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22、这孩子就是懂事儿

      爷爷留下的那些棵樱桃树都采摘完了。

  自己种的新樱桃树还有接近三天时间才能收获,在这之前也就剩下几棵茶树需要自己照料一二。

  暂时算是闲着了

  中午吃好饭,赵晓阳开始继续调教包子。

  这小家伙确实聪明,已经能够听得懂简单的坐下,起立之类的指令。

  其实从这小家伙能分辨陌生人来了该不该叫,就可以看出来是条好狗了。

  逗了半天,也休息够了,赵晓阳拿起竹篓,不紧不慢地将挂在枝头的二春茶都采了。

  直到下午三点,才忙活得差不多,经验顺顺利利又上涨了一百。

  顺手浇灌一番,赵晓阳便将刚采收下来的二春茶铺开晾晒,跟着将走水后的头春茶炒好。

  这次的头春茶总算多了不少,加上之前的差不多快有三斤了。

  搞完这一切,看看时间还早,赵晓阳勾了勾嘴角,朝着包子吹了个口哨。

  “走,你也算是咱们南山村的狗了,跟哥去认认路,别以后出门回不来家。”

  “嗷呜!”

  包子似乎听懂了似的,兴奋地跑了出来,前跳后蹦,欢快的不行。

  随后一人一狗,顺着盘山路走了下去。

  老远就可以看到山阳一侧的水稻田,绿油油的一片。

  “包子,看到没,这就是我们南山村的梯田,五月刚插秧下去的,是全村人的口粮,不能随便进去乱蹿,知道不?”

  “汪汪!”

  包子似懂非懂地叫唤了两声。

  又走了一段路,看到梯田下面大片大片的樱桃园,赵晓阳正要再给包子介绍一下,突然旁边传来嘀嘀的喇叭声。

  “呦,晓阳,遛狗呐?”

  “四叔,好啊!”

  扭头一看,是开车三轮的赵四,赵晓阳笑着打了个招呼。

  “晓阳,最近你那的樱桃卖得不错啊?我听阿华说你爷爷那儿的樱桃都摘完了?”

  赵四靠近后带着几分羡慕道。

  “是啊四叔,多亏有阿华帮忙,这几天全卖光了。”

  听到这话,赵四顿时容光焕发:“好啊!卖光了好啊!那行,我先走一步了!”

  “好嘞,四叔慢走!”

  赵晓阳招招手,只见赵四一手抓着车把,另一只手摘下凉帽扇着风。

  从背影都能看出来,那种解脱般的轻松加愉快。

  其实赵四心里苦啊,采摘之前好不容易弄点儿好果子到村口,这几天全部被阿华那小混蛋把生意给搅黄了。

  今天总算全卖完了!

  明天可算是轮到他卖货了。

  这时候后面又传来几声电动车的喇叭:“嗨嗨,让一让!”

  赵晓阳连忙让到路边,只见老同学刘明正骑着电动三轮车过来,后面还带着他娘王玉兰。

  “是晓阳啊,出来转悠呐?”

  “是啊,玉兰婶儿,村口卖货回来?”

  “嗨,也没卖什么。”

  王玉兰拍拍刘明的虎背熊腰,示意刘明减速,她要跟赵晓阳说两句。

  然而刘明却是脸一黑,反而加速,蹭地一下掠了过去。

  “你这孩子,见到老同学也不打个招呼?”

  “别烦我!”

  刘明沉着脸,一脸不痛快。

  “咋了这是?”

  “妈,你是不知道,昨天我看到娇娇上山找那小子了。”

  刘明咬着牙,“我还跟他打招呼?”

  “嘁,就为这?”

  王玉兰晒然一笑:“能不能有点儿出息?找老婆各凭本事,你怪人家干啥?”

  “再说了,你还真以为人家娇娇看得上你呢?”

  “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刘明嚎了一声,差点儿把电动三轮车开翻在田埂上。

  “你个死小子,想要你妈的命啊,开慢点儿!”

  “就不!”

  “我的妈呀,你快让妈下来……”

  “……”

  赵晓阳听着风中传来的模糊声音,勾起嘴角笑了笑。

  刘明这是误会啦。

  不过话说回来,玉兰婶儿说得对,这不是对刘明有意见,而是徐娇娇怕是真看不上刘明。

  这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呀。

  随后赵晓阳已经顺着果园见的小径来到了一片樱桃园里。

  这里以前是爷爷种的,有上百棵。

  都是多年老树了,一个个枝繁叶茂。

  树体之间间隔也大,所以一亩地也就种了二三十棵。

  这时候赵晓阳老远看到了叔叔赵元方。

  不出意料,赵元方蹲着,三凤婶儿叉着腰站在旁边,似乎又在上着政治课。

  赵晓阳咧嘴一笑,知道这是自己站出来的时候了。

  “叔,婶儿!”

  赵元方顿时眼睛一亮,拍屁股站了起来。

  “晓阳来了!哟,还养了条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