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5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谢蝉一直在发热。

    马车到了庄子,仆妇搀她下马车,送她回房,提了几桶热水进来,帮她擦身换衣。

    谢嘉文请了个郎中,郎中开了药方,仆妇在院子里煎药,褐色药汤翻滚着,瓦罐下噗嗤噗嗤的细响。

    药煎好了,仆妇喂谢蝉喝。

    谢嘉文回去了,族里那边虎视眈眈,谢嘉义太小,他得回府帮忙。

    谢蝉一会儿睡着,一会儿醒来,头目昏眩,意识模糊,分不清外面是夜里还是白天,一闭上眼睛,仿佛能看见椒房殿那朱漆彩绘的盘龙衔珠藻井。

    那是她上辈子死去的地方。

    她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前世了,现在久远的记忆再次复苏,历历在目,她甚至能听见滂沱夜雨砸在琉璃瓦殿顶上沉重而密集的闷响。

    椒房殿铺墁金砖,富丽华美,陈设极尽奢华。

    李昌驾崩的那一夜,张鸿汗出如浆,拉着谢蝉在冷峻幽暗的宫墙下狂奔,直到将她推进椒房殿,缓缓朝她跪下。

    她是皇后了。

    张鸿催促太监预备节案和香案,长吉也一头的汗,匆匆送来封后诏书和皇后宝印。

    “皇子妃谢氏贞静持躬……宜立为皇后……”

    典礼十分仓促,封后诏书也写得简单。前殿宫门紧闭,气氛诡谲。

    那一夜,京中几支禁军频繁调动,朱红的宫墙后时不时传来一阵喊杀声,火光四起,无数人死在黎明到来之前。

    谢蝉忐忑不安,在椒房殿里等了一夜,李恒没有回来。

    第二天,尘埃落定。

    宫人都过来恭贺谢蝉,内外命妇纷纷递帖子求见,谢蝉担心李恒,无心听众人的奉承,听说李恒去梧桐宫祭拜崔贵妃,过去找他。

    廊庑下梧桐树皮青如翠,李恒一身丧服,立在阶下,崔季鸣和张鸿站在他身后。

    谢蝉听见李恒吩咐的声音:“重新修葺……择日入宫……”

    张鸿问:“皇上,梧桐宫是先贵妃居处,意义重大……是作为皇后寝宫,还是姚氏寝宫?”

    “姚氏。”

    李恒回答得很快。

    张鸿的声音透出一丝为难:“那皇后……”

    “若非先帝赐婚,我不会娶她。母妃在世时,我想娶的人是姚氏。”

    张鸿不再反对。

    一阵清风掠过树梢,梧桐树翠绿茂盛的枝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谢蝉站在台阶上,感觉那风也吹进了自己的心口,寒意将她淹没。

    她默默离开,回到椒房殿,一张张笑脸迎了过来。

    他们因为她是皇后而讨好她,等到发现姚贵妃也将入宫,这些笑脸同样会去奉承姚贵妃。

    谢蝉走进内殿,展开册后诏书。她认得李恒的笔迹,诏书是他亲笔写的。昨晚,恐惧不安的她因为这一点而感到甜蜜,一直紧紧地攥着这份诏书。

    她笑了一下,眼睫湿了。

    原来李恒不止写下一份诏书,他同时册封了姚氏。成亲时,他已经有了意中人。

    谢蝉坐了很久,合起诏书,拂去眼角泪花。

    这怪不得谁。李恒和姚氏青梅竹马,耳鬓厮磨,定情在先,现在李恒登基,姚家是他的左膀右臂,他迎娶姚氏,既是为当年的情分,也是为姚氏的功劳,她身为皇后,不该嫉妒。

    谢蝉在椒房殿种满了花,一年四季,殿中都有花开放。

    她想,自己从小到大见到的夫妻,丈夫不一定爱妻子,李恒不爱她,那不要紧,她要做一个称职的皇后。

    从张鸿推谢蝉入殿,到她死去的那个雨夜,将近五年,她都住在椒房殿。

    她熟悉椒房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临终前,她故意示弱,诱李恒答应她的请求,不让她附葬皇陵。

    这就是她和李恒的结局了。

    少时成亲,相濡以沫,生疏,隔阂,争吵,和好,再争吵,直到彻底决裂,生前别宫而居,死后夫妻不合葬,死生不复相见。

    她重入轮回,有了父母双亲,和上辈子最敬重感佩的谢嘉琅成为亲人,过着平静的日子。

    如她生前所愿。

    院子里传来棒槌敲打地面的声音。

    仆妇在洗衣裳。

    谢蝉从昏睡中醒来,看着眼前只糊了些灰泥的墙壁,意识慢慢清醒。

    她明白了,自己依然是谢家十九娘。

    她过上了前世想过的日子,冥冥中,又被拉扯回来。

    命运无法扭转的阴霾沉沉地笼在她心头。

    院门被人拍响,谢嘉文的长随送药过来了,进宝他们是六房的仆役,身契都属于六房,现在六房的所有人都被禁止见谢蝉。

    长随问:“九娘这里缺什么?有没有话让我转告二郎?”

    谢蝉定定心神,要长随帮她磨墨。

    她算了下日子,假如谢嘉琅考试顺利,省试后参加殿试,等放榜,最早也要到六月初才能回来,她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他回来。

    在那之前,她可以自己收集证据,只要证明她的清白,范家那边也就好出手帮她。

    谢蝉提起笔,写了几个字,头晕目眩,写出来的字不成样子。

    她放下笔,缓缓地道:“要劳烦二哥了……周大夫妇和谢老三一起陷害我,要么是被收买,要么是被胁迫……二哥可以派人去找他们的儿子周山,查一查周山那边……”

    长随点头记下。

    谢蝉接着说:“还有……我需要一个身份,二哥可以去找范家人,请他们帮忙。”

    她从未想过自己不是谢六爷和周氏的孩子,猝不及防之下失去身份。没了身份,就没有官府路引凭证,现在的她寸步难行,连江州都出不去,只能任由谢家看守。

    长随领命而去。

    谢蝉仍然没什么胃口,强迫自己吃东西,躺在床榻上,整理自己的思绪。

    不管怎么样,先想办法洗清嫌疑,然后等谢嘉琅回来……

    至于陈郡谢氏,她不会回去。

    那里不是她的家。

    上辈子不是,这一世更不可能是。

    省试应该开始了吧?在大晋,只要省试上取得名次,殿试就不会被黜落,今年的主考官是韦尚书,谢嘉琅一定榜上有名。冯老先生嘴硬不承认,谢蝉看得出来,老先生觉得谢嘉琅登榜的希望很大才会去的京师。

    想着谢嘉琅,谢蝉莫名觉得安稳,紊乱的心绪稍稍平静了些。

    她依然还是她,但是谢嘉琅这一世的仕途一定比上辈子要顺利。

    谢嘉琅肯定相信她,即使她不是他的妹妹。

    对此,谢蝉没有一丝的怀疑。

    她阖上眸子,将睡未睡之际,窗外忽然砰砰一阵巨响。

    院门被人几脚踹开了。

    知州府。

    知州大人在书房里和幕僚商议事情。

    随从飞跑进庭院,捧着一封帖子进屋,道:“大人,有贵客登门,从安州过来的。”

    知州大人接过帖子打开,看了几眼,眉头紧皱,忧愁道:“这个混世霸王怎么来江州了?他家的船不是在安州吗?安王世子为了接待这一位,找我们要了不少酒。”

    “大人,来的不是世子爷,是世子爷的亲兵。”

    知州大人顿时松了口气,换了身衣裳,出来见亲兵,笑眯眯地问:“不知世子爷有什么要吩咐下官?”

    亲兵笑了笑,道:“世子爷看上一个小娘子,我奉命来江州接人去安州,大人是此地父母官,我过来和大人说一声,讨一张令牌。”

    世子爷身份贵重,嚣张跋扈,而且家里有个身份更贵重、更嚣张跋扈的母亲,知州大人不敢得罪世子爷,心里反感对方霸道,脸上仍是笑,让幕僚取来令牌,问:“不知是哪家小娘子有幸被世子爷垂青?”

    要是亲戚家的小娘子,他可以偷偷派人去报信。

    亲兵答道:“姓谢的那家,六房的,干娘是张家夫人的那个。我已经打听清楚,听说她被赶出家门了,她运道好,正好可以跟着我们世子爷去京里享福,世子爷不在乎她的出身。”

    知州大人目瞪口呆。

    亲兵抬脚往外走,想起什么,回头道:“要是京里那边的张家来问,大人不用隐瞒,我们世子爷说了,他得了美人,等到了京师,一定请张公子吃酒!”

    知州大人一听这话,明白谢蝉这是无意间卷进世子爷和张鸿两个贵公子哥之间的纠纷了,不敢多话,目送亲兵离开。

    亲兵出了知州府,径直去谢家。

    老夫人、谢大爷、谢二爷几个正在商量六房的产业该交给谁来管理,族长一脸焦急地找过来,“一帮京师的人刚才上门,撂下两担布帛、珠宝和银两,说是买人的钱,他们把九娘接走了!”

    几人大惊失色,谢大爷和谢嘉文连忙骑马赶去庄子。

    庄子大门敞开着,屋中空空荡荡,谢蝉已经被人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