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3章

    两天后陆奕和队长又去了趟公社,询问狍子怎么处理了,没想到竟牵了两头耕牛回来。

    这两头牛一只正当壮年,另一只年龄稍微小点,也能下地干活,眼看要春耕了,来得简直太及时了。

    青山村立刻沸腾了,自从队上的耕牛病死后,就一直没再添置,犁地基本都靠人工,只有时间紧迫,才会把村里的那头毛驴拉出来顶顶。现在一下子有了两头,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两头牛都很壮实,铜铃般的大眼睛湿漉漉的,好奇地看着热烈欢迎它们的村民们。

    几个小孩子冲上去想拍它们的脑袋,又想爬到背上去,马上被一堆大人上前拦住,现在这两头牛可是大家的宝贝,不能有一点闪失,轻易不能碰。

    队长点了村里的养牛好手,一个五十多岁的大爷,让他以后负责照顾这两头牛,又招呼几个小伙收拾牛棚。

    这位大爷本就是孤家寡人一个,马上跟村长表示以后就住牛棚里了,一刻不离地照顾它们。

    队长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自己没看错人,这两头宝贝交给他,放心!

    村里人向他打听公社怎么会突然一次性给他们村配两头牛,队长的解释是,公社一直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早就想给他们村配牛了,只是一直没遇到机会,现在是机会到了。

    不过姜晓心里清楚,这肯定是那头狍子换来的,打猎小分队的成员们也明白,并且对这样的结果都很满意,他们也算是给队上做了贡献,虽然队长没说,但是绝对会把他们的功劳记在心头,年底算工分的时候不会亏待他们。

    除了这件大喜事,队长宣布的另一件事也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那就是陆奕投到报社的稿子被录用了四篇,得了二十元稿费,而且其中一篇已经刊登出来,剩下的三篇会陆续刊登。

    队长把报纸拿回来一张,村里认字的不认字的全都捧着仔细看,夸陆奕聪明不得了,十里八乡有几个小子能有这本事,真是替青山村争了光。

    来看热闹的知青们远远地望着陆奕,都不敢相信,他们凭着自己的文化上的优势,也想到了投稿这法子,可惜被录用的很少,没想到陆奕这个文盲写的文章却被报社刊登出来,简直就是离谱!

    姜晓和陆奕回到家里,陆奕把耕牛的真实情况说给了姜晓听。

    和姜晓猜测的一样,这次公社书记的招待令前来视察的领导们很满意,于是书记对于青山村的贡献也就很满意,就用了两头耕牛补偿他们。

    “书记也看到了报上我发表的文章,一个劲儿表扬我,说我给公社争了光,要我继续努力,我的成绩他都看在眼里。”陆奕想着书记对他说的那些话,两眼亮闪闪的,白皙的脸上透着红晕,心情很激动。

    “我就说你写的文章不错吧,你还不信,所以啊,做事得有拼劲儿,爱拼才会赢,不能畏首畏尾。”姜晓趁机鼓励他。

    陆奕回想起当时自己的纠结和担心,觉得在村里的平淡日子,似乎把他的锐气磨去了不少。

    自己还年轻,要敢想敢干才行,要是安于现状,害怕失败,终将会是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冲着姜晓重重点头,心里涌起了一股豪情,站起身,拿出那本农书,对姜晓道:“我这就研究下平菇怎么种,晓晓,我会为了我们的未来努力的,不会拖你后腿。”

    姜晓就喜欢他这干劲十足的样,走到他身旁,和他一起讨论书上写的内容。

    照书上所写,平菇适应性强,易于栽培,产量又高,而适宜养植的材料很多,其中以新鲜的棉籽壳、木屑、甘蔗渣和麦草粉效果最好。

    “棉籽壳这会没地儿找,我们试着种,要不了多少材料,就选木屑吧,木工房里存了不少木屑,尽够我们用了。”陆奕用手指在材料上划过一遍,心里有了数。

    “行,听你的,这个我不太在行,靠你了。”姜晓决定把种平菇这事完全交给陆奕,让他独立完成。

    “要是人手不够,你可以找建国建刚帮忙。”姜晓想了想接着道。

    “好。”陆奕自信满满,“遇到不清楚的就和他们商量着来,三个臭皮匠,能顶上一个诸葛亮,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干成,我先去找木屑。”说完陆奕就兴冲冲地跑出了门。

    日子就这么平淡又快乐地过着,天气也越来越暖和,到了春耕的时节。

    这天,生产队队长站在农田梗上,提着开工锣,用力地敲了一下,扯开嗓子喊道:“开工咯!”

    听着村长的吆喝,村民们穿得精精干干,提着农具,陆陆续续地从家里走出来,这些村民都在家闲了一个冬天,早都盼着春耕开工,能多挣点工分,好让日子好过些,所以现在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兴奋地笑容,一边走还一边跟着吆喝:“来咯!来上工咯!”

    然而知青点的知青们就没那么快乐了,听见队长吆喝,不少知青就愁眉苦脸地叹口气,不情不愿地拿起门口放的农具,往农田走。

    这些人里表情最难看的当属蒋茜了,她好容易在镇上死命地打工挣钱,还写信回家给大姐,谎称自己生病了,请她寄了些钱来资助,才终于凑够了欠姜晓的钱。

    为了减少开销,还是走山路走回的青山村,没想到才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就要开始春耕了。

    关键今年她还没有姜晓的帮助,必须努力做活计,不然就只能饿肚子。

    她一边活动筋骨,一边叫苦连连地往田里走,还没走到,就看见被众人围住,神采飞扬的姜晓。

    看着她精致的小脸,和脸上志得意满的笑容,想想自己辛苦的打工生涯,气得牙痒痒,真想扑上去抓花她的脸。

    可惜姜晓被众人围着,她要是真去,说不定先就被这些村民挡住了。

    所以只能站在远处看着姜晓干瞪眼。

    姜晓倒不知道蒋茜在远处放暗箭,她跟村民们一起站在田埂上聊天,等待队长分配任务。

    “姜知青,我听说你家冬天也种了蔬菜出来,怎么种的啊?”

    “是啊,你教教我们,我们也种点,冬天就不愁吃了!”

    姜晓还没回答,就听队长笑呵呵地回答道:“不止是这个法子,我们姜知青还有别的好法子种田,可以不仅让大家交齐公粮,还能全年吃饱!”

    队长说完直接就愣住了,怎么一高兴就把这事给说漏嘴了!答应好先不张扬的!

    “什么办法?姜知青你快跟我们说说!”村民们听队长这些说,也顾不上问种蔬菜的问题了,连忙问道。

    还好姜晓反应快,卖了个关子,没有直接回答,“我还在家里研究,等研究出来,再告诉你们。”

    一听姜晓这么说,村民们顿时有点打鼓。

    在自家地种点东西,种坏了也没什么,最多是浪费点种子,但在这公家的田里,要是种坏了,会出大问题,那可是破坏生产了。

    姜知青是城里来的,能懂种田吗?

    队长这时反应过来,不等大家再追问,便开始分配任务:“别光站着了!咱们快开工!男同志负责耕田犁地,女同志搬肥撒肥!”

    村民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开工吸引,不再纠结之前种地的事,吆喝着干活,田里顿时一片繁忙景象。

    因为多了两头耕牛,犁地比往年要轻松一点,进程也要快一点。

    运肥撒肥的女知青们则叫苦不迭。

    其实这活说起来不累,但因为是沤了一冬的农家肥,恶臭熏天,臭得人都快昏过去了,于是大家就怂恿曲倩找队长,申请去打猪草。

    今年队里多抱了两头猪仔,需要的猪草多点,队长一般都安排体弱的人打猪草,相应的工分也要少点,不过女知青们管不了那么多,这真要弄一天的肥料,饭都别想吃下去。

    队长听了曲倩的申请,又看了看那几个捏着鼻子不肯做活的女知青,叹口气,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