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5章 修改词语

    回府后,谢嘉琅就病了。

    这一天,郑家人称心如意,走得毫不留恋,谢家族人得了好处,也无话说,老夫人开始托人为谢大爷相看新夫人,她们在陈家围着火炉赏梅吃酒,一团热闹。

    风雪冬夜,谢嘉琅一个人,病倒在床。

    书案上堆着一叠厚厚的字纸,那是谢蝉找出来,缠着要他给郑大舅看的文章。

    她以为这些会有用。

    他当时应该已经觉察到郑家人的打算,她一无所知,觉得在帮他,殊不知他心里正在忍受即将被母亲抛弃的凄怆。

    谢蝉低头,小心翼翼地为谢嘉琅掖被角。

    少年眼睫轻轻颤动,睁开眼睛,目光空洞黯淡,仿佛空无所有,过了好一会儿,漆黑眼瞳渐渐凝聚起光亮,眼神从朦胧变得清晰。

    他的视线落定在谢蝉脸上,深刻眉眼看着依然严厉,薄唇轻轻扬了一下。

    “哭什么?”

    他轻声问,声音沙哑,语调一如平时,温文低沉。

    谢蝉哽了一声,这才发现自己在哭,脸颊湿漉漉的,全是泪水。

    谢嘉琅做错了什么?

    他这么刻苦,这么努力……

    这几年,每一次发病,他都悄悄躲起来。

    谢蝉心里难受,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口,扑在谢嘉琅身上,脸埋在他胸前,肩膀颤动,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胸前沉重。

    谢嘉琅感觉到小娘子滚烫的泪水滴落,泅湿了他的衣裳。

    她很少哭。

    小时候和吕鹏他们打架输了,整齐的鬓发被扯乱,书袋被丢到高高的树枝上,里面的东西被倾倒出来散落一地,小郎君们围着她拍手,得意地笑,她从不掉眼泪,捡回自己的东西,抹抹头发,拍拍衣袖,叫仆妇过来帮她拿书袋。

    “哭只会让他们更得意。”她对同情她的谢宝珠说,“我才不要哭给他们看!”

    现在,她却扒在他身上,泪如雨下,哭得浑身发抖。

    “团团。”谢嘉琅看着小姑娘毛茸茸的漆黑发顶,“我没事。”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是父母的负累,郑氏离开,他一点也不意外。

    谢蝉呜咽一声回应,双手扒着他,继续哭,泪水汹涌,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原来小娘子哭起来眼泪这么多。

    谢嘉琅:“团团,我真没事。”

    谢蝉:“呜呜……”

    她就要哭!

    谢嘉琅无措又无奈,抬起手,虚盖在谢蝉发顶上,犹豫片刻,听她哭得声音都嘶哑了,手掌一点一点慢慢落下去。

    小娘子的发丝细滑柔软。

    他平时寡言少语,没哄过小娘子,轻抚她的头发,小声道:“团团,哥哥没事。”

    青阳捧着药碗进来,看到谢蝉哭哭啼啼,谢嘉琅在安慰他,一脸的莫名其妙:是不是反了?

    “郎君,药熬好了。”

    听到这句,谢蝉立刻抬起脸,吸吸鼻子,擦擦眼睛,一边一抽一抽地啜泣,一边伸手接过药碗。

    “哥哥,吃药。”

    看她终于不哭了,谢嘉琅嗯一声,坐起身,拢起披散的长发,披上外袍。

    谢蝉鼻子哭得通红,一双杏眼湿漉漉的,坐在床榻边,看着他吃药,递茶给他漱口,又捧着点心匣子让他挑点心吃。

    谢嘉琅视线扫过她的手背,浓眉轻拧一下,再看她衣襟裙角上黑乎乎的,蹭了黑泥,问:“在哪摔的?”

    谢蝉低头,手背上一道擦伤,衣衫裙子和绣鞋都脏了。

    庭院的雪还没化,她刚才来的路上跑得太急,摔了好几次。

    她走到门口,拍掉泥土,满不在乎地说:“在院子里摔的,没事。”

    谢嘉琅心道:傻姑娘。

    因为他而伤心,哭得眼睛红肿,自己摔了,却不当一回事。

    他示意青阳端来热水和药膏,要谢蝉坐到床榻边、把袖子卷起来,蘸热水帮她擦拭伤口,抹上药。

    谢蝉抬眸,看他近在咫尺的脸庞,眉骨很高,鼻梁端正挺直,眼睫浓密,低垂着眼睛时,有一种缄默、生人勿近的疏冷,窥探不了他的心绪。

    一段恍惚的记忆涌上来。

    青年的谢嘉琅靠坐在帐篷外面,高大的身子蜷缩僵硬,脸冻得发白,身上被鲜血染红的官袍已经结冰,眼睫挂满洁白霜雪。

    谢蝉和宫女以为他死了,吓得不敢碰他。

    山风吹过,呜呜响,远处枯枝被吹断,掉落在雪地上。

    谢嘉琅猛地睁开眼睛,睫毛上的霜雪扑簌掉落,眼瞳漆黑,目光锐利如电。

    他救过谢蝉。

    在她孤立无援的时候,提剑冲到她身边,脸上、身上、剑上都溅满猩红的血,滴滴答答往下淌。

    他修长冰冷的手指紧紧地攥住她的手,带她远离血腥的厮杀屠戮。

    她跟在他身后,绝境之中,他是她唯一可以信赖的依靠。

    而就在几个月前,她曾想杀了他灭口。

    “谢大人救命之恩,我铭感五内。”

    谢嘉琅一张铁面,神情冷淡:“臣职责所在。”

    手背的伤口微微刺痛,药膏抹上去,又凉又辣。

    谢蝉回过神。

    少年的谢嘉琅给她涂好药,要她坐到火盆边,把蹭了湿泥的绣鞋裙角烤一烤。

    谢蝉挪过去,眼角余光瞥见一抹温润的青色。

    案几上立着一只空的青瓷瓶。

    她愣住。

    这种时候,他还记得她的话,准备好了插花的瓷瓶。

    “梅花呢?”

    谢嘉琅看她盯着瓷瓶看,问。

    谢蝉忙道:“陈姐姐送了我几枝,我去拿来。”

    她回房取来梅枝,和青阳一起插在瓷瓶里,拿小剪刀剪了剪,摆弄一阵,“哥哥,这样好看吗?”

    刚哭过,声音还是哑的。

    谢嘉琅点头,她很会摆弄这些东西,确实雅致好看。

    炭火氤氲,梅花的幽香弥散开来。

    谢嘉琅伏在黑漆小几上写字,谢蝉跪坐在一边,看他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他没抬头,问:“团团,懂这几句的意思吗?”

    谢蝉心里震动,嗯一声。

    几年前,她曾用这几句话安慰他。

    现在,他反过来用这几句话告诉她,他没事,他会挺过去。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一生坎坷,从未被击垮,一往无前,坚韧如山。

    谢蝉心中那些伤感慢慢褪去,整个人平静下来。

    少年面色雪白,伏案书写,字迹清晰端正。

    身边的小娘子捧腮看他,若有所悟,脸上阴霾逐渐散去,杏眼里亮起神采。

    “哥哥,这幅字写好送给我吧,我拿回去装裱起来。”

    她央求道。

    青阳逗趣:“求字要给润笔费,九娘得给郎君润资!”

    谢蝉想了想,低头从书袋里抓一把没吃完的炒栗子放在书案上:“哥哥,辛苦费。”

    谢嘉琅责备地瞥她一眼。

    他写字看书的时候态度庄重严肃,不喜欢别人玩笑。

    谢蝉眉眼弯弯,双手合十,抱歉地一笑。

    谢嘉琅继续写字。

    谢蝉笑嘻嘻地等他写好字,双手捧着,一路捧回房。

    谢嘉琅目送她出去。

    她总算不伤心了。

    他心道。

    郑家人的来意,其实他早就猜到几分。不过他以为郑家人年后才会提和离的事,那样的话,大家可以过一个好年。

    可是郑氏太急着想摆脱他这个包袱,等不及。

    那天,他在门口,听见她对郑大舅哭诉:“我一天都待不下去了……他的病治不好……就因为生了他,我没法抬头做人,人人都知道我生了一个怪胎……”

    他是郑氏的噩梦和耻辱,抛下他,她才能解脱。

    就像谢大爷那样。

    十一娘出生的那天,谢大爷一夜没睡,如坐针毡,身边人劝他,他道:“我怕啊……”

    他怕孩子带病。

    十一娘很健康,谢大爷抱着哇哇啼哭的女儿,喜极而泣。

    他终于洗刷了名声,找回自尊,他几乎天天抱着女儿出门玩,炫耀女儿的活泼壮实,十一娘给了他为人父的快乐和骄傲。

    那样的快乐让郑氏更加难堪。

    这个家,早就散了。

    谢嘉琅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是疼爱他的。

    后来,随着他一次次发病,随着大夫一次次摇头,那些愧疚、怜爱在日复一日的失望和世人的异样目光中耗尽,他是一个巨大的累赘,一道阴影。

    天色暗下来了。

    谢嘉琅要青阳点起灯烛,翻开一卷书。

    他喜欢看书。

    书里有很多道理,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