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章【青年】

    游戏厅里有几台水果机,界面很简洁,其实就是变相的赌博,有8个选项可以下注,赔率不等。

    当时这种机器真是害人不浅,赢的几率也不是没有,完全取决于老板心情,老板要是开的地狱难度,那你肯定凉凉了,谁去都赢钱老板不得赔死。

    人如果产生了赌瘾那真的太可怕了,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根本停不下来,惨不忍睹,痛不欲生,走投无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些成语光看看就觉得很可怕了好吗?

    (十赌九骗,古人诚不欺我,人类的智慧在赌博这件事情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刀哥再次郑重告诫书友,这里画个重点【任何形式的赌博,都带有欺骗性】不信的话可以自行查找,刀哥不能说太细,里面水太深。)

    珍爱生命,早日戒赌,远离赌博,不赌为赢。

    小俊平时当然不会玩这玩意,那次正好兜里剩一个币时间差不多该回家了,想着要不赌了吧,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你问小俊为什么不拿回家下次来玩,有次小俊是那么做的,币子放衣服兜里准备第二天去玩,好巧不巧,那天母亲洗衣服,掏衣服兜时给币子翻出来了,直接暴怒,叫上父亲一起,男女混合打小俊,那画面太美,不堪回首。那次之后小俊就涨教训了,毕竟记忆太深刻了。

    小俊知道几率低,想着反正也很难赢,压了赔率最大的,一赔一百二。游戏开始,一阵悦耳的音乐声中,光标做快速顺时针旋转,慢慢的速度降了下来,最终停在了上面最正中大奖位置,啾啾啾啾,光标不停闪烁。小俊看着结果人直接傻了,这个几率怎么解释呢?相当于现在游戏里的转盘抽奖,小俊当了一次欧皇,最高奖励一发入魂,你敢信?

    游戏结束,领取奖励,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按下退币键,机器一顿哗哗作响,这声音实在是太美妙了。听到这声音游戏厅其他人有的游戏都不玩了,过来围观,这是什么运气啊!开挂了吧!老板也来了,小俊问老板这些币能换成钱吗?老板说你留着慢慢玩吧,小俊只好拿着币回家了,当然进门之前先给币藏好了,这么多币我得玩到什么时候啊?

    第二天上学,小俊第一次那么大气,跟同学们说,今天放学后都别走,我请大家打游戏,然后感兴趣的同学就跟着小俊组团去玩了一次,还有几个女同学也跟着去了,什么游戏也不会玩,小俊还手把手教学来着。小俊游戏生涯最高光时刻莫过于此。

    那时候的孩子纯散养,到点回家吃饭就行,吃完饭又可以接着出去玩,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外面做游戏,丢手绢

    捉迷藏(躲猫猫)

    过家家(相当于角色扮演)

    打弹珠(蹲在地上,有的孩子是单腿跪地,像求婚一样……用手指控制母弹瞄准发s击打其他人的弹珠,玩法很多,相当于桌球简配版)

    还有赢方牌,圆牌的游戏(卡牌游戏的雏形)

    还有跳格子,摸瞎子,木头人,骑马打仗,弹弓……游戏种类相当多,80后的童年是真的快乐啊,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候的小俊每天沉迷游戏厅,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为玩游戏这事小俊没少挨打,打也没用,跟吸毒一样,小俊已经无可救药了,感恩九年快乐教育,让小俊没有中途辍学,混到初中毕业。要不然找工作时学历栏只能填小本了。

    父母那时候恨的不行,你说你笨的话我们也就认了,脑子也好用,之前学习也一直挺好的,就因为玩游戏,高中都没考上。

    步入社会之后小俊发现自己基本上是个废人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有个名词称呼小俊这种人,快乐闲杂人等。

    有次小俊去工地找工作,工头看小俊身体单薄,长的太弱鸡,没用他搬砖,跟着一个30多岁的南方女人一起把沙子和水泥用一定的比例搅拌在一起,俗称“和泥”,女人跟小俊说着半金银半金银,她口音很重,小俊是东北的没听懂意思,什么金银,没看到啊,后来才整明白,她是让自己用铁掀把水泥沙子搅拌均匀,工地的活实在是太辛苦了,起早贪黑,小俊做了两天就不做了,累个半死。

    去人力资源市场看看能不能找哥轻松一些的工作吧,结果发现轻松的工作有很多,但是基本都有学历要求。其他的不用看,第一条小俊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