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2章

    他的意思很明确,她活着,他便活着,一切都好。她若死了,他即便活着也如同死亡,什么都对他没有意义,包括孩子,包括江山天下。他就是用这样霸道的方式,让她明白,她就是他的一切。留或者走,她自己看着办。

    爱,可以是成全,也可以是毁灭。

    她再次瘫软在地,整个人不能动弹。心中的酸软和苦涩交汇出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她抬手抹了把发涩的眼角,却再无一滴眼泪。

    回到江都皇宫,已是四月十二。连绵的大雨开始不停地落,整整下了一个月,还未有停的趋势。南朝大军并未因这天气而耽搁行军,南帝宗政无忧像是疯了般的与时间竞逐,疯狂攻占北朝的城池,一日不歇。北朝从边关急调兵马,终是远水难解近渴,只一月时间,南军长驱直入,攻陷北朝十数座城池,来到京城以外最后一个重要关卡。

    大军兵临城下。而这时,万和大陆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洪灾。堤坝尽毁,洪水如猛兽直冲而下,吞没了一座又一座村庄或城池。

    来不及逃离的人们在惊恐之中丧生,连尸体都不知被冲往了何处。

    这战争纷扰的年代,又遇洪灾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四处都是哀声一片,整个天下都陷入惶乱之境。

    南朝较之其它国家,水灾更为严重。各地官员纷纷递上折子,请求上面拿主意。有些地方的洪灾几乎淹了整座城,阻隔了通信,明清正与丞相再三商议,决定进宫面见皇妃。

    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南朝皇妃再度临朝。

    乾和殿,庄严森巍。

    众臣跪拜:“参见皇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龙椅之后,珠帘垂挂,漫夭端坐凤位,微微抬手道:“平身。”

    “谢娘娘。”

    众臣起,漫夭面色凝重,道:“全国各地水患成灾,房屋被冲毁,短短几日,无数百姓家毁人亡。今日本宫召各位大人上殿,是想听听你们有何治水良策?”

    一位大臣出列,“启禀娘娘,以臣愚见,应尽快增派人手,抢修堤坝,阻拦洪水扩展之势。”

    丞相立刻道:“臣以为此法不妥,以现下洪水之猛,修建堤坝恐已无济于事,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会耽误抢救灾情。请娘娘斟酌!”

    另一位大臣出列,“启禀娘娘,古有大禹治水,开辟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为后世人所称道。这个办法我们倒是可以借鉴,只不过……大禹当年用了十三年的时间,而我们即使多派几倍的人去,最快也得好几年……”

    裴大人嗤道:“狄大人这话说了和没说有何区别?几年的时间,这水也不用治了,恐怕那时候,百姓早死光了。”

    狄大人被这一顿堵,脸色顿时难看,反唇相讥,“裴大人嫌这个不好,那你倒是说一个好办法给我们大家听听!”

    裴大人哼了一声,明清正沉声斥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吵!”

    那两位大人连忙低下头,不再吭声。明清正对着上位行礼,正色道:“娘娘,微臣认为,狄大人所说借鉴大禹治水的方法也不是不行。”

    漫夭凝眉,听他说下去。

    明清正微微犹豫,又道:“微臣听闻,娘娘命人制造了一种武器,威力极大,可炸毁城墙。”

    漫夭眉头一蹙,问道:“明大人的意思是,用炸药开山辟石,尽快达到疏通洪水的目的?”

    明清正恭声道:“正是。娘娘明鉴。”

    其他大臣一听,目光皆是一亮,也纷纷点头称好。

    漫夭沉默,她记得曾在电视里见过这种方法,可以是可以,但是……她叹了一声,“此时正值征战期间,国家兵力空虚,若将这些炸药都用于治水,倘再有敌军进犯,恐难以应对。而当初收集材料有限,制作的火药并不多,其中多半运往战场,库中已所剩无几。”

    明清正一听,微微有些泄气,两条溢满正气的浓眉渐渐拢了起来,愁不得解。

    大殿之中变得安静,漫夭不做声,大臣们没有更好的主意,也都不敢再开口。想到正面临水患的百姓,那些官员们所上报的悲惨万状的情形,他们个个都很伤感,不禁唉声叹气。

    这时,一名禁卫军来报,“启禀娘娘,项将军在殿外侯见!”

    漫夭微愣,这个时候,项影怎么回来了?她连忙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