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易锋

    小和尚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青山寺,沿着山路向山下走去,心中依旧念叨着自己那疯癫的师父。

    师父能不能找到昨天方丈给的新稻米?

    师父会不会给稻米脱壳去皮?

    师父会不会做稻米饭?

    师父会不酿造稻米酒?虽说这稻米酒闻起来特别的香,味道非常好喝,只是师父每次喝,都会说这稻米酒更像山下的甜糕点,没有一点酒的味道。

    小和尚从来不敢和师父顶嘴,但是小和尚总是觉得稻米酒比山下的药酒好喝多了。

    师父每次下山都会从山下带好多酒,并让自己喝,只是师父带的酒总有浓浓的药味,但喝起来原本寒冷的身体就会暖和起来。

    偶尔师父会带些肉回来,肉香四溢,吃完后整个人仿佛火炉一般暖和。

    有时候师父消失好长时间,但酒肉却从未断过;若是师父不在,山下的酒道人便会代劳。

    酒道人是山下有名的酿酒师,山下的酒楼客栈多从他那里买酒,疯癫师父只从他那里买酒。

    他酿造的酒,青云从小便可是喝,除了觉得身体暖和了许多,留下印象的便只有浓重的草药味道。青云也喝过山下其他的酒,酒味甘冽似火,却是无法让青云的身体暖和起来。

    酒道人应该是一名道人,只是经常醉酒,又因为酿造的酒在山下极有名气,便被人唤作酒道人。

    酒道人住在山下的酒楼里,虽不是酒楼的老板,但一手酿酒的功夫,日子却是比老板过得都要逍遥。

    一张竹椅放在酒楼门前,酒道人躺在上面,手中抱着紫色的酒葫芦,偶尔在旁边放置一些花生,晒着太阳,混混睡去,又混混醒来,当真醉生梦死,逍遥快活。

    也不知为什么,酒道人和疯癫和尚成为了朋友,也成为小镇的一件怪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奇怪的事情,也成为寻常的往事。

    就在疯癫和尚收起青云为徒不久,这位酒道人竟是出人意料的也要收徒。

    小镇里百姓生活祥和安稳,却也要养家糊口。酒道人的神仙日子,好多人看在眼中,却是不敢将自己的娃娃送给酒道人。

    听闻酒道人要收徒,更多的村里人觉得是小镇难得一遇的奇闻。只是眼巴巴的看着,兴奋的诉说着,却无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去。

    门口晒着太阳的酒道人也不着急,依旧不急不缓的喝着小酒,磕着花生。

    小镇偏僻,却也是难得的风水宝地,百姓富足祥和。突然有一天山下来了一群马匪,马匪的马背上捆着一名孩童。马匪各个脸色狰狞,目露凶光,小镇里的人纷纷避让。马背上的孩童衣着鲜亮,应该是某个富贵人家的子弟。

    马匪来到客栈,客栈的老板颤颤巍巍的端上好菜,只是门口的酒道人却是出奇的不给半点好酒。看着瘦削的酒道人,马匪想着一刀了事,只是事情却是真正成为了小镇的传奇。

    酒道人摇晃着身子,对面的马匪竟是碰不到酒道人分毫。酒道人或站、或坐、或躺,只一盏茶的时间竟是解决了一众马匪。不久山上的武僧下来,捆绑带走了马匪,却是留下了马背上的孩童。

    酒道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徒弟,小镇里的第二个酒鬼。小镇里好多人带着孩子拜访酒道人,只是酒道人每次都是酩酊大醉,似乎早已忘记了收徒的事情,酒道人收徒一事便不了了之了。

    孩童只记得名叫易锋,其他便什么也不记得了,如今成了酒道人的徒弟。

    孩童易锋跟着酒道人师父酿酒,便也学会了喝酒。一手酿酒的手法,在小镇里的人眼里,只怕早已超过了师父。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的酒道人倒是没什么变化,当年的孩童却是长成了玉树临风的偏偏少年。俊秀的面容,纤长的身材,腰间挂着一只紫葫芦,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少年早已和青云熟食,大约是兴趣相投吧,都喜饮酒的缘故。山上的小酒和尚,山下的醉酒少年。

    青云顺着记忆中的小路,来到一座人来人往的酒楼前。

    “小和尚,你怎么来这里了?你那酒鬼师父呢?”酒楼旁懒洋洋晒太阳的酒道人率先开口问道。

    青云对着酒道人执礼后恭敬回答道:“师父仍在寺里清修,却是让小僧下山修行,小僧想同易锋道别。”

    “你那酒鬼师父让你下山了?”酒道人微微惊讶的问道。

    “师父说下山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我年龄太小,留在寺里,终究修不成佛,所以让我下山修行。”青云平静的说道。

    “修佛?你那酒鬼师父都没修成,哪里会让你修佛?再说做佛祖有什么好的,常年念经打坐,仿佛真成了一座泥人。”酒道人不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