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9章 闹剧

    死了?

    不过两日光景,上次撞见还活生生的人,怎么如今就死了。

    沈静姝被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砸得有些恍惚,停了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问道:“那……是王甫仁干的?”

    许承泽撇撇嘴,不置可否。

    “那……”

    “沈姑娘,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知道的越多,人死得越快吗?”许承泽挑了挑眉,打断了沈静姝的问话,言语里透露出一丝威胁。

    沈静姝不顾这威胁意味摇了摇头:“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人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说完这句话,她还不忘伸出大拇指以示对自己的夸赞。

    “看不出来,沈姑娘惯喜欢白日说梦话。”

    见许承泽毫不掩饰对自己一番义正言辞的嘲讽,沈静姝决定改换策略,耷拉着一张脸委屈巴巴地往他身边凑了凑,道:“其实许捕头看不出来的优点我还有很多。只要许捕头愿意将案情告知于我,我绝对成为许捕头的得力助手。许捕头考虑一下?”

    可回答沈静姝的,只有院内不算呼啸的风声。许承泽扭头专注于尚未吃完的午饭,连一个正眼也没给她。

    沈静姝没料到许承泽如此软硬不吃,撇了撇嘴坐直了身子,右手半撑着脸用食指不断在颧骨处轻轻敲击,认真思索着如何才能从他这里探听到消息。

    时光缓缓逝去,送来的不是解决办法,而是一串匆忙的脚步声和叶朗慌里慌张从远处跑来的身影。

    想来是一路上来得太急,叶朗只能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从嗓子眼里往外蹦着字。沈静姝废了不小的功夫才将那些字连成一句话。他说的是:”快去,衙门外面又来人了。”

    许承泽不紧不慢地将餐具都放进食盒收拾好,才拎着东西走到叶朗身前:“谁来了?”

    “王澄澄,还有那群儒生。”叶朗此时才算缓过劲来,言语里的慌张却是丝毫未减,“还有上次姓康那小子你还记不记得,他也来了。”

    “你说康鸿?”许承泽边问着,边拎着食盒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去,叶朗也跟在他身侧,两个人并排离开了。

    眼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拐角,脚步声也听不真切了,沈静姝才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踏着小碎步向着衙门口移动。

    很快,方才还带着几分人情味儿的小院,又恢复了如死一般的寂静。相较之下,沈静姝赶到衙门口看见的景象可谓是热闹得多。

    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年岁性别各异,均面带疑惑地讨论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而被他们围在中间用怀疑神色看着的,则是这场热闹事故的主角。

    一侧是身着官服的捕快们,在大门处一字排开,许承泽和冯青山站在领头处,交头接耳不知在谈论些什么。

    另一侧,王澄澄扬着下巴一脸挑衅地看着众人,连发梢都沾染了几分傲气,一群儒生穿着统一制式的深衣安静站在她身后,只有一人上前几步,将双臂立于身前,弯腰行了一番大礼,一举一动之间端的是有礼有节,气质肖兰。

    可他说出来的话,却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平和:“衙门不说一句将家师带走,我等来衙门问询,为何诸位要将我们拦在衙门外,难道说衙门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衙门办公,大门自然是随时向各位敞开。”许承泽的语气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只是宋知县今日身体抱恙,你们要寻他得往城南府邸去寻。”

    康鸿神情一顿,而后笑了:“难怪许捕头今日如此独断专行,不知宋知县日后怪罪起来应是谁来担这个责任?”

    “若是我今日不为缘由就将人放了,不知日后宋知县怪罪起来,康公子来衙门替我受罚不成?”许承泽丝毫不为所动,随口用对方的措辞反问道。

    没等康鸿回答,许承泽继续道:“在下有一事好奇,既然康公子不知道衙门为何抓人,又如何得知宋知县以后必定怪罪于我呢?难不成康公子还想用什么私下手段来指点衙门做事?同样的办法,可不能用两次。”

    此言一出,人群变得有些喧哗,沈静姝的脑海里也开始浮想联翩,全在想着康鸿会使用怎么样的“私下手段”。

    一片猜忌之下,康鸿清了清嗓子,道:“许捕头惯会说笑,不过是我信任先生清誉罢了。”

    “那康公子是不相信我?”

    “许捕头一直不肯透露事实真相,我们该如何相信?怕只怕这样的事情多了,连县衙的名声也会受损。”康鸿的言辞风格倒是和许承泽很像,笑里带刀,说话带刺,难怪这两人互相看不顺眼。

    可惜她此时躲在大门后面,看不见许承泽的表情,只能听到他接过话头,道:“衙门的名声如何受损我不知道,不过诸位若是继续闹下去,先生的脸面定然是保不住的。

    “我劝几位还是不要着急,等我们确认先生清白,自然会将人原原本本地送回府上。当然,如果诸位坚持,我不介意几位来衙门叙旧。”

    “看来你们也没什么多余的手段。”王澄澄痴痴笑了起来,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方才在玉心堂不就是这么威胁人?同样的办法用两次可就没意思咯。”