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番外

    正月十五元宵节。皇宫大内宣德楼的前面从年前至冬至之后,开封府便开始搭建山棚,竖起的大檩条正对着宣德楼。到了十五这日,天色稍稍有些暗下来,已经有络绎不绝的游人聚集到御街上。皇帝也是携了嫔妃宫女,在宣德楼的楼上用黄罗设了个彩棚,里面摆了御座,取的便是个与民同乐的意思。街边的两廊下,表演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的,一片连着一片,鼓乐声和人语声嘈杂喧嚣,十多里外都能听到。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慢慢走来一对年轻男女,俱是罩了裘氅,瞧着便似对画下出来的璧人般的,边上游人都是忍不住要多看两眼,心中暗自喝彩一声。只那男子此时却是只顾微微低头和身边女子说话,两人偶偶细语的,眉头眼底里俱是情意。

    “娇娘,我这一去,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要你自个在家,当真是委屈你了”

    杨焕握住许适容微微有些发凉的手,与她十指紧紧交握在一起。

    许适容抬头看了下他,强忍住心头的离绪,笑道:“我在京中还有平哥陪着,锦衣玉食的,哪里有什么委屈。倒是你要去那西北边陲之地。我虽没去过,却也知道那里荒凉一片,西夏人又蛮野,你去了”后面那话却是说不出来了。

    杨焕伸手刮了下她有些泛红的鼻头,也不知是不是被寒风吹出来的,笑嘻嘻道:“你家官人就是个煞气护体的,算命的又说我命格里就带了逢凶化吉的福星。你还担心什么?况且你从前里不是最敬重范大人吗?在我面前都不知道赞了他多少次。等我明日扛了钦差的尚方宝剑出发去了西北,扫平西夏,威风八面地回来,看你往后还敢不敢在我面前提别的男子!”

    许适容将自己眼睛靠在他肩头上微微蹭了下,这才复又笑道:“是,我往后眼里就只有你,再不敢提别的男子半分了。这样总满意了吧?”

    杨焕笑了下,正要再说话哄她几句,突听前面路边传来阵阵喝彩声,又听到什么东西撞击发出的砰砰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击丸蹴鞠游戏的摊子。靠墙的一端挨个摆了些依照大小次序下来的门洞,越到后,那门洞便越窄小,堪堪只容一个蹴鞠通过了。那摊主隔了十来米的距离,依次将个蹴鞠踢进了门洞,到了最后一个,竟也是通了过去,全场立时掌声如雷,喝彩声一片。摊主作揖谢过了,这才得意洋洋道:“在下人称踢遍半城无敌脚,我这里就摆个关扑局,胜了的可得到门洞后的彩头,输了的却要留下银钱走路了,一脚十文钱。”

    原来宋朝流行踢蹴鞠,连皇宫内院里也时常玩此游戏,民间更是风行。那摊主话音刚落,便有不少人都是跃跃欲试起来,纷纷掏出银角子上前去踢那蹴鞠入洞,只不过大都踢到中间那几个门洞罢了,后面几个窄小的,却是无论如何也踢不进去,纷纷摇头兴叹。摊主赢了不少角子,显得很是得意,口中不住嘲笑那些铩羽而归的人。

    许适容瞧着有趣,她身边那杨焕却是忍不住脚痒了起来,附在她耳边低声道:“睁大了眼,瞧你官人的!”说着已是脱了自己的裘氅往她怀里一放,分开了人往里去站定了。

    那摊主见又来了个人,定睛一看,玉树临风服色华美的,便知是京中那富贵人家里出来的。这样的公子哥儿他自是知晓,最是喜好跟风玩蹴鞠,只脚上功夫却都是奇烂无比,心道肥羊上门了。急忙迎了上去招呼道:“小官人也是来玩蹴鞠的啊?”

    杨焕嗯了一声扬眉道:“你这里摆蹴鞠摊,小爷我不玩蹴鞠来吃酒啊?”

    摊主噎了一下,抛过了蹴鞠赔笑道:“这位小爷当真逗趣,脚上功夫想必也是不凡。大家伙这就放亮了眼,等着大开眼界。”

    杨焕心知那摊主必定是心里瞧不起自己的,也不多说,一脚接过那蹴鞠,颠了十来下的花样,也不踢前面那些大的门洞,一下便朝那最小的门洞射去,只听砰一声,已是擦着那门洞过去了,射到后面的壁上弹了回来。

    众人皆是吃惊,短暂的静默过后,便爆发了如雷的欢呼声。原来方才有不少人都在那摊主脚下败了下去,又被他讥笑,早就有些不满,此时见这公子哥模样的人出脚竟是如此不凡,一下便镇住了那摊主,俱是觉着出了口气,叫得更是响。

    杨焕也不看别人,只看向了许适容,见她立在那里,脸上神情亦是又惊又喜的,心中得意,便想着再卖弄一番,叫那摊主又丢了蹴鞠过去,这回却是改用左脚了,砰砰砰地依次踢过各个门洞,到了最后那个最小的,也是一脚入洞。

    这回莫说旁观的,便是那摊主也是面上带了惭色,待众人喝彩声歇了下来,这才上前恭恭敬敬道:“小官人果然是个中高手,在下拜服了。今日这些彩头,小官人只管取走便是。”

    杨焕将那蹴鞠丢回了给他,这才笑嘻嘻道:“小爷我方才不过是瞧不惯你那得意的损人样,这才上来露一手的,谁稀罕你那些彩头!”说着便已是转头,牵了许适容的手去了,身后满地的叫好声中,那摊主垂了头羞惭不已。

    许适容将裘氅披回了他身上,给他结了颈前的带子,这才叹道:“你果然是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若非刚才看见,我真不知道你还会这一手呢。”

    杨焕吹嘘道:“你家官人会的多了,往后留给你慢慢去发现。”

    许适容伸出手刮回了他鼻子取笑他,杨焕低头,见她巧笑倩兮,眼底里看着自己俱是柔情蜜意的样子,一阵心痒,压低了声道:“这里也没甚花头好看。我明日便要走了,咱两个还是快些回去了的好,多处一刻是一刻。”

    他话只说了一半,只许适容哪里有不明白的,伸出手拧了下他腰,两人叫了辆街边的车,一道往郑门太尉府里去了。

    第二日一早,整个太尉府的人都是送了杨焕到大门,杨太尉和杨昊自是要送他出城,那里早有亲兵卫队等着。

    许适容站在门里,看着杨焕临行前对自己的最后一眼回望,想起昨夜两人的缠绵恩爱,他今早抱住还只有几个月大的平哥不住亲他时的画面,眼底里已是有些潮湿。身边姜氏不住嘀咕道:“还道那官家召了焕儿回京是看他知县做得好,要升官呢。如今官倒是升得不小,偏却是要发到那西北去的,什么时候能回都没个数。早知道还不如就蹲那里当个太平知县的好呢。”

    许适容一语不发,只看见面前几骑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姜氏念叨了一阵,见老夫人已是沉着脸了,怕再说会被训,这才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许适容手道:“娇娘,我知你心里难过,我这做娘的”说着那眼泪便已是掉了下来。

    许适容吸了下鼻子,反倒是劝起了姜氏道:“娘放心,官人此去必定很快便会回来的,我们几个在家安心等他便是。”

    老夫人这才嗯了一声,嘴里道:“都回屋去了。娘们几个的这般杵在大门口像什么。今日还未见到我乖重孙孙,这就回去瞧瞧他去”

    姜氏急忙上前和几个丫头一道扶了老夫人进去。一边的顾早伸手握住了许适容的手,对她微微笑了下,两人携了手慢慢地跟了进去。

    “娇娘,你和平哥才是我命里的福星。想着你两个,我便是再远也会飞回来的!”

    许适容的耳边响起了昨夜他与自己纠缠之时不断在她耳边重复的话,微微地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表拍我,又来了个这样的番外。实在是我很想把小杨同志提溜去战场再锤炼下,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男银才是真男银么~~

    82、番外(下)

    三年后。春暖花开。

    郑门太尉府里自从上个月起,上上下下每个人的脸上便都是带着笑,连走路的脚步都要轻松上几分。

    “娘,方才我听焕儿爹说朝中刚得快报,大军半个多月前便已经班师回朝了,估摸着这个月底,焕儿就能归家了。当真是祖上有德,这一去几年的,如今不但是平安归来,还立了大功呢。”

    一班府中的娘们齐齐聚在老夫人北屋中,姜氏穿着新做的青丝缎流纹绣春衫,对着座中的老夫人说话,面上是掩不住的欢喜神情。

    老夫人比起头几年,明显是苍老了许多,平日里也不大迈出屋子,一心向佛的。只今日却也是精神奕奕,瞧着便似年轻了十岁。听了姜氏的话,点头笑呵呵道:“焕儿这孩子自小就机灵皮实的,我就知道他往后必定有大出息的。如今果然是给我杨家光耀门楣了。可怜见的,一去几年的,如今回来只怕平哥都认不得他呢。”

    老夫人说完,她身边的一干人便纷纷点头,又将目光投向了许适容那里。

    许适容摸了摸正端坐在自己身边的儿子的头,笑道:“平哥不知道有多想他爹呢。尤其最近,知道他快回来了,三天两头地追着我问他爹的事情。”

    大家伙都笑了起来。平哥见自己被人笑,小小的脸微微地有些发红,只仍坐着,小身板一动不动的。

    许适容见他人前这般模样,心中哑然失笑。心道那杨焕活脱脱的一个现世宝,也不知当日哪跟筋搭歪了,竟会出了个这般一板一眼的儿子。不过四岁虚龄,便是整日小大人的模样,倒是颇得他祖父的喜爱,说比他老子出息得多了,一有空就亲自领到书房教导课业的。亏他这么小的年纪,竟也是聪颖异常,一本千字文读得滚瓜烂熟,问他意思,也是娓娓道来,口齿清楚,喜得杨太尉老泪纵横,连连说是祖上积德,从此更加用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