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第一桶金

    第一批卷子带着油墨香印出来了,先在初一整个年级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大范围考试。

    考的大家已经没了啥负面情绪,现在见到卷子,已经可以从容拔出钢笔,埋头淡定答题了。

    反抗啥的是不可能的,因为会有源源不断的精品考试题,带着新鲜的墨香,从一楼印刷室送出来。

    既然没办法反抗,就开始埋头苦刷题吧。

    这些题太经典了,刷了几套下来,很多不知道怎么抓重点的人,就跟拨开云雾缭绕看到了太阳一样,看到了成绩提高的曙光。

    周怡他们销售小组,等的就是这个契机。

    她怂恿班主任去找校长,准备整个镇上仅存的俩中学,一起来个会考。

    中心校长就利用周六日去找了二中校长,一起喝喝酒谈谈天,也不多说啥,就是话里话外嘚瑟两下,说是前两天组织初一摸底考试,数学怎么怎么好,发现了一大批好苗子。

    要知道二中虽然总体排名不如中心中学,数学一直以来是他们唯一可以骄傲吹嘘的优势。

    听这老校长的话,也不像是冒虚作假,二中校长当即拍板,两个中学来一场数学统考吧。

    先不管两个中学的学生面对往年没有,今年突然冒出来的数学统考如何感想,中心中学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统考完,成绩一出来,二中就傻了眼,数学的前五名竟然都是中心中学的学生。

    这下轮到二中校长着急了,私下里请了老校长吃了好几顿卤肉,打探他们为啥数学这么突飞猛进,明明招生的时候,数学分数拔尖的都被他们特招过来了啊。

    明里暗里打探,老校长看时机成熟,告诉她们,中心学校有渠道从出版社拿到黄城中学精编的考试题的版权,可以印刷,供学生使用。

    二中校长这才恍然大悟,黄城中学的内部试题啊,那就怪不得了。

    他俩论了半天交情,老校长才不情不愿的答应,可以给他们使用,但是价格不能低。

    只要有试题,价格好办。

    于是第一笔生意,没费一兵一卒,老校长还白得了几斤肉,几顿酒,就拿下了主动送上门来的大客户。

    销售组的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叹了口气,四个人还是去帮印刷组誊抄试卷吧,毕竟几百份试题,不同科目的卷子,也是量很大的。

    于是整个印刷组的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的誊抄,大批的试卷源源不断的送到二中,零钱把去送货的齐天凯的书包都快装满了,一路哆哆嗦嗦的抱着一大包收上来的零钱,交到蒋十安手里。

    蒋十安入账后,刨去成本,水费电费油墨费,机器耗损费,纸张费,还有他们的人工费,之后,分了三部分。

    当晚,她们整个印刷室的人都静悄悄的坐满印刷室的板凳,无一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