进商场,姜晓都止不住地感叹,首都真不愧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就连最普通商场都比省城最大商场的规模大,衣服样式也更时髦漂亮,而且上新速度也很快,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衣服,选择面更广。

    姜晓难得回来一次,姜父姜母也心疼自己的女儿,恨不得一年四季,从里到外的衣服都给姜晓都买新的。

    姜晓虽然也爱美,但一想到家里满满一衣柜基本没有穿过的衣服和青山村那一柜子的衣服,还是拒绝了。

    她打算好了,走的时候,从原主衣柜里挑几件适合在乡下穿的带回去就很好了。

    姜父姜母说服不了她,便把目光转向陆奕,开始花费心思的打扮他。

    姜晓自然没有意见,还和父母一起为陆奕挑选衣服,陆奕从来没有见过阵仗,非常不好意思,直说他一个男人,还要下地干活,有身换洗的就行,不用弄得太复杂,买的太多也没地方穿,让姜父母买自己的。

    姜晓见他不自在,便跟父母说好,自己有钱攒了布票,陆奕的衣物都自己家出钱,不用父母花费,陆奕才稍为心安了点。

    除此之外,姜晓还给陈嫂、建刚兄弟一家,还有村长等处得好的邻居都带了礼物,也不枉来首都一趟。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的游玩,让陆奕和姜晓非常开心。

    虽然现在的首都和姜晓前世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前世的繁华漂亮,但有一种特别的、属于这个年代的生活气,让她觉得既新奇又激动。

    陆奕更是快乐,来首都看看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现在到了这里,处处都和他生活的青山村不一样,更繁华更美丽更有生活气,处处都新奇。

    这种落差激发了他学习的欲望,想要努力学习知识,改变青山村的穷困现状。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春节越来越近了。

    按照姜家的习惯,年三十家里要团年,姜父的母亲和弟弟一家都会到姜晓家过年,姜晓家得准备丰盛的食物来招待他们。

    虽然现在国家要求勤俭过年,但是按照传统,还是得有鸡有鸭,有肉有鱼,才算是完整。

    而且以姜奶奶的德性,真要是少了哪样,她会念叨一整年,说姜父一家慢待了她,看不起她,连过年都要克扣她,不让她吃好东西。

    姜奶奶和姜二叔赋闲在家,不用上班,三个堂弟也放寒假,不用上课,他们专门提前给姜父打了电话,年三十中午就要过来吃饭,姜父以自己要上班,家里没人弄菜为由,好说歹说劝住了他们,只答应让他们下午再过来。

    这让姜晓大大地松了口气,虽然过年家里闹腾点会增添喜气,可那家人一过来,那绝对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